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最後一課預習資料
課文最後一課主要講述的是什麼內容呢?這最後一課有何特別之處呢?作者想借此表達什麼思想感情?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部分
在《語文學習》1995年第1期上,張大文的文章《何必換一種讀法》不同意鄧春江《何不換一種讀法》一文的觀點,即不同意小說的主人公是一組群像之說。張大文指出:“韓麥爾先生正是一位捍衛祖國領土堅持到最後一天的英勇戰士,小說的主人公非他莫屬。”我不敢苟同這一觀點,也不敢苟同文章中的一個論據:“既然他是一個受教育者,思想中國要比老師低得多,他怎麼會是主人公呢?或者說,他怎麼能擠到主人公群像中去呢?”看來,以覺悟的高低來衡量是否為小說的主人公是張大文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文章中附帶論及的誰是《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時,也有類似的一句話:“其實,思想境界無名戰士高得多。”我想,思想覺悟的高低恐怕不能作為判斷誰是小說的主要人物的參照系數吧?不然的話,阿Q、祥林嫂、別里科夫等人物都要被逐出主人公的行列了。
看來,衡量是否為小說的主人公還得有一個正確的說法,我認為《辭海》上定的標準可以參照:***主人公***是“文藝作品中集中刻畫的主要人物,是矛盾衝突的主體”。一個“矛盾衝突的主體”,一個“集中刻畫的主要人物”,使標準明晰化了。如果再適當引申一下,故事的情節和人物應該圍繞著主要人物而展開。用這三條標準衡量一下,我覺得《最後一課》的主人公應該是小弗郎士,而非韓麥爾先生了。
先說“矛盾衝突的主體”。《最後一課》矛盾的焦點應該是征服與反征服的矛盾,即普魯士人要用強令改變民族語言的方法來永遠征服法蘭西民族,不但要在領土上佔領法國,而且是通過消滅法國文化來永遠地征服法蘭西民族的心。而法國人民,尤其是法國的孩子,“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就永遠不會被征服。但可悲的是,孩子們***以小弗郎士為代表***以前由於不重視學習並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大人們***以郝叟老頭為代表***以前由於只知道讓孩子們去幹活掙錢,不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在客觀上也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時間只有一天了,明天學校就要改教德語了,矛盾就這樣尖銳地擺在了人們面前。《最後一課》之所以能攝人心魄,就在於小弗郎士在種種外因***如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出全身力氣教完最後一課的勇氣,郝叟老頭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的顫抖的聲音,那陣陣緊逼的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士兵操練結束的號聲***和內因***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願受奴役的決心***的作用下,終於完成了由厭學到認真學習、由討厭法語的分詞到熱愛自己的民族語言的轉變。因此,當韓麥爾先生用盡全身力量寫下“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時,這兩個字就不僅是寫在黑板上,也是寫在小弗郎士心中了。連頑童也知道愛國,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已被交到下一代的手中,這樣的民族會滅亡嗎?矛盾終於解決了,小弗郎士是矛盾衝突中的主體人物,當然是小說的主人公了,這是從總體到區域性***主題到人物***的認識。
再說小說中“集中刻畫的人物”。粗粗看來,小說用了許多篇幅描寫韓麥爾先生的語言、表情、動作、服飾,似乎他應為主要人物。但你仔細閱讀就會發現,對韓麥爾先生的描寫正是要揭示小弗郎士心理活動過程的,對韓麥爾先生的描寫是作為小弗郎士思想發展和成熟的一種映襯。小弗郎士由於貪玩而逃學,他捱過老師的罵,捱過老師的“大戒尺”,他對老師心中有個“怕”字,他甚至覺得看普魯士士兵操練更“有趣”。在“最後一課”這特殊的氛圍中,他開始醒悟了,他感到“萬分難過”。老師並沒有因為他的遲到而責罰他,反而進行自責,並且耐心地講解,“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裡去”。這時小弗郎士覺得法語“挺容易”學,他“捨不得”跟法語課本分手了,他開始愛國家、恨敵人了。對從屋頂上傳來的鴿子的咕咕聲,他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當看到韓麥爾先生那坐在椅子裡一動也不動地瞪著一切的眼神時,聯想到老師四十年來為祖國忠誠服務,小弗郎士動情了,他心中愛國的火種被點燃了,他覺得老師從來沒有這麼“高大”。從怕老師到愛老師,從貪玩無知到恨敵人,從沒有民族意識到心中植下愛國的根,小說正是通過對韓麥爾先生的人物描寫從側面細緻地表現小弗郎士的覺醒過程,表現了悲壯的愛國的主題,所以,小說中真正“集中刻畫的人物”還是小弗郎士,這是從部分到整體***人物到主題***的認識。
情節應該圍繞著主要人物展開。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圍繞著主要人物展開情節時,各部分之間應該有一種內在的十分緊密的聯絡。小說的情節是有這種因果聯絡的:小弗郎士貪玩厭學是因,在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權利即將被剝奪時感到痛悔是果;老師全身心地誘導和耐心地教是因,小弗郎士終於愛學習了,開始有了民族的意識是果;一個民族在被異族奴役、同化時所有的人都感到萬分痛苦、並且作出最有效的反抗是因,在這樣的時刻孩子們終於醒悟、牢記民族的根是果。
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如以韓麥爾先生為主人公來分析一下小說。我認為這種分析難以成立。它有兩個問題難以解決:其一,既然中心人物是“矛盾衝突的主體”,其他人物就應該圍繞他而展開,如郝叟老頭的思想變化難以與主人公發生聯絡,鐵匠華希特遊離於情節之外,更成了多餘的人物了。其二,韓麥爾先生不處於“矛盾衝突的主體”地位上,因為在亡國滅種慘禍面前,矛盾的解決不在於韓麥爾先生噴發滿腔的愛國熱忱,而在於在下一代心中植上民族的根,處在矛盾的焦點上和掌握解決矛盾關鍵的只能是小弗郎士,而非韓麥爾先生。再說對解決這一矛盾韓麥爾先生雖然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但他還不是使小弗郎士產生思想轉變的全部動因,應該說是韓麥爾老師、郝叟老頭和普魯士人***他們的野蠻奴役政策***三位一體的力量構成小弗郎士思想轉變的外因。這是從否定另一種說法的角度對小說主人公的探求。
第二部分
《最後一課》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小說的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那天早晨上學”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裡”。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學的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作者以簡潔的筆觸,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徵,同時為情節的發展作了巧妙的鋪墊。
小說先寫弗郎士上學晚了,加之沒有複習好功課,害怕挨老師的“訓斥”,因而閃過想逃學的念頭。這一獨白式的心理描寫,生動地刻畫了弗郎士的稚氣、貪玩,是個不愛學習的學生。而後寫了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聽到林邊鳥語,看到普魯士軍隊在操練,而他認為“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沒有為之所動,而是“急忙向學校跑去”。這裡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強調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終於戰勝了想逃學的念頭。
接著作者描寫了弗郎士經過村政府時的心理活動,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側面,即對敵人的恨。當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時,就立即想到:“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訊息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同時,想到“又出了什麼事啦”?說明這個看來稚氣的孩子的內心是愛憎分明的,統治者的罪惡行徑他是牢記在心的。鐵匠的話,他以為是和他開玩笑,諷刺他,所以他氣急敗壞地跑進了韓麥爾的院子。這說明他是有很強的自尊心的。鐵匠的話也給讀者造成懸念,為什麼說“用不著那麼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校的”!吸引讀者追讀下文。
這部分,在直接描寫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地表現了韓麥爾老師的嚴厲,這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獨運匠心,安排了人們看布告牌的細節,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對刻畫性格、情節發展,有一舉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從“平常日子”到“我將永遠記住這最後的一課”。是小說的中心部分,主要寫弗郎士和韓麥爾老師在“最後一課”中表現的愛國熱情。按情節發展,又可以把這部分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平常日子”到“書上橫放著他那副大眼鏡”。寫弗郎士跑到學校以後發現的種種不平常現象,渲染出一種嚴肅、悲憤的氣氛。弗郎士看到教室裡用極端肅靜代替了往日的“喧鬧”,他走進教室,平日嚴厲的韓麥爾老師和藹地說在等待他來上課,當弗郎士“稍微平靜”之後,注意到韓麥爾老師今天卻穿著只有“督學來校視察”或是“發獎的日子”時才穿的服飾;最使他“吃驚”的是課室裡坐著許多本村的人,他們“個個看來都很憂愁”。這一切通過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細的觀察,一步緊一步地烘托了“最後一課”的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
再一層,從“我看見這些情形”到“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在這一層裡,正面揭示了“最後一課”的嚴肅意義,點明瞭主題。正當弗郎士對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時候,韓麥爾老師說道:“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韓麥爾的話,點明瞭“最後一課”的含義。普魯士統治者禁止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妄圖用這種陰險、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國人民。韓麥爾老師在這種情況下,連連強調這一課無論是對老師對學生說來都是“最後一課”。這樣,“最後一課”本身就是抗議侵略者奴役法國人民的愛國舉動。在悲劇命運的打擊下,弗郎士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愛國情、亡國恨一齊迸發出來。這是“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這句話,作者讓它獨立成段,是為了突出韓麥爾老師的話,在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鳴和反響。聽了老師的話,弗郎士的感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表現在他對這“最後一課”的珍惜,為“再也不能學法語”而無限惋惜,為過去“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對於感到“討厭”的書和嚴厲的韓麥爾老師在感情上也變了:書,“像是我的老友”;老師“責罰”自己的事,全都忘了;再就是,他剛才還迷惑不解的現象,豁然明白了:韓麥爾老師穿上節日盛裝,村裡的老人到學校裡來,是為了“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是為了上這“最後一課”。這一段心理活動,表明了老師真摯深切的愛國熱情,也通過弗郎士對老師的憐憫、尊敬和感激之情,表明了孩子的心靈上愛國意識正在成長。
最後一層,從“我正想著這些的時候”到“我真永遠忘不了”。這一層,寫韓麥爾老師和學生在愛國主義精神鼓舞下,在“最後一課”中認真教學的感人情景。
德國侵略者強行剝奪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和自由,激起了韓麥爾老師、弗郎士和全體學生、村裡的老人們的悲憤和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為同義語,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統治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後一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