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講解員的講解禮儀規範要求

  一個優秀的講解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講解禮儀,關於講解員的禮儀有哪些規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談講解員的講解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淺談講解員的講解禮儀

  一、儀容儀表良好

  講解員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觀眾雖然會全方位的評價講解員,但是短暫的接觸留給觀眾的印象,儀容儀表往往起主導作用,而且一個好的儀容儀表會讓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更有信心。因此,講解員的衣著要得體、整潔,體現莊重、知性、大方,佩戴工作牌,施淡妝,髮型適合個人特徵並與所處環境相協調。

  同時,面對前來參觀的觀眾,穿著工作服的講解員就代表了紀念館的形象,講解員的言行舉止要從容得體,做到微笑迎客,主動熱情。要相信,微笑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一個真誠、美好的微笑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愉快的一天。總之,只要我們講解員走上講解崗位,就應迅速調整好積極工作的情緒,精神飽滿地投入到講解工作中。

  二、講解語言規範親切

  講解員在講解時態度要誠懇、親切,做到來有“迎聲”***致歡迎詞***走有“送聲”***如:謝謝您的參觀、再見等***。講解員在講解時語氣親切自然,發音準確,語速均勻,音量適宜,吐字清晰,張弛有度。講解內容規範,措辭準確、得體,經得起推敲***不講年代、人物等不確定的內容***,在講解中避免“好像”、“可能”等字眼。應深刻理解並熟練掌握、靈活運用講解內容,在講解過程中可以通過加重語氣,放慢語速等來烘托講解內容。

  三、講解姿勢優雅莊重

  1.表情:

  講解時表情要自然、大方、莊重。同時根據講解內容面部表情要有準確而適度的變化,真實而恰當地表現講解的內容,但切忌做出過於誇張的表情而顯得矯揉造作。

  2.站姿:

  站立是講解時最基本的姿勢。“站有站相”是對一個人禮儀修養的基本要求。良好的站姿能襯托出美好的氣質和風度。講解員在站立時,要自然的挺胸收腹,身體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前腳掌,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不宜將手插在口袋裡,更不能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掏耳朵、捋頭髮,挖鼻孔等***,有失禮儀的莊重。

  3.走姿:

  行走是講解過程中的主要動作,是一種動態的美。在引導觀眾參觀的過程中,怎樣行走非常重要。講解員在行走時,要注意步伐輕而穩,抬頭挺胸,雙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同時注意保持與遊客之間的距離,不能拉得太開。在陳列廳講解時,講解員要面對觀眾退步走或側身面對觀眾行走。在室外講解時,講解員一般走在觀眾右側中間靠前位置,把主道留給觀眾,身體微側,避免背對觀眾。

  4.目光:

  講解時目光多用虛視法、環視法,眼光不能鬆散,切忌神遊物外。可與觀眾進行一些視覺交流,眼神應自然、穩重、柔和、坦蕩、友善。講解時目光平視,焦點儘量落在後面的觀眾,同時兼顧他人,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也能使自己精神更集中。

  5.手勢的運用:

  講解時的指示手勢要規範、適時、準確、乾淨、利落、優美,做到眼到、口到、手到,簡潔、協調,忌來回擺動、蘭花指等。總之,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應根據講解內容在適當的時候適度地使用指示動作,切忌使用過重的肢體語言,過於做作而不合乎禮儀規範的要求。

  四、講解時應注意的細節

  1.人施講———為觀眾提供個性化服務。

  對於講解員來說,觀眾的年齡、地域、素質、文化層次、興趣愛好等千差萬別,他們來館參觀的目的也不同這就要求講解員在瞭解觀眾的資訊,講解行程的具體要求***包括在館時間***,通過講解過程的觀察等基礎下,採用不同的講解方式、講解語言,對講解詞內容的主次進行取捨。這樣觀眾既能領會主要的資訊,講解員也能避免體力不必要的消耗,兼顧每一批觀眾。當然,要注意取捨過程中不能影響講解的主要內容。

  2.適度溝通———為觀眾提供細節化服務。

  講解是講解員與觀眾交流情感、傳遞知識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觀眾需要的不只是簡單的說教式講解,而是要求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要多交流。因此,講解員在講解時,要善於引起觀眾的參觀興趣,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情境,與遊客適度交流,使講解過程生動,從而融洽講解員與遊客的關係。比如,我們在紀念館主館正門講解時,經常會請觀眾隨我們講解員一起數一下正門的臺階,然後請他們猜一猜正門臺階級數的寓意。

  這樣就讓參觀的遊客參與到講解中,從而在觀眾的腦海中留下更為深刻的參觀的印象。

  3.及時幫助———為觀眾提供人性化服務。

  講解員樹立“觀眾至上服務至上”的理念,為觀眾提供真誠、熱情的服務,隨時關心觀眾。在講解過程中,要主動關心、幫助老人、小孩和有特殊需要的遊客,主動提醒參觀過程中的臺階,上、下樓梯以及通道狹窄的地段。答覆客人提問或諮詢,做到耐心細緻,不急不躁,儘量有問必答***對回答不了的問題,致以歉意,表示下次再來時給予滿意回答***,但要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切忌瞎編亂造。

  4.善意提醒———為觀眾提供理性化服務。

  在講解接待中,有時難免會遇到不太禮貌,不遵守參觀文明的觀眾。這時,我們講解員不要當眾指責,更不能惡語傷人,可以旁敲側擊地做一些善意的提醒。

  講解員禮儀規範

  1、 講解時表情要自然、大方、莊重。同時根據講解內容面部表情要有準確而適度的變化,真實而恰當地表現講解的內容,但切忌做出過於誇張的表情而顯得矯揉造作。

  2、 講解員在站立時,要自然的挺胸收腹,身體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前腳掌,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不宜將手插在口袋裡,更不能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有失禮儀的莊重。

  3、 講解員在行走時,要注意步伐輕而穩,抬頭挺胸,雙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同時注意保持與遊客之間的距離,不能拉得太開。在室內講解時,講解員要面對遊客退步走或側身面對遊客行走。在室外講解時,講解員一般走在遊客的右側中間靠前位置,把主道留給遊客,身體微側,避免背對遊客。

  4、 講解時目光多用虛視法、環視法,眼光不能鬆散,切忌神遊物外。可與遊客進行一些視覺交流,眼神應自然、穩重、柔和、坦蕩、友善。講解時目光平視,焦點儘量落在後面的遊客,同時兼顧他人,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也能使自己精神更集中。

  5、 講解時的指示手勢要規範、適時、準確、乾淨、利落、優美,做到眼到、口到、手到,簡潔、協調,忌來回擺動、蘭花指等。總之,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應根據講解內容在適當的時候適度地使用指示動作,切忌使用過重的肢體語言,過於做作而不合乎禮儀規範的要求。

  景點講解4大訣竅

  一、填鴨式講解不可取

  遊客不願聽導遊員的講解,其原因有許多,有的是疲勞太累不願聽導遊員講解,也有的是導遊員講解水平很一般,提不起遊客的興趣,還有的是導遊員給遊客交流的時間太少以及遊客忙於自己的事情或在考慮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