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太極的教派
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個流派,它裡面有很多的道教教派,比如全真派、三豐派、全真龍門派、武當玄武派等這些教派都是比較出名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北宋以前,武當山道教無明顯宗派區分。以其宗教行為而論,大體分為丹鼎派和符籙派。其明顯的門派區分,應自南宋和金元對峙之時開始。分屬全真、正一兩大道派的全真派、上清五龍派、正一派、清微派等,長期在武當山傳道授徒。這些道教派別雖然教義有別,但在尊崇真武這一點上是共同認可的,而且不同程度的融合是其主流。
:全真派
亦稱全真教、全真道。與正一道同為元以後道教兩大派。金大定七年***1167年***陝西咸陽人王喆,即王重陽創立。主張三教合一。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氣”為“真功”,“濟貧拔苦,先人後己,與物無私”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該派主要典籍有《道德清淨經》、《船若心經》、《孝徑》等。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汪思真來武當山五龍觀開山傳宗,授徒百餘人。
:正一派
亦稱正一道,是道教符籙各派的總稱。原為五斗米道,東漢末張陵所創,後尊張陵為天師,故亦稱“天師道”。唐宋以後,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道派合流。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封張陵第三十八代後裔張與材為“正一教主”,總領三山符籙,即龍虎山、閣皁山、茅山。此後凡是道教的符籙各派統稱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經》畫符唸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等。該派漢末後傳入武當山,明代曾為武當山的主要道派。
:上清派
東晉時創立。起初流傳於江南一帶。自陶弘景以後,該派主要在江蘇茅山地區活動,故亦稱“茅山宗”。上清派以《黃庭經》為主要內修理論,稱《大洞經》、《雌一五老寶經》和《太上素靈大有妙經》為“道者三奇”,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後聖金闕帝君、太上老君等為最高神。北宋時,武當山就有上清玉仙觀,但由於典籍湮沒,北宋以前上清派在武當山的傳承情況,無可考。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茅山清真觀道士孫寂然登武當山,興復五龍諸觀廟宇,以上清五雷諸法傳授弟子,擅長符籙驅邪,遂形成“五龍之派”,該派以武當山五龍觀為主要傳授活動場所,所以也叫“上清五龍派。”
:清徽派
是宋元民間影響較大的符籙派別,主要從上清派演化而來,自謂其符籙道法出於清微天元始天尊,故以清徽為名。張宇初《道門十規》稱:“清微自魏***華存***、祖***舒***二師而下,則有朱***洞元***、李***少微***、南***畢道***、黃***舜申***諸師,傳衍尤盛。凡符章經道齋法雷法之文,率多黃***舜申***所衍”。宋元時期流行於南方。該派主要經籍有《清微丹訣》、《清微齋法》、《清微仙譜》等,另有《道法會元》268卷,述及該派宗旨、道法、齋儀、戒律等,多出自黃舜申之手。可見,黃舜申為清微派之中堅及集大成者。黃舜申之後又分南支,熊道輝為首;北支以張道貴為首,並以武當山為傳播中心,授徒數百人。張道貴原師承汪貞常,為全真派道士,後與葉雲萊、劉道明同師黃舜申,學成後返武當山授徒,並將清微之法傳於張守清。張守清本亦全真道士,師武當魯大宥。因此張道貴、張守清一系的北支當為全真與清徽的融合,名為“武當清微派”。張守清在二十餘年中授徒四千人。元代中期以後,天一真慶宮、紫宵宮、太和宮等宮道士,多為張守清弟子。
:三豐派
明洪武初,著名道士張三丰來到武當山,擇地建庵,傳授弟子,並創三豐派。該派主張三教合一,修己利人,崇奉真武神。其傳承系譜為:張三丰傳盧秋雲、劉古泉、楊善澄、周真德、李性之、丘玄清;李性之又傳紫道人又傳舒復初;丘玄清又傳燕善名、蒲善淵、馬善寧;蒲善淵又傳易本中。>>>武當太極劍 注意事項及練習要點
《諸真宗派總簿》所載張三丰創立的宗派有八支:一是自然派,其流傳宗譜為:“玄雲通曲靜,清虛色自輕,月圓皈命禮,抱意管丹誠。元玄明至本,大詳理幽微,參透無中有,方可達希夷。”二是三豐祖師自然派,其流傳宗譜為:“惟道然之宗,若守可以隆,功德歸盛泰,萬世禮仙真。本靜從玄教,福壽永長興,合清仁志點,秉義復元登”。三是三豐派,其流傳宗譜為:“道德機巨集容,真正守長清,萬強工夫首,宗來教方春。星月皎天漢,守靜默行功,一德無量念,玄理至仁忠。”四亦三豐派,其流傳宗譜為:“玄雲通道居端靜,白鶴乘虛向目清,師資月圓皈志禮,身中抱一管丹誠。太上淵微入妙元,凌元星朗貯壺天,功侯到日方許就,始悟真言信可傳。”五亦三豐派,其流傳宗譜為:“大道英勇德,真正守常存,萬疆共福壽,宗脈教芳春”。六是三豐祖師日新派,其流傳宗譜為:“大道應永得,守教志常真。一陽來複本,同靜德玄風”。七是日新派,其流傳宗譜為:“沖和天根定,涵養易書深,寶元得正體,歸吉萬年身。”八是三豐祖師蓬萊派,其流傳宗譜為:“園通智敏用,是清修覓真,丹體蓬萊會,保定煉成金”。
:全真龍門派
王重陽弟子丘處機創立,傳入時間不詳。明代武當山已有該派傳承。康熙二年***1669年***全真龍門派“中興之祖”王常月率徒從北京南下傳道,曾在武當山玉虛宮立壇授戒,此後本山各大宮觀皆有該派道士,併成為武當道教的主體。其流傳宗譜為:“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住修正仁義,超生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木姓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清初,武當山道教的道派力量有所變化,全真派取代正一派而佔居全山主要地位。康熙二年後全真龍門派道士遍佈武當山各大宮觀,一直延續至今。
:武當玄武派
永樂十一年***1413年***,朝廷在武當山大修宮觀,傳天師法籙的正一派道士張宇清等奉令到淅江、江西、湖廣、山西、河南、陝西等省和應天府,挑選道士四百餘人來武當山辦道,從中選拔二十餘人擔任各宮觀提點、住持,他們多是正一道所屬的上清、清微等派。這些道派都以真武為最高偶像,引張三丰為“我祖”,擅長符籙齋醮,統被稱為“真武玄武派”。但各道派仍分別收徒,保持它們各自的傳承關係。***,武當山道教協會以形成於明代的“真武玄武派”名稱意義重複,會同公議,改稱為“武當玄武派”,並在太和、紫霄二宮舉行了傳派儀式。
該派有眾多經籍,以《真武經》為主要經典,奉真武為“玄天上帝”。主張三教合一,尊真武為“三教祖師”,重修內丹,信行多術,稱真武為“萬法教主”。其宗譜為:“宣淵一道志,求德振常存。照應通玄理,微希太景成。武當興法派,惟仙尊之宗。大嶽氣自然,五龍呈祥煙。玉虛巨集圖展,三豐丹技傳。南巖捧聖真,紫霄永吉昌。”
:榔梅派
為武當山本山派。明永樂十年***1412年***敕孫碧雲武當山南巖宮住持,遂開創此派。其門下弟子稱他為“碧雲祖師”。明代承流此派者頗眾。其流傳宗譜為:“碧山傳日月,守道眾自然,性理通玄德,清微古太元,真靜長悠久,宗教福壽長,慶雲沖霄漢,永達大吉昌。”
此外,武當山歷代還有郝祖岔派、老華山派以及靜一派、三茅派、大茅派、呂祖蓬萊派、遇山派、華山派、神霄派等道教宗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