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宗
[拼音]:Jiawu Nongmin Qiyi
[英文]:Peasant’s Uprising of Kap Ou (1894)
朝鮮農民反對封建統治和外國侵略的武裝起義。因爆發於農歷甲午年(1894)故名。又名東學黨起義。
歷史背景
19世紀下半葉,朝鮮封建社會危機日深。南方下三道(全羅、慶尚、忠清)是稅米和外銷農產品的主要產地,賦重刑苛,《江華條約》訂立後,又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農民瀕於破產。因此,農民起義接連不斷。當時南方農村盛行東學教,屬民間祕密結社,慶州人崔濟愚於1860年始創,取名“東學”,帶有與天主教所代表的“西學”相對抗之意,有一定的反侵略傾向。東學教興起後即被視為異端邪教而遭到鎮壓,1864年崔濟愚被處死,1892年,廣大教徒掀起為教祖申冤的請願鬥爭,1893年夏發展為“斥倭斥洋”的政治運動,各地紛紛舉事。於是,東學教就和農民鬥爭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
起義經過
1893年全羅道古阜郡一帶歉收,郡守趙秉甲仍強徵萬石洑塘堰的水稅。引起農民義憤。1894年2月15日(農曆甲午年正月初十),古阜地區東學教接主全琫準,率上千名東學教徒和農民攻佔古阜邑。5月4日攻佔古阜郡白山,以此為根據地發動農民戰爭,起義者在白山釋出檄文,闡明“內斬貪虐之官吏,外逐橫暴之強敵”的宗旨。提出要“逐滅倭夷,澄清聖道;驅兵入京,盡滅權貴”。附近農民紛紛響應,數日之內,即聚眾8000餘人,推全琫準為總大將,建立農民武裝,攻克許多郡縣。6月1日攻克全羅道首府全州,打敗前來鎮壓的官軍,起義進入高潮,成為全國性的農民戰爭。李朝封建政府在鎮壓起義失敗後,施展緩兵之計,以中、日兩國出兵相威脅,利用農民軍的愛國感情提出休戰。農民軍未能識破敵人的陰謀,內部和戰對立,最後妥協,於6月10日與政府簽訂《全州和約》,退兵出城。休戰後,全琫準領導農民在全羅道53個郡縣建立農民自治機關“執綱所”,掌握地方實權。同年6月,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先後出兵朝鮮,日本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名,挑起中日甲午戰爭。9月下旬,日本取勝後,開始把矛頭轉向農民軍,各地農民奮起抗擊。11月,全琫準率部北上,在公州與日軍交戰,但因武器陋劣和缺乏軍事訓練而遭失敗。此後,部分農民轉入遊擊鬥爭。12月,全琫準被捕,農民起義最後失敗。
意義
這次農民戰爭是朝鮮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堅持一年之久,早期主要反對本國封建勢力,後期鬥爭鋒芒指向日本侵略者。由於社會經濟條件不成熟和缺乏徹底革命綱領,最終被國內外反動勢力所絞殺。起義者在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平分土地的主張,並創立農民管理國家的機關-執綱所,既是朝鮮舊式農民戰爭發展的最高峰,也是朝鮮近代民族解放運動的序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