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拼音]:Xiang-E-Gan Suqu Fan Weijiao
[英文]:Counter-Campaign against “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 in Hunan-Hubei-Jiangxi Soviet Area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亦稱湘鄂贛蘇區)紅軍在湖南、湖北、江西 3省邊界地區,反對國民黨軍“清剿”、“圍剿”的作戰。
1930年11月,國民黨軍計劃使用5個多師的兵力,對湘鄂贛蘇區進行“清剿”。紅軍第16軍乘國民黨軍“清剿”部署尚未就緒之際,主動出擊,於12月11日佔領修水縣城,繼攻武寧縣城未克。國民黨軍即以駐守瀏陽、平江、通城、崇陽、武寧等地之5個師的各一部,合擊紅軍。紅16軍乘隙西移,於18日攻克通城,殲守軍1個團。旋即轉兵向南,進抵萬載城。1931年春,紅軍分兵到上高、高安、宜豐、銅鼓等縣境內消滅地主武裝。與此同時,活動於鄂東南的紅軍獨立第 3師,在當地堅持鬥爭。
3月,紅 16軍趁國民黨軍調防之機,在銅鼓、宜豐、奉新、瀏陽等縣境內尋機作戰,至 5月,先後殲滅國民黨軍兩個連,擊潰其 1個團。接著,紅16軍主力進至鄂東南,與獨立第3師協同作戰,殲滅國民黨軍兩個團,鄂東南蘇區的失地大部恢復。7月,中國共產黨湘鄂贛省委成立;紅16軍主力返回平(江)瀏(陽)地區。此後,紅軍和地方武裝打擊了“清剿”的國民黨軍和保安團。1932年7月,紅軍發展到1.6萬餘人,鞏固和擴大了蘇區。
9月,國民黨軍對湘鄂贛蘇區發動了“圍剿”,先後佔領龍港、燕廈和小源等地區。紅軍和地方武裝廣泛開展游擊戰,打擊小股國民黨軍,恢復了部分地區。
1933年4月初,為配合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紅16、紅18軍由萬載高村一帶出發,向東北方向進擊,在宜豐縣港口地區連打兩仗,殲國民黨軍近 4個營。紅軍得悉國民黨軍約 3個團由瀏陽向小源蘇區進攻,隨即西返,於4月中旬在小源以西的株木橋將其擊退。6月,紅16軍改編為紅軍第16師;紅18軍改編為紅軍第18師。隨後紅18師即調往湘贛蘇區。
9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的同時,準備以5個師又3個旅的兵力,“圍剿”湘鄂贛蘇區。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配合湘贛蘇區和中央蘇區反“圍剿”的指示,紅16師轉戰瀏陽、萍鄉、醴陵、清江、高安等縣境,至1934年1月,雖然殲滅了國民黨軍兩個營,但自身也受到較大的傷亡。2月,紅16師同由湘贛蘇區北上的紅軍第17師在奉新縣境會合後,奉中革軍委命令共同進入南昌以北地區,破壞南潯鐵路,轉戰一個多月,然後各自返回蘇區。這時,國民黨軍已進入湘鄂贛蘇區,實行分割槽“清剿”。5月中旬,紅16師在修水縣境同獨立第3師合編為新的紅16師,共3000餘人。6月上旬,紅16師主力在修水、宜豐、奉新3縣邊界地區,被國民黨軍6個團分割包圍。經激戰,紅軍指戰員大部犧牲,少數突圍後,於8月間轉移到平江、瀏陽、修水、銅鼓等縣邊界地區。紅16師另一部在金豐一帶也遭受嚴重損失。至此,湘鄂贛蘇區大部被國民黨軍佔領。以後,紅軍及游擊隊在湘鄂贛邊界地區,依靠人民群眾,繼續堅持游擊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