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播電視報刊
[拼音]:Songdai siguan bihua
[英文]:temple paintings of Song Dynasty
指中國宋代佛寺、道觀壁畫。這一時期寺觀壁畫的創作規模,雖不及唐代,但亦有時代特色。
創作活動
五代時,中原戰亂頻起,後周世宗又實行滅法,不少前代寺廟遭到破壞。但中原地區仍有不少宗教畫家從事壁畫繪製,而地處長江流域的南唐、西蜀以及東南沿海的吳越地區內的寺觀壁畫創作尤為活躍。宋代統治者對佛教、道教均採取保護政策。宋初,南唐、西蜀兩地的宗教畫家相繼來到開封,與中原的畫家會合,形成一支龐大的壁畫創作隊伍。宋代寺觀壁畫雖無唐代之盛,但仍保持相當規模,如大相國寺、太一宮、上清宮、玉清昭應宮、寶籙宮、五嶽觀等由皇室主持繪製的壁畫,規制尤為巨集偉。
開封大相國寺為古代佛教名剎,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唐睿宗時重建,北宋自太宗至真宗時陸續加以擴建,達60餘院,壁畫皆出自名人手筆。如高益在大殿行廊左壁畫《阿育王變相》、《熾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戲》(其中樹石山水為燕文貴繪);高文進在大殿畫《降魔變相》、《擎塔天王》,在後門東西壁畫《五臺峨眉文殊普賢變相》;王道真在大殿西門之南畫《寶化十二面觀音像》,大殿東門之南畫《給孤獨長者買祗陀太子因緣》;李用及、李象坤在大殿東門之北畫《牢度叉鬥聖變》;元靄和尚在西經藏院後畫大悲菩薩等。另外見於文獻記錄者尚有王端、石恪、孫夢卿、高懷節、陳坦、王易等人也都曾在相國寺畫壁,這些名作當時即受到重視。太宗時,高益所畫壁畫因年久剝圮,召命高文進、王道真等修補。英宗治平二年(1065),因大雨使汴河暴漲而形成水災,相國寺部分壁畫又遭淹毀,召命崔白、李元濟等整修重繪。兩次大規模壁畫修復都是根據內府所藏壁畫副本小樣進行的。宋時相國寺除作為宗教場所外,還是百姓交易的市民雲集之處,壁畫內容雖仍為唐代流行之經變及佛像,但從記載中關於戰爭、樂隊、鬥法、降魔等情節來看,可知已有追求激烈熱鬧的情趣,藉以取悅世人的成分,並更多地表現生活場景。高益畫阿育王變相中戰爭場面,受到宋太宗的讚許,認為他深諳軍事。高益在壁畫中畫樂隊吹奏,其中彈琵琶者以撥掩下弦,與管樂器所奏四字音調不合,因而引起爭論,後來有人申明撥掩下弦正好說明從上弦彈過(四字弦在上弦),反映了高益運思周密、技藝精湛,也體現了宗教壁畫的世俗化傾向。相國寺壁畫名聞域外,熙寧九年(1076)高麗國遣使崔思訓帶畫工來開封臨摹相國寺壁畫攜回。
宋代皇帝信仰並提倡道教,對道觀修建不遺餘力,其中真宗時為掩飾對遼戰爭中的屈辱行徑而於大中祥符七年(1014)修成的玉清昭應宮,規模尤為巨集麗。該宮修建中日夜不停,歷經7年竣工。為了繪製壁畫,集中了全國3000名畫工進行考試,最後選拔出百餘人,以武宗元、王拙為首。由於該建築於仁宗天聖七年(1029)即在火災中焚燬,文獻中對壁畫記載甚少,僅知張昉畫三清殿高達丈餘的奏樂天女,不經起稿奮筆立就;王拙畫五百靈官及眾天女朝元,是場面浩大、人物眾多、形象豐富的鉅作;龐崇穆畫山水列壁,其林巒草竹、溪谷磴道及風雲卷舒的微妙變化,也為人所稱道。宋代其他道教宮觀壁畫亦多名作,如武宗元在洛陽上清宮畫三十二尺帝像時,將赤明陽和天帝畫成太宗趙光義的肖像,而使真宗驚異禮拜;武宗元與王兼濟在中嶽天封觀畫出隊、入隊,表現中嶽大帝威風顯赫的隊忘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3577.html' target='_blank' >櫚木薹諢埠苡忻Ⅻ/p>
唐代吳道子創立的畫風仍為宋代宗教畫家所繼承和發展。宋初王瓘到洛陽北邙山老君廟臨摹吳道子壁畫,拂塵尋跡,認真揣摩,雖窮冬積雪亦不輟,他又捨短取長,融會變通,因而成為乾德(963~968))、開寶(968~976)時最享盛名的畫家。孫夢卿,綽號孫吳生,學吳道子得其餘趣,與武宗元齊名,尤精於大像。他們的藝術在當時頗享盛譽,但由於其畫跡隨廟宇坍毀而無存,以及文人對壁畫匠師存有偏見,不屑加以評述,以至於在過去美術史著作中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遺蹟
宋代寺廟名工手筆皆已不存。敦煌莫高窟雖儲存有少量宋代壁畫遺蹟,但其風格已趨衰微,水平遠不及中原。現在殘存的少量遺蹟及粉本小樣是考察此一時期壁畫的珍貴資料。
1969年河北省定縣發現2座宋代古塔塔基,地宮壁上皆有壁畫。靜志寺舍利塔基地宮(977)四壁皆有壁畫。南壁門兩側繪天王,東壁繪梵王,西壁繪帝釋,北壁正中繪寫有“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字樣的蓮座牌位,牌位兩側各畫5個弟子。淨眾院舍利塔地宮(995)北壁畫釋迦涅槃像及弟子哭泣呼號畫面,東西兩壁畫奏樂天王部眾行列。值得注意的是這處壁畫上的人物形象及線描風格與相傳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及武宗元《朝元仙仗圖》有若干相似處,雖因繪於地宮不甚精細,但可看出吳道子畫風對北宋寺觀壁畫的影響。
山西高平開化寺大雄寶殿東西北壁均儲存北宋壁畫。西壁中間為西方淨土世界日月燈光如來及華色比丘尼、忍辱太子、轉輪王捨身佛像,南側為東方界喜王如來和須闡提太子本生。內容雖宣揚忍讓、孝行及因果報應,但畫中人物形象及生活景象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社會風貌,出現了航海、捕魚、織布、耕作等場景,而且行筆遒勁流暢,構圖嚴謹,具有吳派風範。
宋代寺觀壁畫多有副本小樣,繪製前可供主持者審閱,以後既可作為修復壁畫的依據,又是畫工師徒傳授畫樣的底本,現流傳的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及所謂《道子墨寶》均為粉本,也是研究壁畫的重要資料。《道子墨寶》包括道教神祇、地獄變相及搜山圖3部分,眾多的神祇形象豐富而生動。搜山圖追求熱鬧熾烈的藝術效果,尤能代表宋元之際道教壁畫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