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楊柳
藥材名稱:皂莢子
名稱出處:《雷公炮炙論》
概況
異名:皁角子(《千金方》),皁子(《博濟方》),皁角核(《婦人良方》)。
基源:為豆科皂莢屬植物皂莢的種子。
原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
歷史:本品在《雷公炮炙論》載:“子收得,揀取圓滿堅硬不蛀者用。”《圖經本草》載:“核中白肉亦入肺藥。又炮核中黃心,嚼餌之,沾膈痰吞酸。”以上所載均為本品。
餘項參見“豬牙皁”條。
生藥
採集: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剝取種子,晒乾。
鑑別:種子長橢圓形,一端略尖,長11~13mm,寬7~8mm,厚約7mm;表面棕色,平滑,有光澤,較尖的一端有微凹的點狀種臍。種皮剝落後,可見子葉2片。質極堅硬,氣微,味淡。以顆粒飽滿,堅實,無雜質,無蟲蛀者為佳。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藥性
性味:辛,溫。有毒。 ①《綱目》:“辛,溫。” ②《本草經疏》:“辛、鹹,溫。有小毒。” ③《本草匯言》:“辛、甘,溫。”
功效:潤燥通便,祛風消腫。
主治:大便燥結,腸風下血,下痢裡急後重,疝氣,瘰癧,腫毒,瘡癬。 ①《圖經本草》:“核中白肉。入治肺藥。又炮核取中黃心,嚼餌之,治膈痰吞酸。” ②李杲:“和血潤腸。” ③《綱目》:“治風熱大腸虛祕,瘰癧,腫毒,瘡癬。” ④《本草崇原》:“治疝氣並睪丸腫痛。” ⑤《醫林纂要》:“殺疳蟲。” ⑥《本草求原》:“疏風熱,去麻痺。”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孕婦慎服。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神效散(《聖惠方》)治腸風下血:皂莢子、槐實各30g。用粘穀糠炒香,去糠為末,陳粟米飲下3g。 ②《婦人良方》:“治大腸風祕:皂莢子300粒。破作兩片,慢火炒燥,入酥一棗大,又炒燥,又入酥至焦黑為度,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30丸,煎蒺藜、酸棗仁湯,空心下,良久未利,再服,漸加至百丸,以通為度。” ③《普濟方》:“治裡急後重:枳殼、皂莢子等份。炒令乾燥為末,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米飲下。” ④《千金方》:“治腰腳風痛,不能履地:皁角子。洗淨,以少酥熬香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以蒺藜子、酸棗仁湯下30丸。” ⑤《博濟方》:“治瘰癧滿項不破,及腫疼痛:不蛀皁子300個,酒900ml,化硇砂30g,同浸皁子7日,以文武火熬成,候酒盡為度,每至臨臥,含化3粒。” ⑥《聖惠方》:“治氣毒結成瘰癧,腫硬如石,疼痛:皂莢子30g(燒灰),槲白皮末30g。同研令細,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6g。”
單方應用:①《醫方摘要》:“治下痢不止:皁角子瓦焙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陳茶下。” ②《千金方》:“治一切疔腫:皂莢子取仁作末敷之。”
醫藥家論述
①李時珍《綱目》:“皂莢,能通大腸陽明燥金,乃辛以潤之之義,非得溼則滑也。” ②張璐《本經逢原》:“皂莢子燒灰存性,能治大腸風祕燥結,祛風逐穢之性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