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V.

[拼音]:jiaguwenshu

中國初期書籍形式之一。甲骨是龜甲和獸骨的合稱。殷人乃至於西周人,都很重視占卜。舉凡征伐、狩獵、畜牧、農事以及災害、疾病、祭祀等,進行之前通常都要求神問卜。甲骨便是用於占卜的工具。占卜之前,將龜腹甲和牛肩胛骨進行刮削整治,然後在龜甲或獸骨的背面鑽出圓形的深窩或鑿出稜形的淺槽。占卜時把要問的事情先向上帝講清,而後用燒著的木枝在深窩的中間或淺槽的邊緣燙灼,於是在甲骨的正面就會出現不同形狀的裂紋,這就是卜兆。據說上帝的旨意就從這些卜兆中顯現出來。卜人根據裂紋的長短、粗細、曲直、橫斜、隱顯等判斷吉凶。占卜完畢,把占卜的時間、卜人的姓名、問卜的事項、占卜的結果以及事後應驗的情況等,用文字記刻在卜兆的附近。這種文字就稱為甲骨文。根據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遺址先後出土的大批刻有文字的甲骨和陝西周原出土的西周甲骨卜辭,可知距今大約3000多年前的殷周時期,有文化的上層人物,已有利用甲骨進行占卜和刻寫占卜記錄的習俗。這些甲骨上的文字記錄,當時本是備稽查的檔案性資料,還不具備正規書籍的涵義與性質。但作為中國書史研究,這些以甲骨為文字載體的甲骨文書,又具有起源時期書籍的意義,故歷來書史研究者把甲骨刻辭看成是中國書籍的初期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