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木

藥材名稱:五指山參

名稱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概況

異名:水芙蓉(《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錦葵科秋葵屬植物箭葉秋葵的根。秋葵屬全世界約15種;中國約6種、1變種(包括栽培種)。

原植物:箭葉秋葵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Kurz)Merr.(Hibiscus sagittifolius Kurz;Abelmoschus esquirolii(Lévi.)S.Y.Hu),又名紅花馬寧(《海南植物誌》),銅皮、五指山參、小紅芙蓉、巖酸(《雲南植物誌》)。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具蘿蔔狀肉質根;小枝被糙硬長毛。單葉互生,多型;葉柄長4~8cm,疏被長硬毛;托葉線形,長6~10mm,疏被長硬毛;下部的葉卵形,中部以上的葉卵狀戟形、箭形至掌狀3~5淺裂或深裂,裂片闊卵形或闊披針形,長3~10cm,頂端鈍,基部心形或戟形,邊緣具鋸齒或缺刻,上面疏被刺毛,下面被長硬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4~7cm,密被糙硬毛;小苞片6~12,線形,長約1.5cm,寬1~1.7mm,疏被長硬毛,萼片佛豬苞狀,長約7mm,先端具5齒,密被細絨毛。花紅色或黃色,直徑4~5cm,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3~4cm;雄蕊柱短於花冠,長約2cm,有多數具花葯的花絲,平滑無毛,子房5室,花柱5裂,柱頭扁平。蒴果橢圓形,長約3cm,直徑約2cm,具刺毛,有短喙;種子腎形,具腺狀條紋。花期4~9月。(圖見《雲南植物誌》,第2卷,218頁,圖57)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900~1600m的丘陵、草坡、曠地、稀疏鬆林下或乾燥瘠地上。分佈於海南、廣西、貴州、雲南。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冬季挖根,洗淨,切片,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藥性

性味:甘、淡,微溫。 《全國中草藥彙編》:“微甘,平。”

功效:滋陰清熱,排膿拔毒。

主治:神經衰弱,頭暈,腰腿痛,胃痛,腹瀉。 《全國中草藥彙編》:“肺結核,肺燥咳嗽,產後便祕,神經衰弱,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外用:鮮葉搗敷,或幹葉研粉,調紅糖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