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攻滅南唐之戰
[拼音]:qingbao shuyu yanjiu
[英文]:study of information terminology
情報科學中關於概念的構成與命名的研究領域。術語學是奧地利的E.維斯特教授開創的。1931年他發表了奠基性著作《工程語言特別是電工語言的國際標準化》。世界上有維也納、莫斯科、捷克斯洛伐克與加拿大魁北克4 個術語學派。術語學包括一般理論與專門理論兩大方面。情報術語研究涉及術語學的專門理論,研究情報科學中的術語,受術語學一般理論的指導。情報術語研究在下述4個領域開展工作較多。
定義情報術語
通過分析研究、選擇確定符合科學概念的定義。由於情報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術語眾說紛紜,如情報一詞,據統計現有定義不下70種,有的按名詞定義,有的按動名詞定義,前者如“加以傳遞的知識或事實”,後者如“情報即情況報道”。目前力圖從現有諸定義中加以分析歸納,尋求較佳的定義。另外就是分析各種語義中概念相同或相近的詞,尋找準確翻譯的辦法,如蘇聯“情報學”(информaтикa)一詞,在德國譯作“Informatik”和“Informations-undDokumentations Wissenschaft”, 這是由於對學科的認識不同與慣用法所致。
情報術語的標準化
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第46技術委員會(ISO)中以及國際文獻聯合會(FID)中均設有術語標準化專門委員會,專門負責制定國際通用的標準化術語。中國“全國情報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設第 3分委員會也正在制訂中國的文獻與情報工作標準化術語,目的是在詞彙、概念激增的今天,使情報術語相對穩定與規範化,以便相互交流。
情報科學主題詞表與相應術語資料庫的建立
1978年C.K.舒爾茨編《情報科學術語敘詞表》,主要按字順排列,輔表按類別排列,列出環境、反饋與控制、輸入、輸出、處理幾個大類,附有單詞索引,並介紹了該詞表的功能、編制方法、與規範詞表的比較、對標引的應用、對查詢的應用、管理詞表的方法、計算機輔助主題詞表的編制與管理等問題,在主表中除了列出廣義詞、狹義詞、同義詞、相關詞外還列有“部分參見自”字樣,屬於一詞多設的情況。在編制詞表與詞書時,目前逐步採用計算機輔助的辦法,計算機容量大,功能強,效率高,對於一些重複性的文書工作,以及及時更新詞書用語十分有效。
情報術語詞典的編纂
蘇聯於1966年編印了《科學情報術語詞典》,1968年編印了《俄英法情報理論和實踐術語詞典》,1971年編印了《俄英情報學術語詞典》,1975年編印了《情報學術語詞典》。上述第二本詞典中譯本由王熹、趙宗仁等於1982年翻譯;周智佑等人也於同年根據1976年G.韋爾西希等的原著編譯了《文獻與情報工作詞典》,均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這些詞典均以兩種以上語言收錄術語,附有術語的定義,有的還有註釋與詞間關係說明,體現了現代術語學從概念出發進行科學命名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