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現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之六
海昏侯墓你不知道的祕密 最珍貴的竟然不是馬蹄金?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5月1日訊息,海昏侯墓你不知道的祕密 ,最珍貴的竟然不是馬蹄金。在之前的報道中很多愛好考古的朋友們瞭解到海昏侯墓出土的馬蹄金,以為是其中最寶貴的存在,其實海昏侯墓還有其他更加珍貴的歷史文物被挖掘出來,究竟是什麼呢?
從去年冬天首場新聞釋出會到今年春天部分考古成果亮相首博,一座被荊棘野草覆蓋、隔世2000多年的西漢海昏侯墓帶著諸多謎團進入公眾視野。
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441件***套***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中出土的珍貴文物默然無語。而在距離北京1500公里左右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文物保護用房中,考古工作者正對一批漆器進行飽水處理,後期試圖讓千年漢簡“開口說話”。據專家介紹,東晉時期當地曾經歷過大地震,整個墓葬浸在水中,這種乾溼交替的環境非常不利於包括竹簡在內的漆木器的儲存。
在考古人眼中,較之金器,漆木器的價值更高,一是因為竹簡也屬於漆木器,二是因為漆器是古代貴族財富、身份、地位的象徵。“由於缺乏經驗,加上文物堆積情況複雜,一開始我們都沒能識別出竹簡和瑟。”回憶起竹簡和瑟的“被拯救”過程,海昏侯墓文保組組長管理至今心有餘悸。
篇二
竹簡堆積在迴廊西北角,有人以為是一堆沒用的漆皮。瑟則位於北迴廊,看起來更像一塊沒有花紋、露出幾十釐米的“槨板”。
“如果沒有吳先生,這兩件文物可能都無法在及時得到恰當處理。”管理口中的“吳先生”是湖北荊州文保中心研究員吳順清,擁有豐富的漆木器修復經驗,“漆木器只要露一個角出來,他就能判斷是什麼。”
因為吳順清的執意堅持,“漆皮”和“槨板”得到了及時處理,數千枚漢簡和一把罕見的長達2.1米的大瑟得以重見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