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性教學改革證券投資論文

  在“證券投資”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課改中,首先,應解決課改的意識問題;其次著重挖掘現有的教學資源並建立起植根性的教學模式;最後,還應在教學評價機制的優化上下工夫。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實踐性教學改革證券投資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實踐性教學改革證券投資

  1、課程實踐性環節教學現狀分析

  1.1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含有教學目標和教學價值取向兩層意思,但就現狀而言,應著重考察教學價值取向問題。“證券投資”課程所承擔的功能與其所處的地位相關聯,也決定它在課程知識體系的節點位置。就財經類專業來說,該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應在高年級開設,並應以“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等課程知識為支撐。在實踐性教學的價值取向上應傾向於鞏固和提高。

  然而,現階段在實施該課程教學時往往聚焦於“課堂炒股”的單純演練,從而導致學生難以建構起專業知識體系。就課改的實施主體而言,任課教師是課改的直接主體,同時也決定課改的格局。課改的價值取向直接反映教師對課程的態度。“證券投資”課程在實訓教學中所要承擔的任務,以及最終要達到的效果等問題,在教師中仍有爭議。為此,需要將該課程實踐性課改的價值取向,納入專業教改的大背景下來認識。這就表明,作為核心課程和作為選修課程的“證券投資”,二者也應該是不同的。

  1.2教學手段

  由於各高校辦學實力不均衡,形成了各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手段的差異化,從校內實踐性教學來看,部分高職院校在基於工作過程導向下,通過模擬金融機構環境和業務流程引導學生進行方案設計,有條件的學校則可以在股市開盤期間向學生模擬操盤過程。從校外實踐性教學來看,由於證券投資作為一種技術性含量很高的業務,因此,教學模式一般以學生觀摩和聽取報告為主。實踐性教學環節也就是實訓教學板塊,在手段的構建和實施上不僅面臨著硬體制約,也受到軟體的約束。

  對於前者而言,主要體現在校內實訓場所的建立,以及校外實訓基地的設定;對於後者來說,則主要指向實訓指導的師資。由現階段高職辦學一般規律可知,在實訓教學硬體和軟體的構建應遵循:重點專業—核心課程—專業群的順序。因此,在“證券投資”課程實踐性教學手段的構建上,應積極挖掘現有教學資源。

  1.3教學結果

  這裡的實踐性教學結果是指標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機制,且這種評價機制將扮演控制職能,循序漸進地推進“證券投資”課程實訓教學的開展。然而,從現行的實踐性教學評價模式來看,幾乎無法承擔起這種控制職能。具體而言,實踐性教學的評價主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參與程度,且主要以學生提交的實訓報告和教師的考勤記錄為依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打分。

  這種評價機制既缺少對教師教學帶隊質量的考察,又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管,因此,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相偏離。針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績效評價,表面上看似乎很簡單,但實際上涉及評價指標、被評價物件、實施評價的主體、資訊反饋處理等多項要件。因此,需要結合上述多個要件逐一優化現階段的評價機制。

  2、教學改革模式定位

  在“證券投資”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課改中,首先,應解決課改的意識問題;其次著重挖掘現有的教學資源並建立起植根性的教學模式;最後,還應在教學評價機制的優化上下工夫。

  2.1目的定位

  應該在整體視域下看待“證券投資”實踐性環節課改的目的定位,即應從專業整體、專業群整體、學院教改整體等視域下來進行。就筆者所在學院的實際情況而言,該課程應以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理念、能力為導向,且能將大一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融合。因此,課程的實訓教學起到整合學生現有知識結構的作用。課程的目的定位應集中反映在實訓內容設計的廣度和實訓形式的多元性上。

  2.2手段定位

  教學改革的手段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充分利用學院現有的教學資源。校內實訓手段應重點突出理論與實踐相聯絡的過渡環節,該環節是學生在工作任務導向下進行知識融合的基礎,也是學生體驗工作團隊業務模式的開始。校外實訓手段的構建應著重使學生感受到現場工作的氛圍,以及真實工作崗位的內在要求。這樣使學生在學習中能有明確清晰的職業方向。

  2.3結果定位

  多要件共同支撐下的評價機制設計,需要完善評價主體的構成,以及建立針對不同“被評價主體”的指標體系。應加強對教師和校外實訓效果的評價,這種被評價主體的調整將對其形成約束機制。但實施面臨一個難點,即如何約束校外實訓場所的教學行為時常出現消極配合的情況。為此,需要在常設管理機構上做文章。
 

  3、教學改革路徑構建

  在定位驅動下,“證券投資”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路徑可從以下四個方面構建。

  3.1形成校本要求下的教改意識

  所謂“校本要求”可以解讀為:一切為了學校、一切依託學校。這實則是對當前高職課改中所反映問題的一種回答。在與同行進行交流時,聽到更多的是課改理念的創新、課程實訓形式的創新,但卻很少能考慮其在實施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即使可操作而由此所帶來的教學環境的震動。因此,應梳理“證券投資”實踐性環節的教學思路,以及在實施中可能遇到的教學組織管理難題。

  3.2在問題導向下明確教改目的

  根據人類行為邏輯可知,在“刺激—慾望—行為—結果”的內在邏輯下,一定的慾望應成為所實施行為的導向,而慾望的產生又依賴於對現狀的不滿與反思。因此,需要在問題導向下明確“證券投資”課程的實踐教改目的。在實施過程中,應圍繞學生歷年就業走向,以及從學生反饋的學習體驗,找到制約實訓教學質量提升的原因,從而對所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排序,這樣便形成了教改目的中的內生變數。

  3.3分類化的教學手段模式建立

  根據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的不同,建立分類化的教學模式十分必要。根據高職院校各自校外教學資源的多寡,應在充分挖掘校內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場所。校內實訓教學應在創設證券投資任務上下工夫,並根據學生的專業層次著重完成資訊蒐集、投資方案設計,以及小組方案論證。校外實訓環節應理解外協單位的苦衷,積極與之溝通,加強對學生崗位意識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培訓。

  3.4多元綜合化的評價體系設計

  建立多元綜合化的評價體系要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根據課程的地位來具體實施,應增加學生對教師教學評價的權重。另外,可與校外實訓單位建立起董事關係,在校企合作辦學的機制下約束校外單位的行為。
 

  4、改革的保障措施

  4.1兼職教師方面

  兼職教師承擔著培訓學生崗位實際操作能力的任務,因此,設定校內兼職教師和校外兼職教師崗位,強化校內外兼職教師對教學技巧的掌握和對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理解。在校內實訓環節上,應強調兼職教師的到崗率。對於那些有專職工作任務在身的兼職教師,應在學期開始前以任課清單的書面形式告知該教師。對校內專任教師需持續培訓其職業素養,對校外兼職教師則需加強教學素養的培訓。

  4.2機構職能方面

  在優化金融專業教學模式的機構路徑上,有不少專家進行了研究和展望。有的建議在學校層面設定專門的頂崗實習校企合作管理機構;有的更建議與企業直接合作建立金融學院,推進各種實踐教學的實施。筆者建議,為了真正達到優化教學模式的效果,機構職能路徑按如下四步實施:

  第一步,設定專職頂崗實習校企合作教師崗位,專職實踐教學事宜;

  第二步,建立系或專業群一級專案中心,承接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專案;

  第三步,整合整個金融專業群的優勢企業專案,成立金融學院;

  第四步,在學校層面設定專職機構統籌全校資源。如果沒有前兩步,直接設立金融學院或專職機構,無法達到優化教學模式的真正效果。所以,機構職能路徑按上述實施,循序漸進,能達到優化金融專業教學的真正效果。

  為了保證充足的頂崗實習崗位,儘可能選取規模較大的合作企業進入“學院”董事會。例如,在選擇會計專業合作企業時,應儘量選擇有分支機構的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或會計崗位較多的大型國有企業。而金融專業在選擇合作銀行時,儘量選取市、區級的支行,因為這個級別的支行都會下轄數幾十個營業網點,每個網點都可以提供一到兩個頂崗實習崗位,這樣才能保證充足的頂崗實習崗位。
 

  5、結語

  通過對“證券投資”課程實踐性環節教學現狀的分析,首先需要在教改目的、手段、結果等三個方面進行定位。在此基礎上,教改路徑則可圍繞:形成校本要求下的教改意識、在問題導向下明確教改目的、分類化的教學手段模式建立,以及多元綜合化的評價體系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展開構建。具體而言,課程所在專業系部、教務部門應共同來梳理“證券投資”實踐性環節的教學思路;尋找制約實訓教學質量提升的原因,對所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排序;在充分挖掘校內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場所;與校外實訓單位建立起董事關係,在校企合作辦學的機制下來約束校外單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