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榕
藥材名稱:赤茯苓
名稱出處:《本草經集註》
概況
異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讀》)。
基源:為多孔菌科臥孔屬真菌茯苓菌核近外皮的淡紅色部分(即去皮後,內部呈淡紅色部分)。
原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
餘項參見“茯苓”條。
生藥
採集:同茯苓。藥材產地同茯苓。
鑑別:本品為大小不一的方塊或碎塊,淡紅色或淡棕色。質鬆,略具彈性。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化學性質
茯苓外層含Poricoic acid A,B[1]、β-茯苓聚糖、鬆苓新酸、O-乙醯茯苓酸(O-Acetylpachymic acid)、β-香樹脂醇乙酸酯[2]。其它成分參見“茯苓”條。
參考文獻
[1] Phytochemistry 1991;30(8):2796。
[2] 現代應用藥學 199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