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保維(1916~ )
[拼音]:redai yuntuan
[英文]:tropical cloud cluster
存在於熱帶地區由大量對流雲所組成的直徑在 4~10個緯度距離(簡稱緯距)範圍內的雲區。這種雲團是從衛星雲圖上發現的。雲團所經過的地區,常發生大風和暴雨,並能發展成東風波、颱風等熱帶天氣系統。它是近年來人們所注意的熱帶天氣系統之一。
從全球範圍看,雲團有三種類型:
(1)“爆玉米花狀”雲團。尺度比較小,是由一些水平尺度為50×50公里的積雨雲群所組成。每個積雨雲群又由約10個積雨雲單體組成。這類雲團多出現在南美大陸的熱帶地區和中國西藏的南部地區,有明顯的日變化。
(2)普通雲團。水平直徑在 4個緯距以上,常發生於熱帶輻合帶中。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雲團,常沿熱帶輻合帶西移,即使未發展成颱風,當它在中國的華東、華南地區登陸時,也能造成暴雨天氣。
(3)季風雲團。它和西南季風活動有密切聯絡,發生於熱帶的印度洋和東南亞,南北寬達10個緯距,東西長達20~40個經距,冬季約位於北緯5°~10°,自6月中旬開始,隨季風的推進,爆發似地向北發展,到8月份,可推進到北緯20°~30°。從這種雲團中常產生的季風低壓,有時能發展成孟加拉灣風暴,自孟加拉灣侵入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和緬甸,造成該地區的特大暴雨,有時也可影響中國的西藏、雲南等地的天氣。
熱帶雲團的尺度差別較大,有中尺度的和小尺度的,也有中間尺度的和天氣尺度的(見天氣系統)。雲團本身由尺度為 10~100公里、生命期為數小時到一天的中對流雲系,和尺度為4~10公里、生命期為 30分鐘到數小時的小對流雲系(即積雨雲塔)所組成。中對流雲系在鉛直方向一般可分三層:
(1)流入層。在大氣邊界層內,通過邊界層氣流的摩擦輻合,把水汽由邊界層頂向上輸送入鉛直運動層。
(2)鉛直運動層。水汽在此層凝結,釋放大量潛熱,使對流雲更加發展。
(3)流出層。在鉛直運動層之上,厚度約一公里的向外輻散的捲雲層,輻散氣流在雲外下沉,使雲內雲外形成一個對流性環流圈。小對流雲系在一個雲團內的數量,大大超過中對流雲系。這種中小對流雲系在隨盛行風移動過程中(移速小於風速),常在上風側形成而在下風側消亡,不斷新陳代謝。但在溫度較高的海面上常保持不動,有時還會發生雲系堆積的現象而出現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