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高順是個怎樣的人

  高順是東漢後期的名將,也是東漢末年呂布手下的大將,那麼高順是個怎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高順是個怎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順這個人怎麼樣

  高順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大將,也是被歷史埋沒的名將。他是呂布的左膀右臂,不單單只是作戰勇猛還擅長練兵統兵,訓練出來的“陷陣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堪稱三國精兵。

  高順為人威嚴大度,治下嚴格,很可貴的是他從不飲酒,也不曾接受別人的贈禮之類的,可以說得上是品行高尚。此外,高順是一個忠義之人,自從跟隨呂布之後,他就不曾有過一絲怨言,直到後衛呂布赴義身亡。

  高順簡直就是一個“完美軍人”:他不僅自己凶猛能打,還很會訓練將士,他帶出來的隊伍還有“陷陣營”之稱,也是因此在軍中有威望;他具有頭腦並不是簡單的將領,總是在關鍵時刻能給領導呂布提出正確的建議,處理突發事件也相當有板有眼,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大將;在品德方面,《漢末英雄記》中還專門記載說他不飲酒,不受賄的品質。一般來說,史書上是很少這樣一個人的,能這般說他,說明高順確實與眾不同。此外他很忠義,對呂布忠心耿耿,不居功、不自傲,就算領導對自己不重用,也沒有牢騷和怨言。面對生死,最後選擇捨身取義,不管他對呂布的這個“義”到底值不值,但是單從人品和德行方面來說,他無疑是同時代軍人的楷模。

  在愛好歷史的許多人眼中,說起誰是三國中的“完美軍人”,那第一個想到的恐怕是關羽。但若將關羽跟高順比起來,恐怕是有很多不足的。

  三國高順簡介

  高順是東漢末年,呂布帳下的一名中郎將。據歷史的記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從不喜愛飲酒,他所統率的部隊也是非常精銳,有一個稱號叫做“陷陣營”。還曾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在曹操擊打敗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高順曾跟隨著呂布四處打仗,帶領了將近七百餘人,但是號稱有千人,可見將士多麼的勇猛。他們的鎧甲兵器都很精練的擺放,且很是齊整,他們嚴守軍紀,戰鬥時也是相當勇猛,他每次在攻打地方陣營的時候總是能夠很快速的將敵方陣營打敗,每次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所以高順率領這部隊才會有“陷陣營”之稱號。

  在公元196年時期,呂布的下屬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準備發動叛亂,率兵部隊攻打呂布治所下邳,由於城池防守堅固根本就沒有那沒法攻進去,因此呂布還不知道造反的是誰,於是帶領著家眷向高順營寨逃去,在路途中偶然得知是自己的手下郝萌在造反,高順於是就帶領著將領將郝萌殺死,趁著天亮就回到了自己的軍營中。在公元198年九月的時候,曹操打敗了呂布,將高順、呂布等人生擒。高順被擒後拒絕投降於曹操,於是全程保持默然不說話,之後呂布、陳宮、高順先後被斬首之後被送到許昌,三人的首級被掛在在許昌城門前示眾,然後將其厚葬。

  高順字什麼

  閱讀過不少關於三國的文章,都提到高順無字。而歷史上也沒有相關的記載,在《三國志》中沒有高順的傳記,僅在武帝紀、先主傳及呂布傳中有所提及,裴松之注引的《英雄記》中稍微詳細一點,但也沒有提到他的字。而有些穿越小說,則給高順加上字,比較靠譜的,是“一統三國”裡的字伯平,其中還多次提到“互遜”。

  對於三國中很多的人物都是沒有記載關於他的字,這些人大多數主要是被曹操消滅的諸侯的屬下,比方說袁紹、袁術、呂布等的手下,呂布手下名人還是少的,袁紹手下的那些謀士都沒記載其字。

  如果以小說中“互遜”的觀點來說,“順”這個字可以取字“從”、“遜”、“達”等等,“平”其實並不妥。而達字就很有意思了,如果“達”這個字前再加上表排行的“孟、伯、仲、叔、季”這些,那麼可能就是伯達、仲達,可是三國裡最有名的仲達,就是司馬懿。他的兄弟司馬郎字伯達、弟司馬孚字叔達,兄弟八人都是具有才名,人們都稱之為“八達”。因此可知,這幾個排行都已經排滿了。後來在晉朝建立後,司馬懿追為晉宣帝、司馬孚也被封為王。

  況且,古人諱名不諱字,稱字是為了表達尊敬之意。如果兩人同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本《三國志》成書於晉,也許為了避諱司馬家各位先人的字,因此沒有記錄高順的字,也是有可能的。所以綜是所述,高順有可能無字,但也有可能字是“某達”,若進一步猜想,很可能就字“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