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學
[拼音]:jiangshui
[英文]:precipitation
從雲霧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態水或固態水,如雨、雪、雹、霰等。一般,空氣中直接凝結在地面或地物上而成的液態水或固態水,如露、霜等,都統計在降水量之內。降水過程有陣性和連續性兩種。降水是氣象要素之一。
動力學分類
降水的特性主要決定於上升氣流、水汽供應(見蒸發、水汽輸送、大氣環流)和雲的微物理特徵,其中尤以上升氣流最為重要。通常按上升氣流的特性,將降水分成對流性的、系統性的和地形性的三種。
對流性降水
對流是在大氣靜力不穩定(見大氣靜力穩定度)的條件下產生的,其水平尺度很小(0.1~50公里),生命史很短(幾十分鐘),但上升速度很大(1~20米/秒)。降水粒子在雲中形成之後,其落速往往小於氣流的升速,因而積聚在雲的中部和上部,不能下落。由於大量降水粒子的拖曳或其他原因,使上升氣流速度減慢到小於降水粒子的落速時,降水粒子就陡然下落,形成陣性降水,常稱陣雨。陣雨的開始和停止都比較突然,降水強度的變化也很大。對流性降水常伴有雷暴,稱為雷陣雨。在大氣層結很不穩定、高層不斷降溫、低層有充分水汽供應的天氣條件下,可出現鉛直髮展極盛的積雨雲(見雲),其上升氣流可大於15米/秒,含水量大於10克/米3,雲頂溫度低於-30°C。在這種雲裡,可能形成冰雹。
系統性降水
鋒面、氣旋、切變線等天氣系統,低層的空氣輻合,引起大範圍的上升運動。這些系統的水平尺度很大(1000~3000公里),持續時間很長(1~3天),但上升速度很小,一般為1~50釐米/秒,區域性地區可達100釐米/秒。這種大範圍上升運動可形成層狀雲系,產生大範圍的連續性降水,有時雖然出現間歇,但降水強度(單位時間內的降水量)沒有急劇的變化。
地形性降水
溼空氣受山脈等地形抬升而產生的降水。地形作用一般使山的迎風面的降水量增大,背風面的降水量減少,甚至出現乾旱少雨區域,稱為雨影區。
實際的降水往往是複合型的。如系統性降水常常因地形抬升而加強;在大範圍空氣輻合的天氣系統中,往往有中間尺度天氣系統和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產生對流性降水。世界年降水量的分佈(見氣候學)即是上述情況綜合的結果。降水量的年變化及年際變化受地理位置、海陸分佈、地貌和大氣環流、天氣系統等因子的影響。
形態
液態降水為不同大小的水滴,包括雨和毛毛雨。固態降水的形狀多種多樣,包括雪、霰、米雪、冰粒、冰雹等(圖1)。各種降水物的大小和密度不同(固態降水物的密度為0.05~0.9克/釐米3),因此其落速相差也很大(圖2)。
雨
從雲中降落下來的液態水滴,其直徑一般為0.5~6毫米。小雨滴呈球形,直徑在1毫米以上的雨滴呈扁球形,雨滴越大,形狀越扁平。超過一定大小的雨滴就會破碎,所以自然界中很少觀測到直徑大於6毫米的雨滴。落到地面的雨滴,大小也不同。單位體積內各種大小雨滴的數量隨其直徑的分佈,稱為雨滴譜(圖3);單位體積內的雨滴個數(雨滴濃度)一般隨其直徑的增大按指數規律遞減。不同性質降水的雨滴譜也不盡相同:連續性降水的雨滴譜較窄,即雨滴大小較均勻;陣性降水的雨滴譜較寬,即雨滴大小不均。
從雲中降落、但在空中蒸發而不能降到地面的雨滴群體,外觀常呈幡狀,稱為雨幡。由於陽光照射的角度和強度不同,雨幡呈白、灰、黑等各種顏色。
毛毛雨
細小而十分均勻的稠密液態降水,其直徑略大於0.2毫米(小於0.5毫米)。它從層雲或霧中下降時,在空中飄浮,難以用眼睛分辨其下降情況。
凍雨
過冷的雨滴與空中或地面物體碰撞而凍結的雨。當大氣溫度低於 0°C時,雨滴在空中保持過冷卻狀態,當它同溫度低於 0°C的的物體或地面相碰時,立即凍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在電線或樹枝上常邊淌邊凍而形成長長的冰掛,稱為雨凇(參見彩圖)。嚴重的雨凇可以壓斷電線或樹枝,造成供電停止、電信中斷或樹木毀壞等危害。凍雨還能造成飛機表面嚴重積冰,威脅飛行的安全。
雪
由較大的冰晶(即雪晶)組成。雪晶一般大於0.3 毫米,其基本形狀為六角形。由於生長環境的溫度、溼度的差異,沿不同晶軸方向增長的速率也不同,形成了板狀、星狀、針狀、立體枝狀和線軸狀等多種多樣的雪晶(圖4)。雪晶在雲內生長的過程中,經歷的環境不斷改變,因此形成了各種姿態的外觀。在較高溫度下,雪晶可互相碰撞粘連而成雪團。最大者直徑可超過10釐米,由4000多個冰晶和雪晶組成。氣溫高於 0°C時,雪團常呈融化或半融化狀態。
雪大都降自雨層雲或高層雲,屬連續性降水。寒冷季節的積雨雲中所產生的降雪,具有陣性特徵。
降離雲層的雪晶群體,由於在空中蒸發而不能落到地面,外觀如幡,稱為雪幡。它具有和捲雲一樣的晶狀結構,呈白色或灰白色。
霰
又稱雪丸或軟雹,是白色不透明的圓錐形或球形的顆粒狀固態降水。直徑約2~5毫米,下降時常呈陣性,觸及硬地時常反跳。它是由各自凍結的小云滴組合在一起而成的,密度小而鬆脆易碎。
米雪
白色不透明的、比較扁或比較長的小顆粒狀固態降水,直徑常小於 1毫米,觸及硬地時不反跳。它是由微小的過冷水滴在冰針或小雪晶上撞凍而成的,其降水量很小。
冰粒
透明的丸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固態降水,較硬,觸到硬地時一般都能反跳,直徑為幾毫米,一般小於5毫米,內部有時還有未凍結的水(參見彩圖)。它們可分成兩種:
(1)凍結的雨滴或者大部分融化後再凍結的雪團,直徑約1~3毫米;
(2)包在薄水層內的霰,薄冰層是由霰捕獲雲滴或自身部分融化後再凍結而成的,直徑約2~5毫米,舊名小冰雹。
冰雹
又稱雹或雹塊,從對流雲中產生的球狀、錐狀、橢球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堅硬固態降水(參見彩圖)。雹塊通常為白色、乳白色和無色透明的固體,有的表面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帶癤瘤,直徑一般大於 5毫米。在大多數的降雹中,雹塊最大尺度小於3釐米,個別的大於10釐米。異常巨大的雹塊非常少見,有的可能是雹塊在地面堆積聚凍而成。冰雹的密度一般為0.8~0.9克/釐米3。雹塊大多以不透明的雹胚為核心, 外面由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層相間組成, 雹塊尺度不同,其質量、落速和破壞力有很大的差異。
冰雹一般出現在對流活動頻繁的夏秋季節,常常砸壞大片莊稼,損壞房屋,威脅人畜安全,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很多國家已進行了人工防雹試驗。冰雹降落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5分鐘,短則10秒,長可達40分鐘。
微物理過程
空氣在上升時膨脹冷卻,使其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在雲凝結核上(見大氣凝結核)凝結成大量的微細小滴,即雲滴。雲滴通過凝結、碰並等過程而形成雨滴。在溫度低於0°C的雲中,由於大氣冰核的作用,產生了冰晶。在過冷雲中,冰晶通過伯傑龍過程(見雲和降水微物理學)長成雪晶。在較高溫度下,雪晶在運動過程中可相互粘連,成為雪團。雪晶和雪團在下落過程中,還可以同過冷水滴碰撞而形成帶凍滴的雪晶(團)。如果撞凍的過冷水滴很多,雪晶(團)就變成球狀固態顆粒。在層狀雲中,上升氣流的速度、含水量和雲層厚度都比較小,通過撞凍過程只能產生米雪。在積狀雲中,上升氣流的速度、含水量和雲的厚度都比較大,通過撞凍過程能產生霰。霰碰並雲滴或者自身部分融化,然後表面再凍結,形成具有薄冰殼的冰粒。雨滴凍結或者雪團融化後再凍結,也能生成冰粒,其內部有時還有未凍結的液態水。這些固態降水物下降到溫度高於 0°C的暖區裡,能融化成雨滴。在特別強盛的積雨雲裡,霰和凍結的雨滴成為冰雹胚胎,它們和過冷水滴碰並,能夠長成冰雹。冰雹有兩種不同的增長方式:
(1)幹增長。在溫度較低、含水量較小的環境中,撞到冰雹上的過冷水滴迅速凍結,空氣來不及逸出,形成包含很多氣泡的不透明冰層。
(2)溼增長。在溫度較高、含水量較大的環境中,凍結過程釋放的大量潛熱來不及傳匯出去,使撞到冰雹上的大量過冷水滴,在短時間內不能全部凍結而形成一層薄水膜,附在冰雹表面,慢慢凍結之後,就形成氣泡較少的透明冰層。由於強對流雲中的鉛直氣流和含水量的分佈及其演變非常複雜,使雹塊在雲中上下運動,並經歷著具有不同溫度和含水量的雲內環境,結果,冰雹形成了透明和不透明相間的多層結構。隨著冰雹的長大,其落速越來越大,當落速大於氣流的上升速度時,冰雹便從雲中落下。在高於 0°C的環境中,雹塊會逐漸融化,故小雹塊往往在到達地面之前就完全融化成雨滴。按照理論計算,直徑 1釐米左右的雹塊在完全融化之前,能從0°C層降落約3公里的距離。
參考書目
B.J.梅森著,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譯:《雲物理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78。(B.J.Mason, ThePhysics of Clouds,Oxford Univ.Press,London,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