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與數論的閱讀答案

蟬與數論的閱讀答案

  ①大約七八年前(記不得是哪一年了),那年夏天美國的蟬特別多,不僅鳴聲如雷,晝夜不停,擾人清夢,而且由於過多的蟬吸食樹的汁液,樹木也顯得比往 年枯萎。大家都感到奇怪,為什麼突然冒出這麼多蟬來呢?在蟬生命週期的四個階段中,前三個階段都是蟄伏在地下。只有到最後的成蟲階段才轉出地面,吸食樹 的汁液,尋找配偶進行交配,然後產卵在地下。到秋風起、寒露降時,這一代的蟬就在完成了自己的生命週期後死去。有一種美國蟬的生命週期是17年,那年恰好 是這種蟬生命週期的最後一年,成蟲從地下爆發出來,形成所謂“大年”。還有另一種美國蟬的生命週期是13年,即每隔13年爆發一次。

  ②細心的科學家注意到17和13兩個數都是所謂的“質數”。質數是數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整數中的一類,除了1和本身以外沒有其他整數因子。換言 之,除了1和本身以外,質數不可能被任何其他整數所整除。科學家心想:蟬的生命週期為什麼偏偏是質數呢?在常人看來,這個問題似乎荒唐可笑,生命週期是什 麼數難道還值得研究嗎?但真正的科學家是不會輕易放過任何可疑線索的,一定要尋根究底,不水落石出決不罷休。

  ③科學家經過仔細研究,終於弄清楚了。蟬的生命週期長達十幾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除了最後一年的夏天以外,都是在地下蟄伏,好不容易鑽出地面見到 天日,蟬希望能好好利用這個一生只有一次的短暫機會。俗語說:“不是冤家不碰頭”,蟬當然希望碰到的“冤家”越少越好。蟬的“冤家”——天敵和與之競爭的' 昆蟲都具有不同的生命週期:l年、2年、3年、4年……各種年份的都有。蟬以質數為生命週期是最佳選擇,因為這樣出土時可能碰到的“冤家”最少。以17年 生命週期為例:蟬的第一代出土時是上一代產卵後的第17年,因為17是質數,除了1和本身以外沒有別的整數因子。它碰到的只有以1年為週期的一種“冤 家”,所以對蟬來說這是很聰明的選擇,不妨稱之為“聰明蟬”。這也可以從反面來分析:假如有另一種以18年為生命週期的“笨”蟬,第一代在18年後出土, 因為18不是質數,具有許多整數因子:1、2、3、6、9以及18。所以就會碰到許多“冤家,包括1年、2年、3年、6年和9年為週期的,一共五種“冤 家”,這要比以17年為週期的“聰明”蟬的多得多了。不僅第一代出土的蟬是如此,其後代子孫也是如此。

  ④蟬並無大腦,不會思考,它的本領大多是來自先天遺傳的本能,所以如果真有“聰明”蟬與“笨”蟬之分的話,也只不過是遺傳的優劣而已。

  ⑤數論之難是出了名的,就連數學家都感到頭痛。常人中懂數論的更是少之又少,蟬當然不可能懂數論。聰明如人尚且無法選擇自己的生命週期,更遑論蟬 矣。但既然如此,蟬的生命週期為什麼會與數論的原理相符合呢?原來答案在於“進化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規律。太古時,蟬的祖先可能具有 各種不同的生命週期:1年、2年、3年……以至17年、18年都有,它們之間互相競爭,經過億萬年的進化過程,自然選擇規律在起作用。在前面的討論中我們 已清楚地看到,生命週期為質數的蟬由於“冤家”少,在生存競爭上佔顯著的優勢,因而存活率高。而生命週期為非質數的蟬,由於“冤家”太多,在生存競爭上處 於劣勢。優勝劣敗,劣種被淘汰了。所以剩下的是以質數為生命週期的現有品種,就不足為奇了。

  ⑥我們從蟬的這個小故事中或許可以學到一點東西:其一:數論規律是對進化所賦予的蟬生命週期的確切描述,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數學之女王”——數論的 普適性。其二,我們已看到蟬要生存,種族要繁衍,就必須服從自然規律。其實,一切生物都是如此,萬物之靈的人也不例外。但有一點不同,人可以透過認識規律 自覺地順應。孫中山先生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證諸生物進化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確為至理名言。(本文有刪節)

  12.下列關於文字的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數論是數學中最難的部分,被譽為“數學王國的王冠”,而聰明的蟬卻能利用數論規律選擇最恰當的生命週期,令人敬佩。

  B.蟬的生命週期表現出了數論的規律,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數論的普適性,也說明一切生物要生存繁衍,就要服從自然規律。

  C.本文的題目將蟬和數論兩個似乎沒有關係的事物聯絡起來,出人意料,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D.在太古時代,有很多種生命週期不同的蟬,但經過長時期的淘汰,只剩下生命週期為13年和17年兩種了。

  E.這個問題的研究看似荒唐,卻正反映出科學家不懈追求,善於鑽研,對事情尋根究底的執著的探索精神。

  13.科普文的語言除了準確嚴謹之外,還要生動有趣。試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來加以分析。(4分)

  14.有些人認為科學家研究蟬的生命週期荒唐可笑,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並簡要說出你從中受到的啟發。(6分)

  參考答案 

  12.A、D(選對兩項得5分,選對一項得3分,選項多於兩項得0分)(A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是蟬的選擇。D,“只剩下生命週期為13年和17年兩種”在文中沒有依據。)

  13.(1)引用俗語、名言,(1分)如“不是冤家不碰頭”,還有結尾對孫中山先生名言的引用,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說服力。(1分)

  (2)擬人化的寫法,(1分)如“聰明蟬”“笨蟬”“冤家”等說法,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兩種蟬之間的遺傳優劣的區別,使文章表達顯得活潑有趣,有吸引力。(1分)

  (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4.要點:①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並不荒唐,(1分)②這正反映出科學家不懈追求,善於鑽研,對事情尋根究底的執著的探索精神。(也可以從科學家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等方面來談。)(2分)③聯絡實際分析。(3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