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心理護理論文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醫療模式不斷地被淘汰,醫生的任務不僅僅是負責病人的身體健康,還要負責病人的心理健康。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孕婦心理狀態評估及心理護理

  【摘要】目的 對孕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並對不同型別的孕婦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及體會進行 總結。方法 隨機抽取94例近三年在我所就診的孕婦病例資料,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孕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查,將孕婦的心理狀態分為幾個型別,並根據各型別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結果 分析結果表明,孕婦的心理型別主要可以分為焦慮型、抑鬱型、疑心重型。經過我們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所有孕婦的不良心理狀況均得到顯著緩解,並順利分娩。結論 對孕婦的心理狀態特點給予充分的重視,並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對於孕婦克服不良心理,順利生產,從而保證母嬰平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今後的孕婦保健工作中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

  【關鍵詞】孕婦 心理狀態 護理 評估

  對於懷孕期婦女來說,長期保持平穩樂觀健康的心理,對胎兒的發育和孕婦自身的健康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並可以保證胎兒順利分娩,對於優生優育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對孕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並對不同型別的孕婦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及體會進行總結,為今後可以對孕婦進行效果更加理想的保健服務,使孕婦的心理在孕期內能夠保證平穩健康 發展,保證胎兒順利分娩,提供一些比較有 參考價值的資料,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抽取94例在我所就診的孕婦病例資料,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孕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查,將孕婦的心理狀態分為幾個型別,並根據各型別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這三年時間裡,抽取94例在我所就診的孕婦病例資料,孕婦年齡在19至44歲之間,平均年齡27.6歲;孕周在24至37周之間,平均孕周31.2周;其中包括初產婦62例,經產婦32例;患者的所有 自然資料,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抽樣中的94例在我所就診的孕婦,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孕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查,將孕婦的心理狀態分為幾個型別,並根據各型別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2 結果

  分析結果表明,孕婦的心理型別主要可以分為焦慮型、抑鬱型、疑心重型。經過我們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所有孕婦的不良心理狀況均得到顯著緩解,並順利分娩。

  3 心理特徵

  3.1 抑鬱

  孕婦家庭不和, 經濟條件差,病情幾度反覆,容易出現該症狀。常表現為情緒低落,缺乏興趣,極度自我剋制,對自己的心理狀態不願意表達。

  3.2 焦慮

  孕婦由於對生產的方法和過程不是十分了解,對預後十分擔心,因而產生焦慮和恐懼的心理,表現為緊張、焦慮、害怕等,常伴有頭暈、心悸、出汗、呼吸困難等症狀。該症狀在年輕初產婦中比較常見。 3.3 疑心重

  孕婦對身體狀況的診斷和相關檢查結果產生懷疑,對順利分娩的信心不足,多以文化層次較高的孕婦居多,該類孕婦通常比較敏感,甚至會出現神經質的症狀,擔心自己不能夠順利分娩,該類孕婦以高齡產婦居多[1]。

  4 護理

  4.1 建立良好護患關係

  護理人員應儘可能多的對孕婦進行巡查,與孕婦主動熱情地談心,對她們的心理狀態與思想負擔進行充分的瞭解,對其心理調查資料進行認真分析,儘快取得孕婦信任,這樣能夠獲得一些孕婦過去從未透露過的心理資料資訊[2]。

  4.2 保持患者情緒良好

  以誠懇和關切的態度與孕婦進行接觸,對精神因素在成產過程中的重要性向其講解,說明情緒對生產的影響,情緒不好會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障礙,從而影響胎兒和孕婦自身健康,鼓勵孕婦自主調整情緒,以便順利生產。

  4.3 給予必要心理支援

  應使孕婦知道,無論懷孕期間的一些不良症狀是如何產生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對目前該症狀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進行多方面的評估與綜合 治療是十分必要的,並舉症狀相同或相似的孕婦治癒康復的案例,使有不良症狀的患者順利生產的信心得到增強。

  4.4 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保持病房及周圍環境的整潔、安靜、舒適,如為孕婦開放專門的娛樂室,準備多種娛樂報刊供患者閱讀,並有專人負責更換。鼓勵孕婦儘可能多的進行聽 音樂、聊天、練氣功等娛樂活動,使孕婦的注意力轉移,以達到最終的調節心理的目的[3]。

  5 體會

  對孕婦的心理狀態特點給予充分的重視,並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對於孕婦克服不良心理,順利生產,從而保證母嬰平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今後的孕婦保健工作中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

  參 考 文 獻

  [1]石智勇.心理健康 教育對孕婦生活質量的影響[J].健康心 理學雜誌,2009,7***3***:1.

  [2]劉曉俐.患有合併症孕婦的護理要點[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7,11***6***:264-265.

  [3]郭麗芬.孕婦心理狀態的評估[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7,20***3***:132.

  篇2

  淺析臨產孕婦產前心理護理

  【摘要】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醫療模式不斷地被淘汰,醫生的任務不僅僅是負責病人的身體健康,還要負責病人的心理健康。俗話說:心態決定成敗,對於孕婦亦如此。十月懷胎,臨近分娩,心裡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此時產科護士必須使出訣竅,使孕婦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完成生產過程。

  【關鍵詞】 臨床孕婦產前心理護理

  隨著現在醫學模式的改變,心理護理已經成為現代臨床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地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幫助病人在其自身條件下獲得最適宜身心狀態。而臨產孕婦本身受各種自身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她們憧憬著做母親的喜悅,又面對臨近生產的焦慮和擔憂。根據分析,造成孕婦焦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孕婦憧憬著做母親的喜悅,時時刻刻期待著孩子的降臨。但越在乎往往就越害怕,害怕孩子有什麼閃失,也害怕孩子畸形,不健康。雖然現代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B超等儀器能夠檢查孩子的大體情況,但畢竟也有不是萬能的,有些簡況問題還是無法暴露出來,產婦對此憂心忡忡,焦慮不安。

  2、由於我國計劃生育的實施,大多的孕婦都是初產,缺乏生產經驗。而往往在看電視時,電視裡很多劇情都是產婦難產而死,或者很多是產婦大出血,這些痛苦不堪的鏡頭在平時也許不怎麼讓產婦感觸頗深,但在臨近生產時擔心焦慮的她們來說,那些鏡頭常常像電影一幕幕上映,讓她們惶恐不安。

  3、我國古代就源遠流長的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至今仍相隨。宋代陳元靚在《事林廣記》提到:“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養兒防老”就被沿用至今,尤其在農村最為嚴重。因此產婦渴望生男孩的心理更為較多,如果生了女兒,往往會使她們在家裡的地位一落千丈。她們在潛意識裡排斥生女孩,渴望生男孩,這就加重了她們的焦慮擔憂心理。

  4、孕婦臨近生產時,體型往往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她們大腹便便、行動遲緩,即使在睡眠中也常常翻身艱難,出現尿頻、全身水腫等現象,這使孕婦無法長時間睡眠,從而造成睡眠不足,精神不安,給身體帶來嚴重的負擔。

  5、在經濟如此發展的今天,在通常情況下計算機、電視機、行動電話等各種裝置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必備。但孕婦懷孕後,這些裝置產生的電腦輻射會對胎兒發育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這些東西遠離了孕婦,由於長期與這些東西為伍的她們,突然離開後常常會導致無聊、寂寞等心理,在無聊情況下的她們難免會胡思亂想,加重心理負擔。

  6、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急劇升高,物價上漲,養一個小孩往往比一個大人花費更多,並且還需要自己在家帶小孩,這對她們的職業和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家庭稍微貧窮的家庭來說無疑加大了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特別像現在許多年輕人實行裸婚,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樣產婦難免會擔憂孩子的未來生活。

  7、女為悅己者容,不管在古代還是今天,美是女性追求的永恆不變的話題。而懷孕會使女性體型改變,尤其愛美的女性無法接受自己懷孕的形象,害怕自己生產完後會對自己的體型和美貌有影響。從而擔心丈夫會因自己體形的笨拙而變心,在戀愛中嫉妒心理越強的女性,這種心理變化也越嚴重。

  孕婦產前這些心理變化會對母親及胎兒造成直接的影響,嚴重擔心焦慮的孕婦常伴有惡性妊娠嘔吐,甚至早產、流產等現象。孕婦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分娩過程和胎兒狀況,比如易造成產程延長,新生兒窒息,產後易發生圍產期併發症等。擔心焦慮還會使孕婦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引起胎兒宮內缺氧還可引起植物神經紊亂,對生產和

  胎兒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孕婦產前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

  1、對產婦進行產前教育。特別是毫無經驗的初產婦,讓她們瞭解妊娠的整個過程,並對其有正確的認識。可以通過醫務人員耐心地講解、分發健康教育處方及有關妊娠知識的宣傳小冊子,使孕婦對妊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妊娠方面的常識有一個相對系統,直觀的瞭解,並對孕婦的飲食、生活起居、生活習慣、用藥等給予指導,使孕婦以一種有準備的、平和的心態去接受和麵對妊娠。讓她們知道育能力是女性與生俱來的能力,生產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絕大多數女性都能順利自然地完成,就算存在存在一些胎位不正,骨盆狹窄等問題,現代的醫療技術也能順利地採取剖腹產的方式將嬰兒取出,最大限度地保證母嬰安全。

  2、消除孕婦恐懼心理。對那些害怕的疼痛以及暈血現象的產婦,必須讓她們瞭解分娩的全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對孕媽媽進行分娩前的有關訓練。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機構和醫院已經開辦了“孕媽媽班”,或者可以在孕婦等待產檢的時候放一些關於妊娠的書籍和小冊子在旁邊,她們往往會隨手翻來看,不知不覺中就瞭解了很多知識,這樣可以讓孕婦瞭解妊娠的相關知識和保持正確的心理狀態,消除她們的恐懼心理。

  3、消除陌生感。對於入院待產的產婦,由於環境的改變,呈現在她們眼前不再是熟悉的床鋪,熟悉的傢俱,熟悉的電視,而是白色的床單,白色的牆壁,這給予她們陌生壓抑的感覺。此時若產科護士態度親切、平易近人地給產婦熟悉瞭解環境,真誠給予關心和幫助,讓產婦感覺到家庭的溫暖,消除對環境的陌生感,建立起對醫務人員和醫院的信賴感和安全感,消除對妊娠、分娩的焦虛和恐懼。

  4、正確對待孩子的性別。對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應該對其家人和產婦做好思想工作。在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生男生女均一樣,女兒也是接班人。而那種養兒防老的封建思想已經過時,女孩相比男孩更為貼心,讓孕婦放下思想負擔。還有那些對於害怕增加家庭壓力的產婦,讓她們保持“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目前最大的任務是等待孩子健健康康地來臨。

  由於產婦文化背景、社會地位、物質條件的千差萬別,這就要求產科護士不僅要具備良好高超的技術,還要掌握各種心理知識。因此,產科護士要不斷完善自我,還要根據產婦的不同情況來進行指導,為妊娠全過程做生理心理準備。

  參考文獻

  [1] 蔣月英,譚秀琴,畢紅.關於孕婦奶粉問題的解答[J].中國食品,1988,***04***.

  [2] 夏天孕婦要睡好[J].健康大視野,2003,***08***.

  [3] 胡春梅.間苯三酚治療孕婦腎絞痛綜合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1,***11***.

  [4] 孕婦不要碰貓糞[J].父母必讀,1983,***02***.

  [5] 王文廣,閻懷成,代建華,李麗祥,鍾曉芳,鄭開蓉,趙澤琴,孫恪明,陳學存.北京市孕婦缺鐵性貧血的研究[J].營養學報,1984,***02***.

  [6] 日翟.孕期生活指導:孕婦的臥位[J].中國健康月刊,199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