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蘇軾相關作文20篇

品讀蘇軾 篇1

國二作文 ,1068字

品味蘇軾,品味這本書,我與你不期而遇,學會樂觀,學會豪放,學會婉轉,學會苦中作樂!

大浪淘盡的,有一位千古人物,把酒問天的,有一句人間離合,相顧無言的,有一種話淒涼,品讀《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我沉思,良久……

古代,一般人們都會有三個名字,那麼“子瞻”“東坡”他們又是誰呢?其實,他們都是蘇軾的名字。提到東坡,我還想到一個故事。話說當蘇軾經歷“烏臺詩案”後,他被貶黃州,在城東外的一片荒地上墾荒種植,維持生機,其實“東坡”這個別號,還與唐代白居易有關。有一天,蘇軾勞作時,忽然覺得自己人生經歷和白居易很是相似,也非常認同白居易的“中隱”思想,為百姓多做好事,讓自己達到“吉且安”的狀態。就這樣,東坡,一個令人親切的名字出世了。一位毫無架子,毫無深奧之氣的人在歷史的長流中添上濃重的一筆。

峨眉山澗,晨霧似薄紗般隴覆,虛無飄渺,若隱若現,江水平仄急慢,流向遠方。蘇軾幼時,便與弟弟一起坐在堂前,閱讀詩書。雨天,披蓑戴笠,一起遊走在半山腰間,可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宴,擺脫童年,各自為官,之後,東坡被貶,恰好又逢中秋佳節,難免觸景傷情,心中思念那遠方的兄弟,可又轉念一想,抬頭仰望青天,抒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開導自己。可見蘇軾的樂觀豁達與常人不同。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雄姿英發。”是啊,正值“雄姿英發,羽扇綸巾”風華正茂的他,娶得王弗時,又何嘗不是如此?只可惜自古紅顏多薄命,一連兩位愛妻都在他前面死去,恐怕東坡也是悲傷不已。

年輕的蘇軾才華橫溢,卻不巧與變法派王安石成了對立面,出現了當時轟動朝野上下的“烏臺詩案”。之後,又被貶至黃州,本該頹然的他,卻沒有被命運所擊倒,在超然臺上發出“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是多麼豁然達旦啊,可這不也寫出他對弟弟子由思念更深了嗎?

之後,他流落惠州,加上王V如此,他也勸慰朝雲不要傷心。後來,他繼陶潛遺風,對田園風光很是喜愛,用汗水澆灌兩邊的花朵,一邊收穫愛情,一邊收穫苦難,一邊他心中開顏,一邊樂觀開明,便又發出“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感慨。

時間悄悄流逝,我望著滔滔歷史長流之中的一顆璀璨明星,想起東坡在超然臺上,以超然物外的精神,笑看大千世界,我又想起東坡大病初癒,樂觀豁達,心中再次充滿“門前流水尚能西”的雄心壯志。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蘇軾一生都處在浮浮沉沉的宦海里,保持樂觀,即使一生一貶再貶,身邊的人相繼離去,他也把那份情埋在心裡,用一首首詩詞鑄成他的黃金時代!

品味蘇軾,品味這本書,我與你不期而遇,學會樂觀,學會豪放,學會婉轉,學會苦中作樂!

品讀蘇軾 篇2

國三作文 ,696字

在如水的月光下,靜讀你的清詞麗句,品味不同的你,悲壯、痛苦,孤獨抑或是憂愁歡暢。蘇軾,你是一本書,不同的篇章裡,總有不同的你。

《臨江仙》

酒醉的夜晚,你夜深時回到家裡。敲門許久不見家童來開門。才知,夜已三更,家童早已酣睡不醒。你並沒有說什麼,只是拄著柺杖面臨江水,聽著濤聲,沐浴明月清風。心中卻思緒百轉。回首過去,身在官場,沉浮不定,漂泊幾度,身不由己。只因為放不下,被世俗所牽絆。江上的風吹著你,也吹醒了你的心。平靜的湖面倒映著你的容顏,讓你看到真實的自己。這時的你,不需任何的掩飾,不必憑藉過去,只要認清自己。此時,你的內心像被洗透一般,不由感嘆:“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志卻營營。”

也許我要像你一樣,認清自己的內心,擁有一顆純潔而平靜的心。我需要審視自己,尋找自我。

心即是江海,心即是江湖,只有歸隱於心,才能換取真正的清涼。

《望江南》

江南的暮春,細雨。你獨自登上超然臺,望一江春水,滿城桃花;看細雨中的萬戶人家。你的心穿越煙雲霧海,在世間萬物中,體味一種物我兩志的明淨。面對大自然的清新與潔淨,又何須再去懷念。只需用火煮一碗新茶,趁著年華依在,再酒肉、歌詠一番。

青春苦短,何須再等。我們要珍惜,正如你所言:“詩酒趁年華。”我們現在擁有最美好的青春,何不珍惜,不要任他從時間的指縫裡悄然溜走。

但,令我受用的卻是你的另一個啟示。你在寫此詩之前,在偏遠的黃州咀嚼幾碗素菜,品味著“人生有味是清閒”;在惠州的陋室裡,聆聽雨聲,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閒”。在風雨中你依舊如此從容淡定。或許在以後,當我遇見困難時也能像你一樣,如此從容淡定。

蘇軾,你是一本深邃的教科書,每一篇總有不同的你。

我讀蘇軾 篇3

國二作文 ,911字

提起宋朝,我會想起許許多多的事。雖然它沒有夏朝歷史悠久,沒有唐朝繁榮昌盛,但是在古代歷史上也是一顆永不衰落的明星。因為“詞”這一新的文體在宋朝得到了極大的發揮。提到“詩,詞”便不難想起宋朝偉大的詩人—蘇軾。

提起蘇軾,可能每個人都會想到他那朗朗上口的詩詞。比如站在長江的岸上,我們會吟誦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當我們不能與家人見面的時候,我們會吟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當我們受到挫折的時候,也會吟誦蘇軾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來安慰自己。而我對蘇軾的瞭解還是在小時候。

第一次認識蘇軾是在小時候。那是爺爺總是教我念一些詩詞,讀熟了以後再背下來。我接觸到蘇軾也只是因為背詩的時候要加上作者的名字,所以在揹他的《題西林壁》時,自然而然就背成了“《題西林壁》蘇軾”然後背完全詩。我覺得蘇軾不如李白或者是杜甫,可能是因為年齡小吧。

上了小學,自然會學一些古詩。但大都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幾乎沒有蘇軾的。而且第一次學習他的詩也是在四、五年級,名字還是那首《題西林壁》。詩雖然只有二十幾個字,內容也很簡單,而且還很平常,但老師卻說:“這首詩雖然短,但每一句都揭示了一個道理。”仔細品讀一下的確如此。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峰”這句詩告訴了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事物會有不同的結果。也就是這同一首詩,改變了我對蘇軾的看法,一個能把詩寫得優美而且富有哲理的人,他的一生一定不平凡。這就是我對蘇軾的瞭解。

上了初中,邊便很少學蘇軾的詩了,大都是詞。讀了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我瞭解了蘇軾與朋友賞月散步時的閒適的心情;讀了蘇軾的《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我懂得了珍惜時間。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瞭解了關於蘇軾的點點滴滴,比如“烏臺詩案”和“他人生的三起三落”等。我漸漸明白,蘇軾是一個豪放派詩人,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他卻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人。別人被貶官時總是唉聲嘆氣,但蘇軾卻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方式對待。樂觀、積極向上—我想著這可能就是我從蘇軾身上學到的。

也許蘇軾的一生是崎嶇不平的,但他會像一盞永不熄滅的燈,閃爍在歷史的天空。這便是我對蘇軾的瞭解。

品讀蘇東坡 篇4

高二作文 ,1358字

寄一葉扁舟,捋一輪明月,載一船星輝,品一壺美酒,我站在歷史長河的邊緣,執著而堅定地仰望著那位鍾天地靈秀於一身,攬人間才華於掌股的蘇東坡。

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東坡是個豪情萬丈的人,他少年時受到父親蘇洵的耳濡目染,以“澄清天下”為大志。她的才情,被歐陽修所賞識,於是開始了他的仕途,也是他傳奇人生的起點。可好景不久,噩運奔騰而來,因與王安石的意見不和而自願流放杭州。蘇東坡是個正真率性的人,他自然不會明白官場的凶險。他只是看到受苦的百姓,動盪的社會,他想要拯救卻有心無力。無情的現實讓他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初衷,美麗的西湖是否給了他答案?

蘇東坡對亡妻王弗,亦是情意綿綿。仕途受挫後老天爺似乎還要給蘇東坡一個無情的打擊,結髮妻子王弗去世。雙重的打擊讓蘇東坡疲憊不堪,倒不出心酸與悽苦惟有淚千行。“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悲慟的悼詞穿透紙背,化為無形的淚與思念。他在夢中,似乎看到了小軒窗,美麗的妻子正在梳妝打扮。

蘇東坡還是個重手足之情的人,特別是對弟弟蘇轍。被貶黃州期間,七年未見弟弟,只能對月飲酒吟詩,來寄託自己的思念與美好祝願。

人有悲歡離合,豁達的東坡只好但願人長久,長裡共嬋娟。孤獨的蘇東坡,何時才能與子由舉杯邀明月呢?

一蓑煙雨任平生

提起蘇東坡,就不得不提黃州。因為黃州是蘇東坡的轉折站,突圍城,煉功房。當年,經歷慘痛的“烏臺詩”案後,蘇東坡作為一名罪犯,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滿身汙水,傷痕累累地來到了黃州,這個註定要與蘇東坡產生千古對話的地方。

失意苦悶得蘇東坡終於在此體會到了人性的蒼涼。平生好友面對東坡情真意切的信時竟無一人答之。陪伴他的,只有清冷的殘月、冰涼的寒枝和“寂寞沙洲冷”的悽苦心境。

然而,蘇東坡怎肯向現實低頭成儒夫?他收起了官場的尖利,洗去了人生的喧嘯,尋找無言的山水對話千古的文人。一蓑煙雨,一雙芒鞋,一柱竹杖,便可吟嘯且徐行。面對如此的大起大落,又有幾人能做到“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與無情”呢?

與其說黃州是蘇東坡沉寂的安身之處,不如說是他的起點。在這裡,蘇東坡開墾耕作,遊山賞月,原始的氣息慢慢使它變得成熟。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說的,這種成熟是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茫,是寬闊而不膩耳的音響,溫和雋久,純淨自然。於是,流傳千古的偉大作品“三赤壁”產生,留給人們“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超脫淡然。

人們常常同情與蘇東坡的悲苦遭遇,可正是這些磨難成全了一代才子。人們會銘記那位才華橫溢,文采飛揚的蘇東坡,卻很少記得那位在宦海浮沉的文忠公。

一樽還酹江月

人生的起伏跌落讓蘇東坡漸漸變得豁達脫俗,養成了“自適其樂,忘得失,齊生死”人生觀。儒家使他安得其命,道家使他順其自然,佛家給予了他一顆平常心。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的蘇東坡,仍然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淡然地面對榮辱得失,生死無常。

蘇東坡經歷了入世、出世、忘世到遺世,愈老愈熟。“江海寄餘生”式的灑脫,也只有天真勇敢的蘇東坡能做到吧。

醉笑陪公三萬場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卻不曾被歷史的泥沙掩埋,而是成為一代代人的精神榜樣與楷模。我欽佩蘇東坡“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的寫作風采,更敬佩他的豪邁、豁達、超脫與真誠。我虔誠地拜讀蘇東坡的遺墨,細緻地品味蘇東坡的人性魅力,蘇東坡教會了我笑傲人生!

讀蘇軾 篇5

高一作文 ,896字

明月高掛,靜謐得引人遐思。夢裡,不知多少次,那一雙滿是皺紋,蒼老無比而又飽經風霜的手,似乎在訴說著它主人坎坷的一生。但那雙手依然緊握著筆,執著地寫下一篇篇詩詞文賦,我是多想握住這雙手,只遺憾,一切只能在夢中。

又是細雨??韉某醮海?盞桃脖喚?梅⒘痢N也茸派⒎⒆徘逑愕哪嗤粒?蚰嵌??ィ??手興坪蹩吹攪嗣β檔納磧埃?撬?終?詘嶙乓豢榭櫬笫?罰????乃?湍嗖辛粼諛愕氖稚希?葉嘞胛兆∧愕氖鄭??隳ㄈノ圩眨?灰潁?悴⒉皇粲謖飫鎩?/p>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詩詞。

多少詩詞在這手下誕生!我看著你一路走來,那雙手無時不握著筆在紙上盡情揮舞著,留下了亙古不變的印記。“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你的情懷,這是多麼寬廣豁達的胸懷啊!你不追求物質的佔有,只在乎精神上的滿足。“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道不盡你那萬千衷腸。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追求?這又是一種多麼高潔的品質?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給那微微顫抖的手帶去些許的安慰。“揀盡寒枝不肯棲”,是你的堅決;“羽化而登仙”,是你美好的嚮往;“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是你的無奈與遺憾。

當你被貶到一個又一個地方時,我能看見,你的雙手在地上不斷地扒拉著,似乎在掙扎地重新站起來,我看到你內心在咆哮,終是隻能化為一聲長嘆。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好好地撫平你那雙手上佈滿荊棘的刺傷和歷盡風霜的皺紋吧!

在這個你沒有經歷過的現代科技社會裡,我似乎穿梭在車水馬龍中,路燈忽明忽暗,閃爍著這個世界的光明和黑暗,我只能攀附著你的雙手,帶給我一絲絲鼓勵,讓我走向未來的路,不至於那麼彷徨無助。

懷抱著激動,我邁步快速地向那兒走去,但那個叮叮作響的聲音,卻在我一點點靠近時,慢慢地消失殆盡。我終究只能與那雙手擦肩而過,惟見那兒的大石頭被浸得發亮。

當我再一次陷入夢中與你雙手緊握,一道疾雷震響,將我拉回了現實,我的手上似乎還殘留著你雙手的餘溫,臉上卻惟有淚千行。

我讀懂了蘇軾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2字

夜深了,鄰居的燈一盞一盞地熄滅,我卻睡不著,捧起一本《蘇軾詩詞文選》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時間慢慢地流逝,漸漸的,我的頭垂了下去,在這本書上趴著,睡著了。

夢中,我好像來到了一個地方。這是個大湖,一葉扁舟在湖中心駛動,深藍色的夜幕彷彿連著天際,一輪皎潔的明月正從東山後升起,清風陣陣吹來,水面卻波瀾不驚,乳白色的霧橫貫江面,清冷冷的水發彷彿連著天際,我猛的想起《蘇軾詩詞文選》中的一幅風景圖來。這,不就是赤壁嗎?風大了,金黃色的落葉被吹落,隨著河水向東流去,水面上泛起了一圈圈漣漪,江心上的扁舟也被風吹得有些晃動,船上的人似乎感覺到了,揭開船簾,從船艙中走了出來。天,這不就是大學問家蘇軾嗎?

我離開了了《赤壁賦》,又走進了《豬肉頌》的篇章。看!蘇軾坐在鍋臺邊,灶裡散發著肉香,蘇軾一邊加柴火,一邊吟到“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奇怪蘇軾怎麼那麼樂觀呀!書中資料記載,蘇軾被貶黃州當團練使,在這個荒蕪之地,蘇軾生活十分窘迫,他理應天天以淚洗面,怎麼會……?

夢醒了,我對蘇軾,這個豪放派詩人又多了幾分瞭解,當我帶著這種心境去讀《蘇軾詩詞文選》時,對那些詩詞又有了獨特的見解。

蘇軾是我國文學史上不滅的明珠,歲月的流沙並沒有埋沒他,而是將他磨礪得更光滑,更耀眼。蘇軾,這個名字將永遠刻在我的心中。

走近蘇軾 篇7

高一作文 ,865字

蘇軾這個人,是中國古代文壇的一株瑞木,中國的精氣全被他採去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叫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叫化子,他是不出世的人傑。

古來多少文人墨客,誰堪伯仲間?

東坡風華正茂,策馬高歌,豪氣沖天,把酒問天,一樽還酹江月,暢懷恣肆,對酒當歌,休將白髮唱黃雞,曾無數次被他的詩文所傾倒,我卻不知究竟何時才能真正走近那個謫居詩文中的東坡。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簫,懷古,感傷。微風吹過兩岸,蘆花飄飛起來,如煙如霧,五歲苦讀,老父蘇詢嚴厲教導,十九歲上京趕考,文章震驚天下,文壇領袖歐陽修毫無保留的讚譽,但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宰相三才流浪命”繁華的京師,金鑾殿上無止無休的政黨之爭,無奈又做出幾個讓蘇軾“犧牲”的無名的跳樑小醜,一樁莫名的“烏臺詩案”,使他遠謫黃州,與其說犧牲,倒不如說成全,走就走吧!於是,只把一個青山傲骨的背影留給了汴京城裡那群爭執不休的“忠良”。

沒有官場的爾虞我詐,沒有金鑾殿內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沒有官僚們猜忌排斥的目光,他心境空靈而來,悄帶著孤獨與感傷,卻將自己完全涉入了一個全新的明澈的白描世界,他擺脫詞的鶯鶯燕燕,硬是將獵犬,天狼、大江往裡擱,“豪放派”轟然誕生;他任由自己的意願將竹子一筆通頂,痛快地放蕩自己的心魄,“文人畫”肅然而立,他發明簡易菜餚,藉此在窮困的時候充飢,於是“東坡羹”沿傳至今。

他駕著扁舟,抱著美酒,還是那時的明月,朗照著細草微風的原野,還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著亙古不變的憂愁,還是那場千年前的“赤壁之戰”刺激著他的呼吸,迷茫而神奇,他活在自己的快樂釋然中,喜歡與和尚佛印鬥嘴,喜歡與機智大師劉份相編故事逗趣……這歷歷都已深深印入了蘇軾仙風道骨的精魂中,早已升騰於他自然哲學的陶冶中。

或許:載月浮舟,扣弦而歌,卸下官場中無力而蒼白的偽裝,這才應該是他乾爽做人的模樣,頓悟、釋懷、執著,曠達、豪邁、豪情、失落、孤傲都為東坡是也。

後記:歷史被如沙的時光悄悄掩埋,當我們回首時,已了無痕跡,然而當我們回首聆聽和撫摸這塵封的記憶時,卻總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中突兀迴盪。

品讀唐詩的味道 篇8

高一作文 ,1383字

一簇白雪淨了心房,一池碧水恐沾新裳,誰把文字寫進青春,誰的詩行文采飛揚?

年華在左,詩歌在右,且行且嘗,且珍惜。品嚐這積累下來的幸福,隨著光陰流水的沉積,愈發有味兒了。

羨慕唐人,崇拜他們流芳千古的佳作—唐詩,渴望生活在那個灑脫、輝煌的時代,起筆就是名篇。從初唐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駱賓王的“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到盛唐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再到末唐杜牧的“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句句古韻,篇篇經典,鮮明清晰地展現了唐之興衰,將那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精神傳統演繹得淋漓盡致!那些詩篇,是那個時代的精華,有如戴著鐐銬的鳥,雖亦步亦趨,卻可在籠內展翅翻騰,將風起雲湧的盛唐活生生地呈現在後人眼前。

唐,永遠是盛唐,它盛在詩家,盛在詩篇盛在內涵豐厚的文化底蘊。它奪目的光彩,經千年歷史長河的沖刷仍熠熠生輝!盛得好痛快,好酣暢啊!

我品唐詩,便如品到薄荷糖一般,先是品到詩中所蘊涵的歷史印記,深刻,明瞭,心中隨著詩人的人生坎坷而起伏升落,悲悲喜喜,彷彿辛辣在舌尖曲折地蔓延。多品幾遍,心中漸漸寧靜下來,對詩人的思想經歷瞭然於胸,便懷淡泊之心,反覆誦讀,有如薄荷糖的糖衣化開,留下內部甘涼的糖心。再次欣賞,就覺得與詩人感同身受,又不乏自己的感悟,深入淺出,豁然開朗,就像薄荷糖已全然融化在口中,清新涼爽,餘香瀰漫,回味無窮。就算餘味盡消,日後再見,也會記憶猶新。

猶然記得小時候背得最熟的《春曉》。後讀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句令我一下子聯想到“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意境。但再細品下去,前者以“瘦”字狀海棠的由繁麗而憔悴零落,顯得悽婉,表現了作者對花事和春光的愛惜,以及女性特有的關切和敏感。在《春曉》一詩中,孟浩然選取了清晨睡起時剎那間的感情片段進行描寫,春風春雨,紛紛灑灑,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悽迷意境,和微雨後的眾卉新姿。表現了詩人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我不由地去琢磨,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詩味醇永。

最愛捧卷品讀,那塊塊楷體鉛字中彷彿散發出孕育千年而成的優雅馥郁的墨香,空靈,怡情。我品唐詩,從幼時吟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到少年時反覆揣摩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再到中學時頗欣賞的“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句句哲理,字字珠璣。我在唐詩中成長,詩歌充實了我的青春。以唐詩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永遠是詩意的。它告訴我們,在困境中始終要葆有一顆詩意盎然的,快樂的心。著名學者錢鍾書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關進牛棚,但他心在學問裡,不為世事的風雨所動。據他的同事回憶,批判會上他總是閉目囁嚅,振振有詞,原來他在背誦唐詩。唐詩相伴必是極幸福的。

一路品詩,一路成長。也許是我人生中最絢爛的一筆吧!

願唐詩相伴的青春年華不朽!

讀蘇童《自行車之歌》有感 篇9

讀後感 ,879字

一條寬闊的缺乏風景的街道,除了偶爾經過的公共汽車、東風牌或解放牌卡車,小汽車非常罕見,繁忙的交通主要體現在自行車的兩個輪子上。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車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國。

以前騎自行車都是一種潮流,大街上成群成片的自行車隊,大多都是永久、鳳凰和飛鴿。這些都是些“潮牌子”。買的人也多,款式也差不多,顏色更是相似。上百號人放在一起,根本分不出個誰誰誰,到處是黑壓壓的一片,偶爾還會有幾輛藍色黃色的車子,車主大多是有錢有勢的,可能是因為太招搖的原因,經常會遭到攔車的情況,不是攔車的人要找他麻煩,就是嫉妒他,還有的直接借來玩一圈。更有些婦女因為青年“飆車”跟在後面大罵。

小時候我也有一輛自行車,一開始還是嶄新的蘋果色四輪車,後來磕得只剩下兩個輪子,只能晃晃悠悠的學起雙輪自行車。那時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偷偷的騎著父親的車子出去玩,去幹什麼?不幹什麼,就是去騎車!作者起一次騎車是去了市中心的小廣場。他看了櫥窗前的海報,還去市場溜了一圈,不是說過中國人多,騎自行車的就不會少,但車子都長得差不多,廣場空地上早已成為一片自行車的海洋,壓根兒找不到自己的自行車,這可急了,最後還是挨個試的。

到了七十年代末,一種常州產的金獅牌自行車湧入了市場,新的自行車出現了,因為買金獅需要購車卷,這便又掀起了購車潮流。但作者的父親就是迷永久和鳳凰。

過了些日子,他還是買了第三輛自行車,是給自己的兒子買的,也就是作者。買是怕他考不上大學上班用,可他考上了大學又不在本地上班,只好託運過去。看著嚴密的防護裝置,就一定是父母的精心製作。一輛自行車也承載著父母濃郁的愛,最後車子用了沒幾年卻叫別人給偷了,作者幾乎是懷著一種卸卻負擔的輕鬆心情買了一輛新車。

自行車的高貴歲月仍在繼續,只不過卻少見了以前的老牌子,曾經也看到過一對爺孫倆騎著自行車趕路,老的騎的是輛鳳凰,小的騎的是當時潮流前線的捷安特。老鳳凰對捷安特說:“你走慢一點,想行過去!”捷安特對老鳳凰卻說“你走快一點,想想未來!”

時代在變化,以飛一般的速度前進,不光是自行車,好多東西都會變,但都會成為經典,過去舊顯得尤其珍貴。

走進蘇菲的世界——讀《蘇菲的世界》有感 篇10

讀後感 ,1115字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收藏一些苦澀難懂的書籍,厚厚的磚塊書堆砌起的“城堡”讓我驕傲。今天,我拿起了城堡中一塊歷經風霜卻依然閃閃發光的“金磚”,細細地品味它的含蘊。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很多人都瞭解,它是一本以哲學為中心的啟蒙書。以蘇菲接收的無名信為開端,以神祕導師的教導信為線索,喬斯坦贾德以不俗的文筆把讀者帶進少女蘇菲的神祕世界中。在這個博大的世界中,我隨著蘇菲的腳步,走進哲學,反思人生。

哲學,在我的腦海裡一直以一個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形象佇立存在。他就像一個不容侵犯的神祗,繁複而枯雜。我從沒想到我會以這種方式去接觸和體味他—讀。

晴朗的下午,我輕抿一口茶,慢慢翻開有點泛黃的書頁。在細細咬嚼文字的過程中,我似乎融入了蘇菲的世界。

我在蘇菲身後與她一起閱讀第一封無名書信。“你是誰?”我皺眉。蘇菲在思考不得後跑去花園。我沒有跟著她的思路。我在想,如果我沒有名字,我應該怎樣被稱呼?或許,每個人的靈魂都始終有個不朽的名字,我也是。那麼,我又是誰呢?這個問題顯然很有趣卻也難以回答。我想不出來,無奈地讀第二個問題,“世界從何而來?”。這也太困難了!我跟蘇菲一樣百思不得其解。或許我該好好讀完這本書,說不定我在讀完後會懂得這些問題,我暗暗想著。

抱著這個信念,我極有興趣地花了四個下午啃完這本書。在這短短四天裡,我長了不少見識,對柏拉圖、笛卡爾和洛克等人的瞭解也更深刻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卻不是在賈德筆下簡單的“哲學”,而是蘇菲與席德、少校等人的關係。就像偵探小說一樣,實在是太牽人心魄了!我甚至會不由自主地翻到後幾頁去探尋真相!這本書正如作家馬德蘭蓝格爾所評價的:“《蘇菲的世界》一書有助於使讀者以閱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遊覽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20世紀的世界哲學史,而絲毫不產生任何枯燥厭煩的感覺。”這簡直是我的心裡話,當然,我並沒有這麼準確的語言。所以我只能用我貧瘠的文字來努力表達我的意思。

蘇菲是一個抽象的人物,她是少校的作品。蘇菲的世界是少校送給女兒席德的禮物,但作為禮物的蘇菲和艾伯特卻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努力掙脫這種束縛,這使我很受觸動,對於在逆境中反敗為勝的人物我總是充滿敬意的。我很佩服作者賈德,他細緻入微的對哲學的思考以他完美的文筆展現在我眼前,我甚至真的溶入其中懷疑自己的存在。我想,讀完這本書,我獲得的最大啟發應該就是:作為“上帝的作品”,我們應該有理智和思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上帝”的控制與命運的枷鎖。

對於這本書,我可能不是理解最深的人;但是對於我來說,它最是令我感觸良多的書。我希望諸如此類的書籍能夠越來越多,也能讓我們這些讀者擁有更多的精神糧食。

品讀書香 篇11

國三作文 ,755字

品讀書之芳香,品讀人生意蘊。

—題記

拿到一本好書,首先令我心醉的是它所發出的特有的芳香。就如西湖龍井那般沁人心脾,令我深深陶醉其中。這才明白,古人讀書為何不思茶飯,夜深不寢,若渴鹿奔泉,又如六月飲雪。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未罷則寢不安席,食不甘味,這正是書的魅力所在—孔子讀書,不知老之將至;陶淵明讀書,欣然忘食;白居易讀書,竟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由此可見,讀書使人放歸心神,聊以忘憂。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緣於書香,我看到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邁;緣於書香,我聽到了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壯志;緣於書香,我感覺到了李清照“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傷感;緣於書香,我體會到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的報國之心……書香,帶給我的是歷史的滄桑。

學會讀書,猶如學會做人。當我煩惱的時候,我會讀散發著濃香哲理的書;當我快樂的時候,我會讀清香歡樂的書;當我從散發濃香哲理的書中走出來時,我會忘卻煩惱,似乎成了哲人;當我從清香的書中走出來時,我又像回到了孩童時候。遇到困難時,我願做與鯊魚較量的老人聖地亞哥,而不喜歡只會“精神勝利”的阿Q;我喜歡像魯濱遜那樣積極進取,而不喜歡祥子一樣自認命運的悲慘。

讀書,其實就是在讀人生!

當我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被它所獨有的硝煙與戰火的氣味所吸引。保爾的名言仍雄壯渾厚,而他骨子裡的鋼強卻早已深深刻入我心。

讀《名人傳》,則被三位巨匠的成才經歷所深深打動。貝多芬、托爾斯泰、米開朗基羅,他們用毅力築起了一道抵抗挫折的精神長城,他們的浩然之氣會永垂青史,更會永存我心。

品讀書之芳香,品讀人生意蘊;

如同與智者相談,明白人生哲理;

如同點起一盞明燈,照明前進之路;

如同飲一壺清茶,起伏不定,苦盡甘來而又回味無窮……

品讀古典 篇12

高一作文 ,780字

曾幾何時,我欣賞唐詩的精煉深邃、豪邁奔放;欣賞宋詞的清新淡雅、情愫悠長;欣賞元曲的意境深遠、雅俗共賞。雖是如此,卻因古典名著的生澀難懂每每遠望,卻不敢企及。

一直以來總羨慕那些文人墨客能寫下千古流傳的美文詩詞,就連班裡的同學所作之文也是讓人讚不絕口。但我也深知,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是寫不出佳作的,於是就在某一天拾起了書櫥角落的文學古籍。

亦記不太清是何時了,也許,那是一個霧靄氤氳的清晨,冰涼的風沿思緒紛飛,雲煙繚繞,思意闌珊;也許,那是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漫天的雲隨心所欲時卷時舒,晚霞映紅了半邊天,翩躚浮動;也許,那是一個寂靜幽遠的深夜,一地殘紅在露水中沁出了淒涼,竹影斑駁,亦生憂愁。那時,一切未央,茗香悠悠,墨香淡淡,就這樣,我靜靜地走入了平仄相間的詩詞。

詩中有披蓑戴笠的釣魚老翁,有舉傘漫步江畔的紅顏佳人,有在蒼蒼蒹葭中停憩的白鷺,還有絢爛于山野之間的灼灼桃花……讀起“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彷彿看到西塞山前白鷺紛飛,江中肥美的鱖魚自由自在的戲水。雨密密的斜織著,好似一層薄煙。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靜坐在江邊垂釣,心無旁騖。又見“桃花深淺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風起,卷桃花瓣瓣,漫天飛舞。風過,花瓣隨風飄落,落於他白衣勝雪的衣上。縱觀古今痴男怨女萬千,白首同倦,實難得見。就如安意如在《世有桃花》中說道:“愛得到,得不到。還未綻放,就凋零。身後殘紅紛飛若雨,為誰悼未了情緣。情繁如夢,唯花開是真。”

曾有一段時間成績下滑嚴重,意志消沉,便隨手翻看《李太白詩集》,看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頓時醍醐灌頂一般,奮發圖強了。

在以後安閒的生活中,我會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獨倚幽窗,捧讀千古絕唱,氤氳詩情畫意,在浩瀚的經典文學中品古典,韻古風,展詩意。

品讀趣享書香 篇13

國一作文 ,817字

雖有許多愛好,但細細想來,我最大的愛好還是讀書,因為讀書能給我帶來無窮的快樂。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為了儘量多的攝入這另類的營養,我曾經有一段時間瘋狂地閱讀,囫圇吞棗,一目十行,但過目即忘,生動形象地演繹了什麼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於是我便慢慢的不那麼急於求成。後來讀了一篇名叫《煮書》的文章,明白了讀書要熟讀才能品味其中蘊含的道理,不求像文章中的爺爺那樣“煮書”,但求過目不忘,最好既有速度又有質量。遇到意義非凡的句子,就要靜心細品了。如果是好詞佳句,那就得抄錄下來,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書”嘛。

為了尋找一本我喜歡的書,我會跑遍全鎮大大小小的書店,如果鎮裡沒有,我會央求爸爸到縣城去給我買回來。起初覺得那些別人眼裡所謂的世界名著,都是些枯燥乏味的書,我並沒有在這些書中找到什麼樂趣,姐姐說我沒有用心讀,讀書首先要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主人公的思想波動。我帶著這種方法,讀起了《女生賈梅》。我感受到了賈梅對爸爸多次戒菸但“屢戰屢敗”而束手無策的無奈,感受到賈梅為了追星到同學家打零工掙錢的執著和略微的傻氣,更感受到她的善良可愛……走進人物內心,才發現原來書中不僅有“千鍾粟”、“黃金屋”和“顏如玉”,還有各種妙趣。

讀書的趣味是無窮的,讀書所得的知識也是無窮的。閱讀中,你會發現書本雖小,知識無邊。埋頭書中,其樂無窮。書是知識的主要來源,生活裡沒有書,就像天空中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就像海洋裡沒有魚兒。閱讀可以豐富你的知識,陶冶你的情操,增長你的智慧。還可以帶領我們飛向知識的天空,翻過困難的山峰,跨越歷史的縱河。

高爾基說:“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我現在對書的渴望不也是如此嗎?書中有墨香的紙張,鉛印的字型,優雅的語句,深沉的思想。這讓我有什麼理由不喜愛它呢?讀書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得到了進步,懂得了道理。所以,忙中偷閒的朋友們,捧起你身邊的書,感受閱讀的快樂吧!

品讀唐詩 篇14

國二作文 ,23字

品讀父愛 篇15

國一作文 ,641字

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有母愛,當然也有父愛。

春風吹綠大地,萬物吐露芬芳,在這陽光明媚的今天,在沐浴著慈祥的母愛下,我卻回憶著父親那嚴厲的愛。

有著一奶同胞姐姐的我,本以為分享著一半的父愛,但並非如此。剛上一年級的我,期望著可以在母親懷裡撒嬌般地走向學校,但每每拉著媽媽的手,要她送我上學時,卻遭到父親那句嚴厲而又傷我的話:“自己去吧,離家這麼近……”於是我背起那天藍色小書包,紅撲撲的小臉已“洋溢”著水晶般的淚花,心想:“我才七歲啊,有沒有搞錯呀。”

記得當我上三年級時,周圍的小夥伴們都忠實於漫畫書,那時好奇心極強的我,也渴望擁有一本漫畫書。當我見父親提起時,他卻說:“我看看吧!”幾天之後,父親抱著七八本書回來了,他朝我房間喊道:“書買回來了。”我跑過去一看,作文選、解析書、輔導題……便驚訝的問道:“這是什麼?我要的是漫畫書!”爸爸卻說:“看漫畫書幹嘛,看這些有助於你的學習,記住一天看一篇作文,做一頁題……”我實在忍無可忍了,便衝他喊道:“爸爸!您根本不瞭解您的女兒!我要的不是別的,而是您那份再平凡不過的父愛啊!”說完,早已淚流滿面的我跑了出去……

隨著歲月的推移,我讀懂了父愛。父愛像丁香,淡淡悠長,只有當歲月走過,才漸漸品出那淡淡的父愛中所蘊含著的深遠韻味;父愛像微風細雨,潤物無聲,深情無言,在我靈魂深處撐起一片綠蔭,供我歇息,使我在努力的同時,更加深刻地領悟血脈的奔騰,生命與愛的厚重。諄諄叮囑中透出父愛的深刻,無言的父愛將伴我在漫漫人生路上上下求索。

我心中的蘇軾 篇16

國三作文 ,612字

是眺望大江東去的哲人,是竹杖芒鞋的達者,是赤壁泛舟的遊者,是飲酒扣弦的歌者……

蘇東坡,以一個詩人不朽的才情點綴了北宋文學永恆的一筆,唐宋八大家他佔得一席之地,蘇氏家族他才氣最高。蘇軾一生坎坷,仕途不順,但屢次的貶謫並未改變它為政的初衷,當權者的輕視亦不減他人格的正氣。在經歷人生的風雨後,他毅然吟唱出:“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胸襟。

東坡的詞和他的一生,都值得去細細品讀與體會。政治上的失意讓他的抱負無可施展,將他的一生壓抑在被貶的途中。蘇軾的一生,大部分是在人生的低境中掙扎的。也正是由於這種人生境遇,造就了蘇軾豁達豪放的性格。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卻又才不得施?被貶的蘇軾又如何?由是,“何妨吟嘯且徐行。誰怕?一衰煙雨任平生”。蘇軾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的,即使一生都活在風雨中也不足懼怕,由此催生了其雄壯超脫的東坡詞。

蘇軾是一位哲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面對東逝之流水,時近中年的蘇軾亦感慨於時光易逝,但赤壁一行,他悟得生命之永恆這一人生哲理。於是,他喜極而飲,餚核既盡,杯盤狼藉,不知東方之既白。

豁達豪放的蘇軾,亦有其幽怨的一面,愛妻逝去,生死相隔,內心的淒涼苦楚,大丈夫也留下了眼淚,“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回首望去,如浩淼煙塵。那種幽然不滅的傷痛,該去如何忘記,又有誰來撫慰。千里之外,孤身一處。縱是心中溢滿淒涼苦楚,更與何人說?夢境隱約,又至故鄉,軒窗猶存,鏡前梳妝……

我眼中的蘇軾 篇17

國三作文 ,707字

蘇軾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其實他就是豪傑。

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書生,如今立於皇帝身旁。曾經稚嫩的臉上刻滿時間的歷練,只有那凌厲的眼神不曾改變,只是那躍於紙上的豪氣化為一手的力量,為天下蒼生造福,成為他唯一的信念。他鏗鏘有力的奏摺,直言不諱的進諫,妙語連珠的回答,令皇帝耳目一新,令天下為之一振。蘇軾,迎來皇帝的寵愛,百姓的愛戴,仕途的輝煌,是當之無愧的一代豪傑。他胸懷抱負,心似江濤澎湃,欲大有作為。於是,那時的他便成為“弄潮兒”,光環圍繞。

蘇軾說:“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再亮的光環也被“烏臺詩案”吞噬,他被一貶再貶,經不起這般折騰,也經不起落差的打擊,蘇軾怕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當出言不遜遇上巧言令色,當蘇軾遇到小人,蘇軾被拋棄了,如離群的鴻雁,他甚至感到了死亡的威脅。驚恐不安,心如死水,蕩不起一點漣漪,於是,鬱悶中的蘇軾折射給世人的是灰黑的模糊的影。

蘇軾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衣任平生。”

如果蘇軾僅是仕途順暢,那麼,隨著朝代顛覆,他僅成為歷史政客。如果蘇軾被貶後就一直鬱悶,那世間只多了一隻蜉蝣。可是,蘇軾卻以其豁達成就了永遠的楷模。這時的蘇軾應該想通了一個問題:快樂之道,不在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在於喜歡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於是,便有了澤被後世的蘇堤,有了被人津津樂道的東坡肉,蘇軾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自勉,將三州江土改姓蘇。那穿芒鞋,執竹杖,戴蓑笠的老翁也將文學史開闢了新天地,搖身一變成為經典,實乃“文學之大幸”!這時的蘇軾,輕裝上陣,心如一泓清泉,倒映著那樸素的清新,平凡的偉大。

蘇軾一生,心境三變,人生三轉。

讀《蘇武傳》有感 篇18

讀後感 ,654字

擎一支旌節,揮一揮羊鞭。雖飽經摺磨,卻寧死不屈,傲然站立在那孤獨的土地上,他,就是蘇武。

初讀蘇武,便被他那錚錚傲骨所吸引。當初,蘇武不幸牽出一場兵變,為了不辱使命,他竟不惜以自刎來保護國家的名節,面對衛律的威逼利誘,他不為所動,他寧願自赴黃泉也不願背那叛囚的千古罪名。

身處冰冷的地窖,他將滿口氈毛與草皮一塊嚥下,渾身的熱血都沸騰著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精忠報國。寒風凜冽,他與冷日作伴,北顧中原,他將“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銘記在心,冰雪飄落,他仍手持旌節,不忘漢朝,蘇武用他那高尚的氣節深深的詮釋了“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好一個不屈的蘇武,一邊是高官俸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就在安逸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銘記中心,給他的人生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好一個堅貞的蘇武,一個普通的老臣,卻用他的赤膽忠心萌發出一種偉大的愛國情,在蒼茫的草原之上,一個背影攜著不悔漸行漸遠。19年,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疤痕,記載了那些苦難的日子,詮釋了精忠報國的最高定義。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富貴榮華的利誘,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用那光禿禿的旌節寫下一段千古悲歌。

帆的一生曲折困苦,它呼嘯在暴風中,騰躍在波谷裡,急行在驟雨中,喧囂在狂浪中,行於礁石之間,帆以它堅強不屈的意志年年月月與怒浪巨瀾搏鬥著,蘇武就如同一隻在大海中行駛的帆,用他那不屈的意志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品讀好書,培養正氣 篇19

國三作文 ,699字

品讀好書是一種享受,享受它帶給我們信念;品讀好書是一種信念,體會它帶給我們樂趣;品讀好書是一種樂趣,品嚐它帶給我們做人的道理……

與書結伴而行,在書籍的海洋裡獲取我們需要的知識,汲取營養充實自己,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改正缺點,豐富自己、成就自己,清清正正做人。

讀書是享受

有人說:“金錢是萬能的。”而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金錢買不到親情,買不到純真的友情和寶貴的性命。書就不同了,它像一位知深的老者,教會你如何待人處事,這樣、親情、情誼與生命將與你共存。如果說字典是一位默默奉獻的輔導老師,那麼書就是生活的伴侶,讓你在品讀好書中享受人間的無窮樂趣。

讀書是信念

周恩來小時候,校長問他為什麼讀書?他洪亮的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就是靠著信念,還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堅持不懈地努力,所以他毅然地參加了革命,領導人民走向瞭解放,致富、和平的道路,周恩來總理就是抱著一種信念。所以我們品讀好書,執著一份信念,人生是可以改變的。文天祥寫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這也是他的堅貞信念。從書中,我明白了做人要有骨氣。

讀書是樂趣

讀書之所以是一種樂趣,是因為在於作者告訴我什麼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更因為讀書使我積極思考,特別是讀一些廉潔為官、為民請命的名人典故。我的思想在書裡馳騁,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從書裡瞭解世界,也會重新認識自己,教自己應該做個怎樣的人。所以不可否認,書中的知識對我們的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讀書能助人前行,能助人成就夢想,就能成就多彩人生,讓品讀好書,成為你人生的一種樂趣。

品讀好書,讀懂了廉潔。

品讀好書,讀懂了正氣。

品讀好書,讀懂了人生。

品讀人生 篇20

國二作文 ,635字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就看怎樣去利用,去分配。

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開始,人的每一天都在迎接著不同的“第一次”。當我們第一次見到一個新的事物,我們會因為好奇而多看兩眼,但見得久了,也就漸漸的忽略了。也正是有了這些一次次的驚喜,我們才有向前的動力。

漸漸地,我們上了幼兒園,上了小學。我們也不再是那個整天依靠在父母懷抱裡的小孩子了,我們意識到,馬上就要長大了。我們學著自己穿衣服、自己繫鞋帶、自己疊被子……

等到上了初中、高中。我們也就真正長大了,我們不再相信那些童話故事,學著用自己的想法去做,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而同時,我們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每天陪在我們身邊再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

進入大學,自己就真正離開父母的視線了,過自己的生活。也許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理解當初父母為什麼要逼著自己“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

大學畢業,踏入社會。每天不僅要和身邊的同事交流,還會和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交流。這時,我們就要考慮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美好未來做最好的打算。

等到我們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我們才體會到父母的艱辛,才明白當時為了一件小小的事就和父母爭吵是多麼的可笑。

人生很短。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就會悄無聲息的離開這個熟悉的地方,去往另一個世界。也許除了我們的親人,就不會有再多的人記住我們了。

人生很長。因為每天我們都會遇見不同的驚喜,每天都會過的很充實,很有意義。

在這漫漫人生路上,請不要錯過每一個人。因為,只要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必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