曾國藩長子曾紀澤是個怎樣的人

  曾紀澤,字劼剛,生於1839年***道光十九年***,晚清重臣曾國藩的長子,著名外交家,享譽海內外的愛國者。曾紀澤自幼受父親嚴教、家風薰染,苦讀詩書。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成年以後在科場不遂意,即絕意科名,但更加勤勉治學,廣泛涉獵,除了經史詩詞,旁涉篆刻音律騎射,擅長書畫。更難能可貴的是,不拘泥於中國傳統史學,對近代西方科技知識產生廣泛興趣,在金陵隨父期間孜孜不倦請教洋專家,研習英文,以後一直堅持不斷,並能交往應酬。曾紀澤在1870年***同治九年***考蔭入官,得補戶部員外郎之職,但並未進京就職,而是陪伴病重的父親左右。父親去世後,承襲一等勇毅侯。在京期間繼續熱衷洋務,結交同文館洋人教員和使館官員,關注與泰西各國有關政治經濟軍事等時事。

  1878年***光緒四年***曾紀澤奉朝廷派遣到英法兩國擔任公使。兩年後,又被委任為駐俄羅斯公使,開始了他一生最艱鉅也最值得後人景仰的使命----對俄談判收回伊犁。他抱著勇奪虎口之食、力攬即逝之波的決心,經過近一年的外交鬥爭,以大無畏的勇氣膽識和機智靈活的策略,終於迫使沙俄同意修改前一年與清政府欽差大臣崇厚簽訂的里瓦幾亞條約,收回該約割讓給俄國的半數以上的國土,取得了晚清外交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外交勝利。

  此後又滿腔激憤,投入了因法軍侵略越南引起的對法艱苦交涉,他堅持法國必須撤軍的強硬立場,但因朝廷軟弱妥協勢力的阻礙,使得他的努力歸於失敗,他被解除駐法公使,排除在對法談判之外,使得中國本來打了勝仗卻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條約。曾紀澤於1886年***光緒十二年***從英國回國,擔任一個沒有什麼實職的海軍事務衙門幫辦大臣。回國後一直心情抑鬱,加上多年積勞而成的疾病,於1890年51歲時,過早地離開人世。

  曾紀澤是我國近代偉大的愛國者,傑出的外交家,他在與西方列強外交談判鬥爭中,一掃過去在西人面前昏聵無能、摧眉折腰的猥瑣形象,展現了中國人大義凌然、敢於挺起胸膛反抗外強欺凌的風骨,為國家為民族贏得了尊嚴。我們後世的人應該永遠銘記他的功勞,感念他的貢獻,學習他的人品,更要巨集揚他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嚴復在英國時,說曾紀澤“門第意氣太重,天分亦不高”、“喜為輕藐鄙夷之事”、“天分極低,又復偷懦憚事,於使事模稜而已,無裨益”蕭一山在所著《清史大綱》一書中評“曾紀澤是我國當時最瞭解國際形勢的外交家”,對使俄換約“不矜不伐,操心慮患的態度,真不愧為曾文正公之子!

  曾國藩簡介

  曾國藩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作為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從清末開始,曾國藩生前最看重的名聲已經“譭譽參半”。從民國章太炎所稱的“民賊”,到解放後范文瀾所說的“漢奸、劊子手、賣國賊”,曾國藩頂著這些帽子進入歷史。新中國建立後,老一代史學家在“曾國藩是劊子手還是近代化先驅”這個命題上,耗費了不少心思。

  曾國藩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有的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

  為什麼一個人會既有中興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值得肯定的是,無論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的家書推崇備至,可見他的家書不僅是一部記錄家常的書信集,更是一部蘊藏著為人處世,持家教子的智慧書。但是他也殺人無數,且他殺人最理直氣壯的理由,恰恰隨著舊制度的覆滅遭到了最徹底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