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函式
[拼音]:qixiang qingbao chuanshu
[英文]: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利用通訊手段進行氣象情報的收集、傳遞和分發。氣象情報包括規定時刻和地點所觀測到的最近氣象狀況、規定時段和規定地區或空間的某一部分氣象狀況的分析和預報,以及對現在和未來氣象狀況所作的其他說明。它可用字母、數字和圖象的形式來表現。氣象情報的傳輸方式主要有特定臺站間的點對點傳輸和任何地點均可接收的氣象廣播兩種。氣象通訊的手段有無線通訊、有線通訊和衛星通訊等。
全球氣象電信系統 (GTS)是世界天氣監視網的基本業務系統之一,其主要任務是在世界氣象中心、區域氣象中心和國家氣象中心之間快速、高效、可靠地收集、交換和分發來自全球觀測系統的基本觀測資料和經全球氣象資料處理系統加工過的氣象情報,以滿足各國開展氣象業務、服務和研究工作的需要,也為大氣科學的其他一些科學研究活動傳輸氣象情報。為此,全球氣象電信系統在全球範圍內組成了三級氣象電信網路:全球氣象電信主幹電路及其支路,區域氣象電信網和國家氣象電信網。
全球氣象電信主幹電路
全球性的全雙工型閉合環路。它和其支路一起,把華盛頓、墨爾本和莫斯科三個世界氣象中心同東京、布拉克內爾、巴黎、奧芬巴赫、布拉格、開羅、新德里、北京、內羅畢、巴西利亞等區域電信樞紐連線起來(見圖),其中不少電路已實現了1200位元/秒或2400位元/秒的中、高速傳輸。
區域氣象電信網
連線區域電信樞紐、各國家氣象中心以及位於該區域內的世界氣象中心和區域氣象中心的電路或無線電廣播。在全球範圍內分為六個區域電信網:Ⅰ區(非洲)、Ⅱ區(亞洲)、Ⅲ區(南美洲)、Ⅳ區(北美和中美)、Ⅴ區(西南太平洋)、Ⅵ區(歐洲)。其主要職能是:收集區內觀測資料並傳輸到主幹電路及其支路上;接收來自主幹電路及其支路或其他區域電信樞紐分發傳來的情報,並予分發。
國家氣象電信網
各國獨立的氣象通訊網路,又是全球氣象電信系統的基礎。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少國家都在使本國氣象電信網現代化,其主要特點是:在國家氣象中心以高速、大容量電子計算機為樞紐,對國際和國內氣象電路傳輸的所有氣象情報進行自動編集處理和中繼分發:建立專用高速傳輸電路,以計算機對計算機的通訊為基礎,進行數字傳輸;模擬資料(如天氣圖)的傳輸採用壓縮編碼、數字傳真等技術(見氣象業務服務自動化)。
中國的北京氣象中心,是全球氣象電信系統亞洲區的區域電信樞紐之一(見彩圖),
先後在1977年12月1日和1980年8月1日,開通了北京—東京和北京—奧芬巴赫氣象電路,實現了同亞洲區的區域氣象中心兼區域電信樞紐的東京和歐洲區的區域氣象中心兼區域電信樞紐的奧芬巴赫相連線,從東、西兩路納入了全球氣象電信系統的主幹電路。在這些電路上傳輸的氣象情報主要有地面氣象資料、高空氣象資料、氣候資料、船舶和飛機的氣象觀測報告、天氣雷達探測資料、火箭探測資料、氣象衛星探測資料以及各種分析報、預報和警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