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禮儀規範

  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登臺演講,那麼你們知道演講的時候有什麼禮儀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演講及登臺的禮儀:

  通常情況下當主持人介紹演講者時,演講者應自然起立,向主持人點頭致意,並向聽眾鼓掌或點頭,以表示感激之意,不可穩坐不動或僅僅欠一下身子。正式登臺演講時,應步伐穩健、充滿自信、精神飽滿地走上講臺,恭敬、誠懇地向聽眾鞠躬。除嚴肅的場合下,演講者都應面露微笑,並用目光環視全場,表示光顧和招呼;一定要站穩後才可以開口講話。演講開始時說第一句話時要有親切感,起調不要太高,音量要適中,包括整個演講過程中都要有意識的調整好自己的音量,要有高有低,有起有伏,不可一成不變,面無表情,特別是眼神的調整也非常重要。

  演講中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一、演講中的站姿要求:

  首先要站直,不可以掉肩斜背,或是抖腿、晃動,通常這種情況下,女人士可以用“V”字型或“丁”字步的站立,男時則可以用跨立的姿勢站立,或是雙腳並行。當然也可以採用一腳稍前,一腳稍後,重心主要壓在後腳上,也就是介於立正和稍息之間的姿勢。相比之下,這一種方法好處要多些,它可以兩腳調劑,減輕疲勞,長篇演講者一般都採用這種站姿。

  二、演講中手都擺放:

  A、雙手自然下垂,放在身體兩側;B、兩手合攏放在腹部;C、一手半握拳或手上拿書、翻頁筆,一手垂下;D、兩手輕放在講桌邊。另外,手勢與全身以及語言、感情要協調,演講者的手勢從來不是單獨進行的,它的一舉一式,總是和聲音、姿態、表情等密切配合進行的。演講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沒有動作的演講只能講話而已,但動作要和演講者的體態協調才美。當然,也要求演講者每做一個手勢,都要力求簡單精練、清楚明瞭、乾淨利索、優美,就性別而言,男性的手勢一般剛勁有力,外向動作較多;而女性的手勢主要是柔和細膩,手心內向動作較多。

  三、演講時眼神的運用:

  方法也很多,但不管怎樣,眼神要和有聲語言、動作、表情相結合,要和臺下的觀眾有交流。演講的是一定要通過眼睛來與聽眾保持溝通交流。眼神交流的3種方式:虛視、凝視、環視。

  虛視:就是直接看著某個區域的聽眾;但實際上並未看著某個人。這個在演講中應該是運用最多的。演講的視線範圍在聽眾上,適合聽眾的比較多的時候。

  凝視:就是具體看著某個人,有眼神交流。一般時間在3秒左右,儘量不要超過5秒鐘。選擇一個人作為焦點,然後眼睛慢慢的從一個人移動到另一個人身上。眼睛直視聽眾,或者看著他們的鼻樑或下巴。找到那些看起來比較友善的聽眾,逐次朝他們微笑;運用這種方法對專心致志的熱心聽眾表示讚許和感謝。

  環視:就是從左邊看到右邊,從前面看到後面,照顧到整個會場。在演講最開始的時候,不要著急講話,而是暫停並面帶微笑的環視一下。運用這種方法,可使全場聽眾產生親近感。但必須注意,一定要照顧全域性,不可忽視任何角落的聽眾;同時,頭部擺動幅度不宜過大,眼珠不可肆意亂轉。

  演講後及下臺後的禮儀規範:

  演講結束時,應面帶微笑說一聲:“謝謝!”並先向觀眾鞠躬致意後,從容不迫地回到原座。下臺時切不可過於匆忙,顯出羞怯失意之神態,也不可擺出得意、滿不在乎的樣子。坐下後,如大會主席和聽眾以掌聲向演講者表示感謝時,應立即起立,面向聽眾、點頭敬禮,以示回謝。

  演講有什麼禁忌

  1演講忌方言俚語

  演講按照內容的需要,針對不同的物件,應使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但要注意,由於我國幅員廣大,方言眾多,欲使演講通俗易懂,明白曉暢,交流順當,還有個改變家鄉音、推廣普通話的問題,否則就會出現語言障礙。

  因為一個國家語言標準化、規範化程度,往往反映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在演講中,應儘量少用或不用方言便語,免得出現不合時宜的“土相”。

  2演講忌故弄玄虛

  托爾斯泰說:“真正的藝術永遠是十分樸素的、明白如畫的,幾乎可以用手觸控到似的。”

  演講要力求語言通俗化、口語化,如不考慮聽眾的接受能力,而用那種文絕約、酸溜溜的語言就既不親切,又艱澀難懂,往往事與願違,弄得不好,還會鬧成笑話。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現在的語言習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古代的不少詞彙已逐步淘汰,棄之不用。如形容人面貌的“面如冠玉”、“櫻脣一點”等,如今不會有人再用了。皇帝自稱“朕”、“寡人”,稱他人為“愛卿”,還有“令尊”、“令堂”、“令愛”之類的稱謂,現在再用,就有不合時宜之嫌了。

  演講用文言文的時代早己過去,有的人在演講中使用文言,賣弄學問,故顯高雅,這種以艱澀之詞惑眾的人,沒有市場了:因為用晦澀難懂的話,必會讓人費心揣度,勢必影響聽的效果。而且聽眾文化素養有很大差別,應該“就低不就高”。

  所以,對廣大群眾演講,更應該明白曉暢,通俗易懂。那種用“請怒冒昧”之類的話就未免是故作“高雅”,聽眾未必喜歡。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說:“用鉛筆畫些花樣,用色彩塗些炫耀的焰火,或是用古怪的文字寫些光彩的句子,這些空頭作家,就是世界上最機巧的人,然而藝術上最大的困難和最高的境地,卻是要自然地、相互地描繪和寫作。”這句話對演講的語言使用也完全是適用的。

  3演講忌失言失態

  有的演講者老帶“口頭禪”,諸如“啊”、“是吧”、“怎麼樣”、“那麼”等。

  演講要講效用,“口頭禪”成堆,“啊啊”連篇,讓人聽了也為之感到難受,只能起消極作用。

  有的人演講不瞭解聽眾的職務、水平,不注意會議的環境和背景,甚至不顧及本人的身份和在會議上的地位,這就難免在內容、措辭、語氣、口吻等方面不妥善、不貼切、不禮貌、不恰當,這是必須加以注意的。

  4演講忌艱澀冗長

  有人演講用的是書面語言,使人感到艱澀難懂。毛澤東曾批評這種現象,說:“一個演說,顛來倒去,總是那幾個名詞,一套‘學生腔’,沒有一點生動活潑的語言,這豈不是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像個癟三麼?”

  因此,要儘量避免使用書面用語,更不要“文夾白”,要用口語,善於用簡單明瞭、群眾易懂的語言演講,堅決拋棄晦澀難懂的詞語。文章貴短,演講也應該長話短說。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