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位測量儀表
[拼音]:shijie fangzhishi
[英文]:history of textile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in the world
世界紡織史主要介紹了原始手工紡織、手工機器紡織、大工業化紡織、紡織生產機械化、染整技術的進展、化學纖維的產生與發展等內容。
研究世界紡織生產的起源、發展及其規律,是以紡織技術發展的歷史為核心,旁及考古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經濟史、交通史和工藝美術史等許多領域。
紡織生產技術是世界各族人民長期創造性勞動經驗積累的產物。世界三大文明發祥地對於發展紡織技術都有突出的貢獻。紡織技術在歷史上經歷了兩次重大的突破:
(1)手工機械化,即手工紡織機器的全面形成;
(2)大工業化,即在完善的工作機構發明後開始的近代工廠體系的形成。第一次飛躍約在公元前500年開始於中國,經歷10來個世紀逐漸普及到世界各地;第二次飛躍在18世紀下半葉發生於西歐,推廣的速度比第一次快,但也經歷了一個世紀。20世紀下半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紡織業開始衰退,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紡織業則逐漸興起。
原始手工紡織
世界各個地區開始紡織生產的時間遲早不一。大約公元前5000年,世界各文明發祥地區都已就地取材開始了紡織生產。如北非尼羅河流域居民利用亞麻紡織;中國黃河、長江流域居民利用葛、麻紡織;南亞印度河流域居民和南美印加帝國人民均已利用棉花紡織;小亞細亞地區已有羊毛紡織。這個時期的原始紡紗工具紡專和原始織機零件已在中國河北、浙江,南亞印度河流域和北非埃及等地區出現。紡專有豎式和臥式兩種。希臘儲存的公元前550年的花瓶上,有用吊式紡專紡羊毛的古代手紡圖象,中國西南部少數民族則儲存了倚膝立地豎式紡專紡紗的古代工藝。南美安第斯地區則把臥式紡專放在腿上紡紗。原始織機有懸掛式和平鋪式兩種,平鋪式織機的兩根軸用四根木樁固定於地面上,稱地織機。埃及出土公元前4000年的陶碟上繪有這種地織機的圖象(圖1)。還有一種織工用雙腳抵經軸的平鋪式織機,而把織軸縛於腰間者,是原始腰機。祕魯出土公元前 200年的陶碗上繪有古老的原始腰機圖象(圖2)。懸掛式織機的經軸掛在上面,經紗靠自身重量或懸吊小錘自然下垂,依次織入緯紗。北美奧傑布韋部落曾用這種織機編織麻袋,稱豎織機(圖3)。另有一種狹幅的織帶機用方形或多邊形綜板開口,稱綜板織機。在埃及公元前 900年、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公元前 200年的遺物中都曾發現這種織機。原始織機最初是直接用手指分開經線,後來改用棍子開口兼打緯。這種棍子逐漸演化,在形狀、粗細和功能上有了區別,即有了綜竿(或綜杆)、分經棍和打緯刀的分工。綜竿也由一根發展到數根或十數根,以適應織花紋的需要。位置也從兩組經紗之間移到經紗平面上方,繞於竿上的綜環則下垂而逐一套在一組經紗的每一根上,形成吊綜竿。這種吊綜竿加上外框就是後來廣泛使用的綜框。墨西哥格雷羅和北美洲西南普韋布洛地區的傳統豎織機上還儲存著這種早期樣式的綜框。
人類在舊石器時代已使用礦物顏料著色,如中國山頂洞人和歐洲克羅馬農人。世界很多地方都發現了古代著過色的織物。中國在公元前3000年已使用植物染料茜草、靛藍、菘藍、紅花等。印度在公元前2500年使用茜草和靛藍;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使用菘藍和紅花;祕魯地區居民很早就掌握製取蟲紅染料的方法。
新石器時代的紡織產品主要是各種短纖維織物。如北非尼羅河流域的亞麻織物;南亞恆河、印度河流域的棉織物;南美華加普利安特地區的棉、毛交織布和瑪雅人織制的棉、劍麻交織布;裡海、愛琴海沿岸和西亞兩河流域的毛織物;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的絲織物。在這些織物上,有的用手繪花紋,有的用織紋構成簡單圖案,有的用刺繡。有人認為高加索地區的古代居民甚至已有了原始印花。
手工機器紡織
原始手工紡織生產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進,各地區或先或後地出現了由原動機件、傳動機件和工作機件三部分組成的手工紡織機器,如手搖紡車、繅車、腳踏織機等。儘管原始紡織工具紡專和原始腰機等還在部分地區繼續沿用,但由於手工紡織機器的配套,各先進地區進入了手工機器紡織的歷史時期。手工紡織機器通過傳佈、交流而逐步完善。最後,隨著較完整的工作機件的產生,為轉變到集中性動力機器大工業生產準備了技術條件。
中國在大約公元前500年已基本完成手工紡織機器的配套(見中國紡織史)。古代埃及也曾使用亞麻紡車(圖4)。在織機方面,中國以外各地除朝鮮、日本、波斯(今伊朗)、中亞等地外,進展較慢。挪威奧斯陸出土公元 9世紀的綜板織機配有52片木棕板(圖5)。而在公元 1200年前後兩片綜的腳踏織機才在其他地區逐漸廣泛使用。
16世紀以後,歐洲手工紡織機器開始有了較大的改進。1533年德國J.于爾根製成裝有翼錠和筒管的手工紡車,使加拈和卷繞動作可以同時連續進行,使紡車的生產率大大提高。 1764年英國J.哈格里夫斯製成豎式8錠珍妮紡車,把預先製成的纖維條用羅拉喂入,從而擺脫了喂入纖維時的手工方式。不久,手工操作的翼錠式羅拉紡紗車和走錠紡紗車相繼出現。
織機在歐洲直到17世紀仍多沿用比較原始的形式。如法國生產著名的提花毯的戈布蘭織機(圖6)仍使用綜竿和分經棍。18世紀以後,織機在歐洲取得較大的改進。1733年英國J.凱發明手拉機件循筘坐投梭的裝置(飛梭),其後升降梭箱也創造出來。這是繼腳踏提綜之後的又一個劃時代的發明。中國花本提花機(花樓機)經歐洲人逐漸改進,到18世紀末法國J.M.賈卡製成人力發動的紋板提花機。1589年英國W.李製造出手工針織緯編機,1775年英國人J.克雷恩製成針織經編機。
染整的機械化進展更晚。手工生產方式延續了更長的時間。古印度人在 4世紀前後掌握了紮結染色,古埃及人在 9~10世紀學會了蠟防染色。這兩個地區很早就已使用模版印花。歐洲在12世紀以前印花技術只在少數地區流傳,如西歐的萊茵蘭。到17世紀德國人學會蠟防染色,英、法、荷蘭等居民則學會用茜草媒染。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歐洲開始出現滾筒印花。1785年英格蘭人T.貝爾綜合前人成果研製成功滾筒印花機,使印花生產達到連續化。
在紡織產品方面,中國古代彩色提花的織錦技術對日本、波斯、羅馬等地影響很大。印度公元前 300年生產的精美印花棉織物麥斯林薄紗對歐洲也頗有影響。波斯織品在公元前 4世紀已享盛名。薩珊王朝(229~651)時期以絲、毛為原料的斜紋重緯多彩提花織物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歡迎。埃及在 3~12世紀生產的以亞麻和毛為原料的提花掛毯,7~10世紀祕魯的棉經、駝羊毛緯的蒂華納科織物,10~12世紀拜佔廷的織物,巴格達、敘利亞、埃及和西班牙的伊斯蘭教主題紋樣的織物都曾廣泛流行。12世紀以後,波斯和義大利開始生產天鵝絨(見漳絨)。13~14世紀受中國紋樣影響的義大利盧卡絲織物、法國毛織掛毯、英國刺繡絲織品等,成為歐洲最著名的品種。16~17世紀波斯天鵝絨和栽絨地毯,義大利和佛蘭德亞麻單色提花織物,法國里昂絲織物、絲織掛毯、針織花邊等相繼盛行。印度的印花棉布在歐洲也極流行。這個時期日本產品在中國、印度等產品的影響下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風格,如著名的友禪染等。(見彩圖)
大工業化紡織
18世紀下半葉,產業革命首先在西歐的紡織業開始,機器把工人的手從加工動作中初步解脫出來,為利用動力驅動的集中性大工業生產方式準備了條件。
紡織生產機械化
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步建立,貿易大為發展。殖民地的佔領,又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基地和銷售市場。手工紡織機器工作機件的一系列改進,使得利用各種自然動力代替人力驅動的集中生產成為可能。18世紀70~80年代歐洲廣泛利用水力驅動棉紡機器。到1788年英國就有了143個水力棉紡廠。 18世紀末,紡織廠開始利用蒸汽機。從此家庭手工業生產逐步被集中性大規模工廠生產所代替。
紡織生產的大工業化,反過來又促進了紡織機器更多的革新與創造。1825年英國R.羅伯茨製成動力走錠紡紗機,經不斷改進,逐漸推廣使用。1828年更先進的環錠紡紗機問世,經過不斷改進,得到廣泛使用,到20世紀60年代幾乎完全取代了走錠紡紗機。自從翼錠和環錠的發明,使加拈和卷繞兩個動作可以同時連續進行,這比走錠紡紗機上加拈和卷繞交替進行提高了生產率。但是加拈和卷繞工作是由同一套機構(翼錠或環錠)完成的,這就限制了成紗卷裝的尺寸。卷裝尺寸與機器運轉速度之間產生了矛盾,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把加拈和卷繞分開,各由專門機構來進行。20世紀中葉,各種新型紡紗方法相繼產生,如自由端加拈的轉杯紡紗、靜電紡紗、渦流紡紗、包纏加拈的噴氣紡紗、假拈並股的自拈紡紗等。
織造方面自從1785年動力織機出現後,1895年製成了自動換紆裝置(見自動換紆織機),1926年製成了自動換梭裝置(見自動換梭織機),織機進一步走向自動化。但是引緯還是利用梭子。為了引入很輕的一段緯紗,要讓重幾百到上千克的梭子來回迅速飛行,是能源的極大浪費。20世紀上半葉,相繼出現了不帶紆管的片梭織機,用細長杆插入緯紗的劍桿織機、用噴水、噴氣方法入緯的噴射織機等,這就有可能從根本上消滅梭子,從而取消卷緯工序,同時大大提高織機速度,降低噪聲。但是打緯還是無法避免,因此織機仍是往復式的,噪聲和速度的限制還不能突破。迴圈運動的圓型織機尚在研究之中。
染整技術的進展
紡織化學工藝從18世紀開始也有很大的進展。歐洲一些化學家對染料效能和染色原理的研究首先作出突破。到19世紀以後,人工合成染料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苯胺紫染料(1856年)、偶氮染料(1862年)、茜素染料(1868年)、靛藍染料(1880年)、不溶性偶氮染料(1911年)、醋酸纖維染料(1922~1923年)、活性染料(1956年)等。合成染料的製成使染料生產完全擺脫人對於天氣的依賴,使印染生產進入了新時期。同時,浸染、軋染的連續化、溢流染色等新工藝的產生,各種染色助劑和載體及相應的染色裝置的問世,使染色逐步實現了機械化大工業生產。印花也逐步實現了自動化。滾筒印花、圓網印花等機器先後投入生產。但是某些特別精細的印花品種仍用半自動或手工操作。19世紀以後,紡織品整理技術發展也很快,新型整理方法不斷出現。軋光、拉幅、防縮、防皺整理、拒水整理、阻燃整理等工藝都在不斷完善,適應化纖製品的各種染整新工藝也已經配套(見染整)。
化學纖維的產生與發展
紡織進入大工業化生產時期以後,規模迅速擴大,對於原料的需求促使人工製造纖維技術的發展加快。17世紀以來人們的一些嘗試在化工技術和高分子化學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取得進展。19世紀末,硝酸人造絲和粘膠人造絲(見粘膠纖維)開始進入工業生產。20世紀上半葉,錦綸、腈綸、滌綸等合成纖維相繼投入工業生產。人工製成的化學纖維品種很多,有的具有比較優良的紡織效能和經濟價值,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有的則由於效能不佳或者經濟上不合算或者產生嚴重環境汙染而趨於淘汰。以後人們致力研究使化學纖維具備近似天然纖維的舒適性能,或者具備天然纖維所不及的特殊效能。於是改性纖維和特種纖維的開發工作不斷取得重大進步。
參考書目
P.Walton,The Story of Textiles,Walton Adverti-singand Printing o.,Boston,1912.
S.Robinso,A History of Printed Textiles,M.I.T.Press,Cambridge,1969.
A.Geijer, The History of Textile Art.,Pasold ResearchFund Ltd.,Stockholm,1979.
E.Broudy,The Book of Looms,Studio Vista,Londo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