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歷史主觀問答題的方法技巧歸納

  答題屬於主觀性測試題,是高考試題中一種必不可少的題型。這種題型知識點覆蓋面大,涉及的 能力要求多,綜合性強,側重於對考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考察。問答題答案是否規範合理 ,是決定歷史高考能否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而理想成績的取得 ,既要有紮實的歷史基礎知識和較強的歷史思維能力 ,還得掌握問答題解答上的一些規範要求。

  如何輕鬆解答歷史主觀問答題

  知識到位

  要全面思考所要解答的內容,力求所需的相關史實的知識點全部到位。這裡的“到位”主要是指——

  史實準確,概念清楚對屬於史實基本要素的時間、地點、人物等歷史名詞,應該具體說明。要是史實記憶不確,寧可虛寫也不能亂寫。例如百日維新的“1898年”可用“19世紀末”、“清末”取代。當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表述失誤,對一些可有可無的限制詞或專門用語儘量迴避不寫。對內容性質等明顯不同卻用詞相近容易混淆的史實要辯明差異,避免張冠李戴。

  要點完整,詳略得當“要點”是指解答表述時,不能簡單地羅列史實,堆砌成文。而是應該把有關內容經過篩選,提煉成若干知識點。“完整”並不意味著選用的知識點都要詳細敘述,而是應該強調,即使是精選的知識要點,敘述時也要詳略得當。

  審題時,先從分值的分佈估算:在第***1***問中,按平均分配,每一次格局的解答內容的分值為3分,顯然不可能也不必要詳細表述,何況題文中已用黑體字提示“扼要”。再看示例便明白:每一次格局可按背景***1分***、名稱***1分***和特點***1分***三個部分簡要回答。同理,第***2***問中的“主要因素”估計需要列舉4點***每點1分***,列舉過少,內容不全面;羅列太多,顯然不需要。

  解釋合理

  運用觀點去分析材料或說明道理,這是問答題的常見形式。無論是分析還是說明,都要求解釋合理,這裡的“合理”指的是——

  針對設問,內容適切針對求答要求,選擇適當內容,形成解答觀點,這樣就可以避免答題方向產生偏差,比如,若題目要求“試析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階段的土地政策及其影響”。那麼,我們一不必牽涉革命的其他階段,二無須涉及當時的其他政策。

  當然,“針對設問”並非簡單而死板地對號入座,必要的聯絡和拓展還是少不了。一般來說,介紹歷史事件要適當考慮前因後果的“瞻前”和“顧後”。

  轉換變通,化解難點有些問答題的設問要求沒有明確的提示語,回答時從何著手,令人難以確定。如沒有提供統一要求的評價題:對左宗棠起的歷史作用以正面評價為主,還是以負面評價為主?請據史實說明理由。

  這個例題涉及到對同一歷史人物的不同評價角度,這是開放性試題,沒有統一答案,允許見仁見智。但事實上有統一標準,即答題者應依據史實,看清主流,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

  史論結合

  學習歷史不僅要了解一些史實,更重要的是要樹立正確的史學觀點和掌握正確的學史方法。解答歷史題目必須協調處理史實、史觀、史法三者的關係。

  表達有序

  列舉史實確定觀點後,如何進行有條有理的表達,是解題的又一注意事項。

  按序循意,敘述流暢“按序”就是按設問次序,一一應答,這樣思路順暢,表達方便,書寫後檢查也比較容易。“循意”就是緊扣題意,問什麼答什麼。落筆書寫前,可以在全盤考慮答題內容的前提下,依照題目的設問順序和分值分佈提示,擬一份簡明扼要的答題提綱。

  首尾呼應,左右聯絡寫文章要求首尾呼應,文氣貫通。解答也要求有始有終,思路連貫,左右聯絡,意思完整。這裡所講的“呼應”和“連貫”不僅指文章結構的邏輯聯絡,也指文字表達的流暢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