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樞書法是什麼

  鮮于樞,字伯機,是中國元代著名的書法家,出生於開封,主要活動於江南一帶。在晚年時期,他的書屋名叫“困學之齋”,所以他就自稱為困學山民,同時自號寄直老人。其書法主要的代表作有《石鼓歌》、《唐詩草書卷》等。那鮮于樞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鮮于樞書法

  鮮于樞的書法成就主要在於行書和草書,而且他的行草頗具特點。鮮于樞在寫字的時候,善於使用迴腕法,所以他的書法大多自然飄逸。據說他特別喜好用狼毫製成的毛筆,他認為這種筆寫出來的書法筆力遒勁,筆墨酣暢淋漓,氣勢巨集偉。

  鮮于樞的好友,元代著名的學著袁褒曾說:鮮于樞書法善於使用迴腕,所以他寫出來的字圓潤飽滿,勁道十足,有的時候他又會用唐代書法的手法。在袁褒和鮮于樞認識的十五六年的時間裡,每次袁褒看到他的書法,都和之前有所區別。

  從袁褒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鮮于樞書法集古人之大成,同時又具有創新意識,他對於自己的書法,經常在尋求突破。當時鮮于樞和趙孟頫在書法的造詣上齊名,人們把他們二人並稱為“二傑”。但是趙孟頫卻認為,鮮于樞在書法方面的成就遠遠超過他本人。雖然趙孟頫是自謙的話,但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鮮于樞在書法方面確實有著一定的造詣。

  鮮于樞的書法對後世的影響極深,尤其是他的《石鼓歌》,更是草書中的經典,成為了後世膜拜和臨摹的物件。

  鮮于樞石鼓歌

  《石鼓歌》的作者韓愈。據說“石鼓文”是中國截止目前最早的刻石文字,在唐代初期出土,但是當時並不出名,所以韓愈就寫了石鼓歌,將其推為國寶。

  元代中氣,大書法家鮮于樞用行草成就了《石鼓歌》,成為書法界的珍寶。《石鼓歌》的草書,也對後世書法的發展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在這部作品中,鮮于樞用他擅長的迴腕法,字型雄渾,用墨酣暢,整體凝重而森嚴。

  清朝末期的收藏家孔宙曾經收藏過這幅作品,他邀請羅廷琛在卷首寫上“元鮮于伯機書石鼓歌真跡,嶽雪樓藏”的字樣。在卷尾,又有另一個收藏家曹溶所題寫的跋語。這就說明,鮮于樞的《石鼓歌》曾經被兩大收藏家收藏過,這使得其價值倍增。

  鮮于樞《石鼓歌》現存世的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副現在美國大都會收藏博物館之內,作於公元1301年。另一副是本卷,是鮮于樞在其書法造詣達到巔峰時期的作品,比美國的那副更勝一籌。

  原本韓愈的詩已經是很難得了,再加上鮮于樞的字,讓這幅作品愈發變得具有收藏價值了。從明清一直流傳下來,被很多收藏家收藏過,先後有陸深、曹溶、羅天池、孔廣陶、胡璧城等人,在卷尾有幾十枚收藏家的印鑑。

  1990年10月31日,《石鼓歌》出現在香港的拍賣現場,並最終以684萬港幣成交。2004年,再次出現在北京瀚海,最終拍得4620萬元人名幣,成為了中國書法拍賣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