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麻黃

藥材名稱:柑果子

名稱出處:《新華本草綱要》

概況

基源:為芸香科柑果子屬植物柑果子的根、葉及果實。

原植物:柑果於Hesperethusa crenulata(Roxb.)Roem.(Limonia crenulata Roxb)

歷史:根、葉及果實,在印度作為藥用;在阿拉伯地區將果實磨粉作魚類和肉類的調味品。

形態:小喬木。樹皮表面有縱向開裂的灰白色木栓質;枝條細瘦,針刺腋生。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厚紙質;葉柄長1.2~2.5cm,翼葉大,倒卵形,寬0.8~1.5cm,上部較寬,端圓或截形,基部楔形,邊緣有粗大鈍鋸齒;小葉5~9,近菱形或廣長圓形,長2~4cm,寬1~2.5cm,端鈍,有時微凹,基部楔形,邊緣具鈍鋸齒,有粗大而透明的腺點,兩面無毛,上面深綠色,中脈凸起,下面青綠色,中脈微凸。花序腋生,花不多,細小,白色,芳香,4基數;萼片卵形;花瓣長約6mm;雄蕊8,分離;子房4室,每室有1胚珠。果小,圓球形,成熟時黑色,肉瓤味苦,有粗大而無柄的汁胞;種子堅硬,平滑,近圓形。

生境與分佈:廣州有栽培。分佈於印度、緬甸、泰國及印度支那。

化學性質

根含β-谷甾醇、香豆素類化合物:印度楹桲素(Marmesin)(1)、蘇白任酮(Suberenol)(2)、軟木花椒素(Suberosin)(3)、7-甲氧基-6(2,3-環氧-6-甲基丁基)香豆素〔7-Methoxy-6-(2,3-epoxy-6-methylbutyl)coumarin〕。

參考文獻

Phytochemistry 1972;11(11):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