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G.
[拼音]:chou
戲曲表演行當型別之一。喜劇角色。面部化妝用白粉在鼻樑眼窩間勾畫臉譜,與大花臉對比俗稱小花臉;與大花臉、二花臉並列俗稱三花臉。
醜的名目初見於宋元南戲,對其來源說法不一。或謂醜是醜的省寫,明徐渭《南詞敘錄》載:“醜,以墨粉塗面,其形甚醜。今省文作‘醜’”;或疑為宋雜劇、金院本的“爨”的演變(王國維《古劇腳色考》);或疑為宋雜劇、金院本的副淨分化而來(錢南揚《戲文概論》)。在戲曲形成以前,滑稽表演的傳統源遠流長,古代的優,唐參軍戲的參軍和蒼鶻,宋雜劇和金院本的副末、副淨等,都是以插科打諢、滑稽調笑為其特徵;宋代民間歌舞中也有很多以滑稽調弄為主的節目。南戲的醜,當是這一傳統的繼承。南戲的醜扮人物甚雜,多為插科打諢人物或次要人物,並經常與淨或淨、末搭配,或作性格色彩上的調劑和映襯,或相互調笑以活躍戲劇氣氛。元雜劇無醜,喜劇人物由淨扮演,入明以後受南戲影響而有醜。明代戲曲中,醜的表演逐漸脫離單純插科打諢或雜扮各種人物的初級形態,開始扮演重要人物並致力於性格的刻畫,如第一個為崑山腔演出而寫作的《浣紗記》用醜扮伯嚭,就是一例。隨著淨的表演逐步走向正劇化,淨、醜逐漸分工,醜成為喜劇人物的主要扮演者。最遲在萬曆、天啟年間,在淨、醜行中初步形成了淨、中淨(醜)、小淨(小丑)三種類型(王驥德《曲律·論部色》)。據萬曆刻本搬演林沖故事的《靈寶刀》:淨扮權奸高俅,中淨扮陷害林沖的主要幫凶陸謙,醜扮衙內高朋,不但淨、醜的分工已初具規模,醜的表演在性格化程度上也有了提高,角色分配已經接近於後世崑山腔的分行規制。到清代中葉崑山腔中,淨髮展為正淨稱大面,醜形成了二面(付或副)和三面(醜)兩個分支,扮演的人物各有側重,藝術上也有了各自的特色(《揚州畫舫錄》)。與崑山腔同時流傳的弋陽諸腔的醜,則以其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動活潑的生活氣息顯示出自己的獨特風采,萬曆刊本《摘錦奇音》和《詞林一枝》收錄的《荊釵記》摘出“十朋拜母問妻”和《偽弓記》摘出“李巡打扇”中,由丑角飾演的李成和劉瑾兩個喜劇形象,就基本上反映了這個特點。其後,高腔、梆子、皮簧和民間小戲各系統劇種都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到近代戲曲中,醜的表演藝術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同的劇種都有各自的風格特色。醜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功而以唸白的口齒清楚、清脆流利為主,多用散白,表現上層人物時用韻白。相對地說,醜的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當那樣嚴謹,但有自己的風格和規範,如屈膝、蹲襠、踮腳、聳肩等都是醜的基本動作;昆、川、漢劇等歷史比較悠久的劇種在表演程式的規格上要求比較嚴格,民間小戲則比較靈活自由。這些表演上的基本特點,結合具體性格,可以表現幽默、機智的正面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現靈魂醜惡、道德敗壞或品性上有嚴重缺陷的反面人物形象。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術特點,大致可分為文丑和武丑兩大支系;文丑中又有袍帶醜、方巾醜、褶子醜、茶衣醜和老醜等若干分支:
袍帶醜
因身穿蟒袍、腰圍玉帶而得名。扮演帝王將相、公卿大夫中的喜劇人物,如《湘江會》的齊宣王、《九錫宮》的程咬金等。“官衣醜”多扮一般文官中的喜劇人物,如《贈綈袍》的須賈等,表演特點與袍帶醜基本相同。
方巾醜
因常戴方巾而得名。多扮儒生、謀士或書吏中的喜劇人物,如《群英會》的蔣幹。
褶子醜
川劇醜行的一支,常扮紈袴子弟、花花公子,如《蕉帕記·鬧釵》的胡璉、《做文章》的徐子元。其他劇種也有此型別,但名目不同,如高甲戲稱公子醜,京劇有鞋皮醜,或作邪僻醜,常扮《野豬林》的高衙內、《鐵弓緣》的石文等。
茶衣醜
京劇醜行的一支,因常穿茶衣腰包,故名。所扮人物多為普通勞動人民,如《醉打山門》、《武松打虎》的酒保,《問樵鬧府》的樵夫等。
老醜
多扮心地善良、性格詼諧的老人,如《蘇三起解》的崇公道、《棒打薄情郎》的金鬆等。
武丑
俗稱開口跳。講究唸白的吐字清晰真切,語調清脆流利,動作輕巧敏捷,矯健有力,著重翻跳跌撲的武功,扮演機警幽默、武藝高超的人物,如《三岔口》的劉利華、《擋馬》的焦光普、《連環套·盜鉤》的朱光祖、《三盜九龍杯》的楊香武等。
付
崑曲特有的行當,又稱二面或副,是一種介乎醜、淨之間的腳色。李鬥《揚州畫舫錄》說:“二面之難,氣局亞於大面,溫暾近於小面”,比較準確地描述了這類腳色的藝術特點。崑曲的付和醜的區別在於:付重冷雋,醜重滑稽。付多扮狡詐陰險的奸臣、惡吏、訟棍或無行文人,如《鳴鳳記》的趙文華、《一捧雪》的湯勤、《鮫綃記》的賈主文、《水滸記》的張文遠、《繡襦記》的樂道德等,總之,身份比小丑高,品性卻比小丑壞。醜多扮幽默詼諧、心地善良的小人物,如《漁家樂》的萬家春、《豔雲亭》的諸葛暗、《萬里圓》的公差等。其他劇種也有類似的腳色,如川劇袍帶醜的表演風格與崑曲的付相近,但不稱付。
著重做功的老旦有時由醜兼扮,如京劇《清風亭》的賀氏,崑曲《荊釵記》的王十朋母。彩旦亦為醜的本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