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乾燥裝置

[拼音]:sanqi

[英文]:Panax pseudo-ginseng var. notoginseng

五加科(Araliaceae)人蔘屬多年生草本。又名田七、山漆、人蔘三七、金不換。根和根狀莖供藥用。產於中國廣西百色地區和雲南文山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亦有種植。印度北部和越南有零星分佈。現野生三七已少見,多為栽培。株高30~60釐米。主根粗壯肉質,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莖直立,不分枝,有橫臥的肉質根狀莖。掌狀複葉3~7枚輪生莖頂,小葉通常5~7片。傘形花序單個頂生,夏秋開黃綠色小花。核果漿果狀,近腎形,成熟時紅色,俗稱“紅子”。種子1~3粒,扁球形,色白。

三七的主產區一般地處海拔700~1600米,那裡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具較疏鬆肥沃的微酸性紅壤或棕紅壤土。用種子繁殖,在11月進行單粒點播,每畝 播種7~10萬粒。播後約3個月出苗,生長1年後的幼苗稱“子條”,可在12月定植,每畝種1.5~2萬株。一年生苗僅有1枚複葉,二年生苗有2~3枚複葉,並開始產生花蕾,除留種植株外,從二年生苗開始,每年均需在抽薹孕蕾時摘除花薹,以提高根的產量和質量。三七是喜陰植物,忌烈日照射,需搭蔭棚、築圍籬,並根據季節和不同生長髮育階段的需要調節透光度和溫、溼度。主要病蟲害有炭疽病、立枯病、根腐病、蚜蟲等。定植後3~5年間根內有效成分累積速度較快,因此採收年限以不低於4~5年為宜。未開花前挖取的稱“春七”,質量較好,摘去花薹後10~11月採挖則更好。採收成熟果實後挖取的稱“冬七”,質量較差。根經烘、晒及反覆揉搓後成為乾燥的商品。剪下的根狀莖稱“剪口”,支根稱“筋條”;鬚根稱“絨根”,亦可藥用。

三七根總皁苷含量在6.1%以上,最高達14.9%。已分離出多種皁苷,其中人蔘皁苷Rb1和Rg1的相對含量尤高。還含黃酮類、甾醇類及脂肪油、揮發油等。此外,還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素。三七根作中藥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抗炎等功效,可治跌打損傷、產後瘀阻、崩漏、經閉及各種出血症。20世紀初中國雲南省製成馳名的珍貴成藥“雲南白藥”,三七為其主要成分。產地還利用莖葉製成“三七膏”,作滋補強壯劑。三七花晒乾作茶飲,製成沖劑可治療高血壓。

參考文章

李時珍認為三七有何功用?中醫景天三七的三種繁殖方法觀賞園藝藤三七的形態特徵觀賞園藝藤三七的介紹觀賞園藝海南三七的繁殖方式觀賞園藝藤三七的生態習性觀賞園藝藤三七的栽培技術觀賞園藝海南三七的形態特徵觀賞園藝海南三七的介紹觀賞園藝三七的栽培技術觀賞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