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木皮
藥材名稱:海桐皮
名稱出處:《開寶本草》
概況
異名:海桐(《開寶本草》),刺桐皮(《中藥材手冊》),刺通、接骨藥(《貴州草藥》),釘桐皮、鼓桐皮、丁皮(《藥材資料彙編》)。
基源:為豆科刺桐屬植物刺桐的皮。刺桐屬植物全世界約200種;中國有6種,其中藥用的有3種。
原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var.orientalis(L.)Merr(Erythrina indica Lam.),又名七刺桐、空桐樹、雞桐木(廣東),青桐木(廣西),刺木通、鸚哥花(《雲南藥用植物》)。
歷史:本品始載於《開寶本草》。《圖經本草》載:“生南海及雷州,近海州郡亦有之。葉大如手,作三花尖。皮若梓白皮,而堅韌可作繩……又云嶺南有刺桐,葉如梧桐,其花附幹而生,側敷如掌、形若金鳳,枝幹有刺,花色深紅。”《綱目》載:“有巨刺,如黿甲之刺,或雲即刺桐皮也。”《南方草木狀》載:“九真有刺桐,布葉繁密,三月開花,赤色照映,三五房凋,則三五復發。”以上描述與本品相符。
形態:大喬木,高達20m。樹皮灰綠色,枝淡黃或土黃色,有明顯的葉痕及圓錐形黑刺,髓心疏鬆後為空腔。3出羽狀複葉,互生,通常密集於枝端;葉柄長超過10cm,基部膨大有糟;葉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長10~15cm;先端鈍,基部寬楔形,基生3出脈,小葉柄短,有腺體狀小托葉。春季先葉開花,總狀花序頂生,花成對密集於花序軸;花萼偏斜,長2~3cm;花冠鮮紅色,長6~7cm;旗瓣倒卵披針形,長5.5cm,盛開時外翻,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均短於萼。莢果肥厚,串珠狀,微彎曲,長達30cm。種子1~8,圓球狀,直徑1~1.5cm,暗紅色。花期3月,果期5~8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1942頁.3994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沿海山坡、丘陵、現已廣為栽培。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浙江、福建、臺灣、湖南、湖北。原產印度及大洋洲海洋林中。
生藥
栽培:宜生於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寒。土壤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好。多用扦插繁殖,在春季2~3月進行。選1~2年生的健壯枝條,剪成長約25cm,具3~4個芽的插條,按行距12~15cm,株距8~10cm插於苗床,深為插條長3/5~2/3,地面上留1~2個壯芽。成活後,於春季萌芽前移栽造林。成林前,做好中耕除草和排水灌溉,每年追肥2~3次。成林後,結合中耕進行施肥1~2次,用人畜糞水或廄肥環施,施後用原土覆蓋。蟲害桔全爪蟎,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或20%雙甲脒1000倍液噴霧。
採集:通常於夏、秋季剝取有釘刺的樹皮,晒乾。藥材產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
鑑別
性狀:樹皮板片狀,兩邊略捲曲,厚0.3~1cm;外表面淡棕色,常有寬窄不同的縱凹紋,並散佈釘刺,釘刺長圓錐形,高5~8mm,頂端銳尖。刺尖稍彎,基部直徑0.5~1cm,內表面黃棕色,較平坦,有細密網紋。質硬而韌,斷面裂片狀。氣微香,味微苦。以皮薄、帶釘刺者為佳。
顯微 粉末:灰白色。 ①纖維頗長,直徑9~30μm,壁極厚,孔溝不明顯,胞腔線形,纖維束周圍細胞中有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②含晶厚壁細胞長方形、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20~58μm,壁不均勻增厚,約至29μm,胞內含草酸鈣方晶。 ③草酸鈣方晶直徑9~35μm。 ④角刺中細胞類圓形或類多角形,直徑11~45μm,壁厚約3μm,紋孔較密,孔溝明顯。另可見木栓細胞、澱粉粒。(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633頁.圖310)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樹皮含刺桐靈鹼(Erythraline)[1]、氨基酸和有機酸[2]。還含Erysotine、刺桐替定(Erythratidine)、Epi-erythratidine、11-Hydroxy-epi-erythratidine[5]。
附 種子含油,油中含飽和有機酸36.7%和不飽和有機酸(油酸、亞油酸)63.3%,另含下箴刺桐鹼(Hypophorine)和23種氨基酸[3,4]。花中含阿魏酸、咖啡酸、異鼠李素-3-鼠李糖甙(Isorhamnetin-3-Orhamnoglucoside)、蘆丁、槲皮素-4-葡萄糖-3-鼠李糖甙、槲皮素。
參考文獻
[1] J Am Chem Soc 1940:62:436。
[2] 農村常用中草藥製劑技術.人民衛生出版社,1971:244。
[3] C A 1938;32:5240。
[4] C A 1986;104:145492n。
[5] C A 1989;110:17021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