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是什麼朝代的

柳宗元是什麼朝代的

  在詩歌上,柳宗元的代表作品有《江雪》和《魚翁》,這兩首詩歌都是絕句作品,吟唱度很高。但是柳宗元是什麼朝代的人呢?你知道嗎?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柳宗元是什麼朝代的?

  柳宗元是唐朝的。

  【柳宗元簡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773年―519年)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從政21年,經歷了少年仕途得意,短暫體驗了權力核心的風暴與爭鬥之後,柳宗元參與的歷時僅半年的永貞改革失敗,作為改革派的一員,被貶永州。雖為永州司馬,卻是編制外人員,不得干涉政務,沒有官舍,柳宗元歷盡了身體的折磨與內心的摧殘。但從小所受儒家之教育,使他始終不忘自己輔時及物的志向,他立足現實,深入基層,重新審視為官之道,著詩立作,認為官吏乃是人民之僕役,官吏應該仁政愛民,實現自己為人、為官的價值。

  《送薛存義之任序》是柳宗元論為官之道的名篇,其中,柳宗元提到:“凡民之食於土者,出其十一傭乎吏,使司平於我也。”農民收入的十分之一拿來僱傭官吏,所以官吏乃是人民之傭吏,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正如柳宗元所說:“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他對現實中官吏之所作所為洞察很深,清醒的認識到,當時天下官吏拿了百姓的錢卻不能盡職盡責,為人民辦事,更有甚者,竊取老百姓的財產。柳宗元比較了家傭與官吏,同樣的是拿了百姓的'錢來為百姓辦事兒,如果家傭偷了百姓的錢,肯定會受到責罰,但是官吏們貪**敗,百姓卻無能為力,拿他們沒轍。柳宗元“官為民役”的思想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又一次發揚,正如章士釗先生在《柳文指要》中所說:“子厚之政治理解,完全以‘為民之役而非役民’為主幹”。而“官為民役”也成為柳宗元為官之道的基調。

  作為民之吏,官吏都應該做到什麼呢?首先是仁政愛民。官吏應該對百姓充滿仁愛之心。在《捕蛇者說》中,柳宗元描寫了永州蔣氏一家寧願冒死捕蛇而不願繳納沉重的賦稅,感慨人民生活之困苦而苛捐雜稅之繁重,發出“苛政猛於虎”的悲嘆,凸顯了他對人民的仁愛之心。作為官吏真正的關心人民,就要勤於政事,為人民做實事,正所謂“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在《全義縣復北門記》中,柳宗元記敘了一件事,全義縣北門堵塞一百餘年,因巫師言出入北門不利於本縣政令的施行。縣令盧遵諮詢群吏,最後復建北門,使居住城中的人們方便出行,人民歡呼雀躍。柳透過遵之口說:“賢者之作,思乎利人;反是,罪也。”政令的施行,要以人民的利益、需要為根本出發點,做到這點才是賢明的官吏,不然政令再多,對人民無益,只能導致行政效率地下,而不能真正為人民辦事。所以,愛民便要利民。利民的同時,柳宗元更進一步提出了“民自利”的觀點。《種樹郭橐駝傳》中,柳宗元記錄了一個善於種樹之人,透過種樹類比為官之道。要種好樹,不能違背樹之性,過多的關愛,干擾不但不能使樹木繁茂,反害其生長,這正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為官之道,亦是如此。利民的同時讓“民自利”,民眾依據天時生產生活,繁衍生息,而不被官員過多的自以為利民的措施政令所幹擾,人民自然會依靠自己的力量安定的生產生活。順民之天性,亦可使民安居樂業。在專制社會中,單純的依靠行政命令進行直接管理是其表現之一,柳宗元立足儒學,結合道家“清靜無為”之說,提出“民自利”的觀點,是他對現實的深刻認識的表現啊!由此可見,柳宗元的為官之道正是:愛民而仁政,利民且民自利。

  同時,作為“官為民役”的題中之義,官吏還必須公平公正,訟者平,賦者均。而且人民拿出自己的錢僱傭官吏,官吏應該清正廉潔,不可竊民之財。柳宗元為官之道是在封建制度之下提出的,難逃其侷限性。可是他終其一生思考如何做好官,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在其位,則盡職盡責。不在其位,便著書立作。他“官為民役”的光輝思想,仁政愛民的行為準則,利民且“民自利”的觀點都是我們值得欣賞和學習的寶貴財富。

  【柳宗元的文學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駢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為六類。

  (一)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說》為哲學論文的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是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脫。

  (二)寓言:繼承並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醜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羆說》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三)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誇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

  (四)山水遊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於被貶後,以永州之作更勝。(典範之作為《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託。至於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

  (五)詩詞騷賦:獨具特色(代表作《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型別,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台宗、律宗等學說有所涉及。)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後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於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於清麗中蘊藏幽怨,同中有異。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如《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漁翁》《溪居》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劉禹錫始編柳集《河東先生集》。宋代注本較多,韓醇《詁訓柳先生文集》為現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蔣之翹輯注有《柳河東集》。事蹟見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新、舊《唐書》本傳、文安禮《柳先生年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