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系統先天異常
[拼音]:sanjiao
[英文]:the Three Jiaos,the Triple Energizers,the Triple Burners
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合稱為六腑。三焦的形態與部位,歷代爭論較大,概括起來可分為無形和有形兩說。無形三焦說認為三焦“有名而無形”,即認為三焦沒有具體的形態,但有一定的功能。有形三焦說認為三焦即是人體“臟腑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髒,一腔之大府也,”故又稱作“孤腑”。更有人結合西醫解剖學知識,認為三焦相當於人體內的淋巴系統或組織間液。目前多數看法是把三焦作為部位和功能的劃分,並非一般臟器實體。即將軀幹劃分為三個部位,橫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內臟心與肺;橫膈以下至臍為中焦,包括內臟脾與胃;臍以下為下焦,包括內臟肝、腎、大腸、小腸、膀胱等。
對於三焦功能的看法則是一致的,認為主要是升降諸氣和通行水液。升降諸氣,是指三焦是人體之氣升降出入的道路,人體之清氣宜升,濁氣宜降,特別是元氣發源於腎,必須通過三焦而佈散至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以激發、推動各個臟腑的功能活動。所謂通行水液,是指三焦乃水液的通道,有疏通水道,執行水液的功能。人體津液代謝的生理過程是由多個臟腑的共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須以三焦為通路,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三焦主持諸氣與通行水液的功能是有內在聯絡的。這是因為,水液的執行全賴氣的升降出入,而氣必須依附於血和津。氣升降出入之道,必然是津、血之道;而津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也必然是氣的通道。
元氣借三焦之道通行於三個不同的部位,並運行於全身,因此元氣所過之不同臟腑就會發生不同的氣化作用,這也就是上、中、下三焦不同功能的體現。上焦主宣發散布,即通過心肺的輸布作用,佈散水谷精微以營養全身,有“上焦如霧”之說,形容上焦升化蒸騰水谷精氣和津液,像天空霧露之瀰漫狀態。中焦主腐熟水谷,有消化、吸收並輸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有“中焦如漚”之說,形容中焦脾胃將水谷腐熟為乳糜狀態。下焦主分別清濁、排洩糟粕和尿液,這主要指腎與膀胱的泌尿功能和大腸的排洩作用,有“下焦如瀆”之說,形容水濁不斷地向下疏通、向外排洩的狀態。所以,三焦的功能關係著人體水谷精微的化生和津液代謝的全過程。
三焦代表人體上中下三部分及其所包括的臟腑,三焦的病變也就是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病變的反映,其臨床表現、辨證論治、養生保健等均可參考各個臟腑的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