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不因分數論獎懲

2016年江西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不因分數論獎懲

  從漫畫的內容和寓意來看,這道題的立意也有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西高考滿分作文,歡迎大家檢視!
 

  【作文題目】

  作文題目:材料作文

  【命題解碼】

  今年全國新課標I卷的高考作文,出人意料,屬於漫畫作文。這可以看作是早些年漫畫作文的迴歸,也可以看作是命題者反押題的舉動。從漫畫的內容和寓意來看,這道作文題仍然屬於社會的熱點問題,即家長或學校對待學生的教育方法、教育態度。首先,應該明確這幅漫畫的中心話題就是“該如何看待分數升降時的獎懲”,不僅可以從教育者的角度寫,也可以從受教育者自身的角度寫,還可以從教育原則、理念的宏觀角度寫,而且每個角度都可以選擇從正反面中的其中一面來寫,也可以正反面結合來寫。實際上,目前高考作文題特別注重可切入角度的多樣,以便讓不同的學生都有話可說。從考生的角度來看,這道題還是不難寫的,也不大會脫題偏題。談論學習成績,對教育的評價,考生是不陌生的,也是有話可說的。由於文體不限,考生可以記敘自己的經歷,來表現中心;也可以議論教育評價機制,對目前教育中“唯分數論”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表達上,可以適當地運用表現手法、修辭方法,來增加語言的感染力、說服力。

  審題方面:這則漫畫的內容不難理解:一個學生第一次得到了100分,受到了表揚;而在第二次考試中得到了98分,僅僅後退了2分,卻受到了批評。另一位學生第一次考試得到了55分,受到了批評;而在第二次考試中他得到了61分,得到了表揚。審題時就此展開,可以談論學生的進步與退步,也可以談論教育工作者(學校、家長或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評價。如果從漫畫的寓意來看,可以從教育方面延展開去,議論社會上的評價機制,進步了就要得到表揚,退步了就要受到批評。然而,僅憑“分數的升降”就進行獎懲,這是否合理呢?行文時可以就此展開議論,提出自己的看法。

  立意方面:從漫畫的內容和寓意來看,這道作文題的立意也有很多。應該說,漫畫所反映的問題也很有現實感。當今,正處於教育改革時期,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爭論還繼續,學生的進步與退步是否僅僅憑藉分數,社會、家長、學校的'評價是否僅憑分數而定,這些都是目前擺在教育介面前很現實的問題。作為漫畫這種表現形式,本意是用誇張的形式表達對某種現象的諷刺和批評。從這一點上來看,對漫畫的內容提出批評則是符合題意的,批評人們對教育的“唯分數論”。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只憑分數來評價學習是否進步,這也不太合理,不太合乎事實。當然,這道題還可以分析得更深入些,可以評論社會上的一些評價機制:只要是進步就值得表揚,只要是退步就要批評,而不顧客觀實際情況。這就使得本道題的立意更為寬泛而深入。

  選材方面:對於漫畫所反映的問題,考生還是非常熟悉的,而且還有很多獨特的。因此,考生在寫作時,可以寫成議論文,可以議論教育中的“唯分數論”現象,也可以議論教育中以分數進行獎勵或懲罰的現象,還可以展開議論社會上同類的獎懲機制現象。考生也可以寫成記敘文,可以記敘在師生在分數面前進行獎懲的情形,也可以記敘班級某次考試成績的排名情況,甚至還可以記敘社會上在選拔人才等方面的考核情形。在寫作時,考生或闡述自己的看法,或表明自己的態度。或透過記敘來表現文章的中心。還可以寫成書信,對收信者(家長或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提出自己的看法。

  【審題誤區】

  1、注意審題立意方面的誤區。不能脫離漫畫的內容和寓意進行寫作,如談論“責任心”,“盲目批評”,甚至批評漫畫的作者,思想太平庸,拿這個立意淺顯的漫畫來考查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時,不能去大談特談漫畫這種表現形式的優劣,另起爐灶去寫與漫畫毫無關係的內容。

  2、注意文體語言等方面的誤區。這道作文題要求文體不限,其實並不是在文體上沒有要求。在寫作時,考生要注意,你選擇了哪種文體,就一定要遵照所選擇的文體進行寫作。如寫記敘文,就一定要重點記敘事件,而不能用很多篇幅去議論或抒發情感;如寫議論文,也不要去大段大段地記敘描寫;一定要注意各種文體的格式。

  【優秀作文】

  不因分數論獎懲

  一個學生,第一次考試得了100分,受到了獎勵;第二次得了98分,卻受到了懲罰。另一個學生,第一次考試得了55分,受到了懲罰;第二次考試得到了61分,卻得到了獎勵。前者顯然是退步了,而後者自然是進步了。退步需要懲罰,進步需要獎勵,這也許就是大多數家長認同的標準。但是,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家長們也應該有不同的態度,不能只因分數的高低就給孩子下“好學生壞學生”的定義,從而進行獎懲。這是對學生本身極大的不公平!

  司馬遷曾說過:“一生之為優,非即學矣。”學習成績的好壞,就如一頂帽子。帽子好不好看,跟帽子底下的人關係不是太大。學習固然重要,但要是讓學習成績成了它的替身,就會給學生增加不小的壓力,讓一些學生產生恐懼感,害怕學習,甚至不敢去學習。相信,這也是家長們所不願意看到的吧。

  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隨之進行獎懲就會產生成績的差異。對於每一個學生,家長都應該給出最正確的判斷和審視的標準。這就要求家長們在學生身上多用點心,經常與之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給孩子定一個適當的標準,使其努力。若達到了自己的滿意的結果,則可給予相應的獎勵。如果孩子在學習方面特別突出,經常考滿分,家長也應該給予獎勵。若某次沒有達到滿分,家長也不應該去懲罰孩子,而應該去鼓勵他,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下次一定會考好。反之,則容易讓孩子害怕自己考不好,從而害怕考試。總而言之,家長對孩子應該多鼓勵,需要懲罰的時候要慎重考慮。

  就拿漫畫中的例子來說吧,第二次考98分的學生,雖說比第一次少考了2分,但可能98分仍然是班上最高分。而第二次考61分的學生,儘管這次進步了6分,但有可能他的這次成績仍然是班上倒數呢!因此,家長們的獎勵或懲罰應該要非常慎重,不能只看絕對的分數。

  同時,對於一些工作很忙沒時間陪伴孩子的父母來說,學習成績則成為了家長對孩子近期表現的一種審視工具。儘管如此,家長們也不能片面地將成績看成全部,應該多與老師、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力求融入孩子的學習當中,相信這也會使出門在外的家長們對孩子的成長更放心吧。

  不因分數論獎懲,家長們的老思想必須被打破,還學生一份理解、包容與鼓勵!

  【點評】

  立意精當,論述深刻。本文先概括漫畫的深意,從中得出觀點:不能只因分數的高低進行獎懲。接著從家長對待孩子應該“多鼓勵少懲罰”,應該有一份“理解、包容與鼓勵”,這樣的論述使得文章非常深刻。20分。

  角度新穎,突顯理性。文章從“分數”獎懲這個角度立意,非常新穎。一般而言,因分數而獎懲名正言順,這也是一種傳統的教育方式。而本文而另闢蹊徑,論證“不因分數論獎懲”,應該看重孩子的多種表現,顯得非常理性。

  語言委婉,滿含情感。本文在論證觀點時逐層深入,娓娓道來,語言柔和而委婉,極容易讓人接受。同時,字裡行間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使得文章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