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論

[拼音]:Halisi

[英文]:Zellig Sabbettal Harris (1909~)

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家。1909年10月23日生於烏克蘭南部巴爾塔城,4歲時移居美國。1930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1932年得碩士學位,1934年得博士學位。以後一直在該校教語言學。

哈里斯的名著是《結構語言學的方法》(1951)。據D.海姆斯說,這本用抽象的數理方法研究語言的書出版之後,在美國語言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許多讚賞者同時又是批評者。一些布龍菲爾德派學者贊成以嚴格的數學方法為基礎,但是覺得只憑語言專案的分佈情況來分析語言而不講意義,未免片面。哈里斯對語言學的看法與G.L.特拉格、H.L.史密斯等不同。他們認為語言學是經驗科學,對於一定的語言材料,只有一種分析法是對的;哈里斯則認為語言學是數理科學,對於一定的語言材料,可以有幾種能互相轉化的分析方法。

哈里斯在 20世紀 50年代首先講轉換語法,他的觀點是結構主義的,只涉及表層結構間的轉換。N.喬姆斯基受到他的啟發,但採用唯理主義觀點,發展為生成語法。他的轉換是指深層結構到表層結構的轉換。哈里斯於1968年出版《語言的數理結構》,1982年又出版《按數理原則的英語語法》,但喬姆斯基派F.亨尼認為他還停留在60年代,沒有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