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題中審題的方法

  考試解題之前,首先要審題。所謂審題,一般說就是了解題意,搞清題中所給予的條件與問題,明確題目的要求。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高考答題中審題的技巧

  1.選擇題

  這是近年來在高考中所佔比例較大的客觀性試題。它考察的內容具體,範圍廣泛,能力與知識並重。對選擇題的審題,主要搞清楚是單項選擇還是多項選擇,是選擇正確陳述還是選擇錯誤陳述,答案寫在什麼地方等。

  2.簡答論述題

  這些都是主觀性試題。簡答題要求簡明扼要回答問題,或加以簡潔地解釋、列舉;論述題則是一種要求運用基本原理對某個現實問題或某種觀點加以論證或批駁的題目,目的是考查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綜合運用能力和使用基本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做這種型別的題目時,審題就是要弄懂需要你回答什麼問題以及怎樣回答問題,通過反覆閱讀試題,找出關鍵詞並選準答題的角度。

  3.計算證明題

  此類題目在數學、物理、化學中出現。這種題目所佔分數較多,不僅需要解出結果還要列出解題過程。解答這種題目時,審題顯得極其重要。只有瞭解題目提供的條件和隱含資訊,確定具體解題步驟,問題才能解決。

  審題時要思維活躍,切忌頭腦僵化,思路狹窄。在仔細讀題的基礎上,聯想要豐富,充分利用試題所提供的一切已知條件與線索,把隱含的未知條件挖掘出來,對試題做多方面、多角度。多手段的思考、探究,從而得出正確、嚴謹、規範、簡潔的回答。例如,面對一道比較複雜的數學試題,首先弄清楚已知條件是什麼,要求是什麼,將條件和結論區別清楚。在數學命題中,條件是因,結論是果。當做不下去的時候,要回過頭來想想題目中所給的條件是否都用上了,條件和結論有些什麼本質聯絡。

  吳老師認為,審題不僅要求在解題之前須確切瞭解題意,而且要求在解題過程中也始終記住題意。有的考生往往在這方面很容易忽略,因而他們在解題過程中常常發生“跑題”現象。這時,如及時發覺,不得不把解題過程中斷而重新去審題。反之,則釀成“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錯誤。

  審題並不是單純地對題目的感知,而是要在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思維在頭腦中進行一系列的智力活動。因此,審題上多花一點時間是值得的和必不可少的。

  考場發揮妙招

  一、熟悉考試題型,合理安排做題時間

  其實,不僅僅是數學考試,在參任何一門考試之前,你都要弄清楚或明確幾個問題:考試一共有多長時間,總分多少,選擇、填空和其他主觀題各佔多少分。這樣,你才能夠在考試中合理分配考試時間,一定要避免在不值得的地方浪費大量的時間,影響了其他題的解答。

  二、確保正確率,學會取捨,敢於放棄

  考試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取捨,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會做的題目一定能夠拿分,部分會做或不太會做的題目儘量多拿分,一定不可能做出的題目,儘量少投入時間甚至壓根就不去想。

  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如果感覺前面的選擇填空題做的很順利,時間很充裕,在前面幾道大題穩步完成的情況下,可以衝擊下最後的壓軸題,向高分衝擊。對於程度一般的學生,首先要保證的是前面的填空選擇題大部分分值一定能夠穩拿,甚至是拿滿。對於大題的前幾題,也儘量多花點時間,一定不要在會做的題目上無謂失分,對於大題的後兩題,能做幾問就做幾問,即使後面的幾問不去做,也一定要保證前面的分數,因為最後兩題題目的價效比遠遠不如前面的題目實惠。

  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首先,填空選擇能會做的就一定要做對,對於大題,能寫幾問就寫幾問,而最後兩道壓軸題如果讀完之後覺得過難的話,我建議大膽放棄,不要覺得心疼,因為你即使花了很長時間去做去想也不見得能多拿幾分,如果把這些時間用在選擇填空題中,可能會收益更大。

  這個方面,大家也不必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還是那句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斟酌

  許多沒有考試技巧的學生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所有的題目都想做,但所有的題目都完成的匆匆忙忙、漏洞百出,本來會做的題由於匆忙或掉以輕心而失分,而後面的一些大題即使在卷子上寫了很“多”,卻發現只能得到1分2分。這樣的同學就是在考試的方法上很失敗,我們應該吸取這樣的教訓。

  三、快速準確,不擇手段

  考試中有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其中選擇填空題跟解答題的本質區別是它們是不需要寫出解答步驟的,其實命題人已經暗示了我們,選擇填空題只要你把答案做出來,無論你用什麼方法都是允許的。許多不會考試的人常犯的錯誤和大忌,就是把每一道題都當作解答題按部就班的去解答,這樣,即使你能把題目做對,但是浪費了大量不必要的時間。

  其實,許多選擇填空題仔細觀察題目中的數字和選項,就可以排除一些選項,完全可以降低難度甚至直接選出正確答案,許多填空題往往有許多靈活的技巧,但由於這些技巧在解答題當中往往不適宜寫在卷面中,所以經常被我們所忽視掉了。

  比如,做選擇填空題常用的巧妙方法有:排除法、數形結合、畫圖觀察、代入驗證等等方法。這些技巧和方法也是我們在平常的題目講解中要為學生灌輸和滲透的內容,我們在教學中也會逐步培養學生的這種意識。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