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馬先蒿
藥材名稱:斧臍墨
名稱出處:《四聲本草》
概況
異名:月下灰(《補缺肘後方》),釜下墨(《千金方》),釜月中黑(《四聲本草》),鐺墨(《開寶本草》),釜底墨(《本草圖經》),鍋底墨(《普濟方》),鍋臍墨(《簡便單方》),鐺底煤(《品彙精要》),釜煤、釜始(《綱目》),鍋底灰(《本草再新》)。
基源:為雜草(多種植物)經燃燒後,附於鍋臍或鍋底部之菸灰。
藥性
性味:辛、苦,溫。 ①《綱目》:“辛,溫。” ②《本草匯言》:“苦,溫。”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功效:止血,斂瘡,解毒。
主治:吐血咯血,外傷出血,聤耳,口瘡。 ①《開寶本草》:“主血暈吐血,以酒和水細研溫服之。亦塗金瘡,生肌止血。” ②《綱目》:“消食積,舌腫,喉痺,口瘡,陽毒發狂。” ③《本草再新》:“補脾燥氣,敷瘡敗毒。”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0.9~1.2g。外用:研末撒或調搽。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濟急仙方》:“治吐血、咯血:鍋底墨炒過,研細,井華水服6g,連進3服。” ②《生生編》:“治產血不下:鍋底墨煙,熱酒服6g。” ③《千金方》:“治舌腫起如豬胞:釜下墨末,以酢敷舌上下,脫去更敷。若先決出血汁,竟,敷之彌佳。” ④《補缺肘後方》:“治聤耳,耳中痛,膿水出:月下灰吹滿耳,令深入,無苦,即自出。” ⑤《普濟方》:“治孩子口內瘡:鍋底墨細研,無時,指頭擦之。”
醫藥家論述
①李防等《開寶本草》:“鐺墨,金瘡在面,慎勿塗之,黑入肉如印。” ②趙學敏《綱目拾遺》:“烏龍粉,丹術家名墨龍丹,系燒馬糞釜臍煤。生肌收口藥用之,摻瘡口即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