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互動口才要遵循哪些原則
人際互動口才就是要實現良好的人際互動,在交往中得到對方的滿意反應。下面是小編精心挑選的關於人際互動口才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則,供大家閱讀。
人際互動口才要遵循的原則
人際互動口才原則1:目的性原則
交際目的的實現有賴於說話人行為的自我控制,即在說話過程中始終體現交際目的。說話形式的採用要服從表達的目的。同時,說話者要根據社交物件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交談語言。 人際互動要有目的性,如果沒有目的性就會給人感覺只是在胡亂聊天不知你到底要說什麼或者表達什麼樣的意思和想法。
當你在演講的時候必須要首先表明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比如是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什麼樣的一個觀點或者是要就某事表達自己怎樣的觀點。
在很多大企業裡,每一個銷售和市場人員都經歷過一中名叫“電梯演講”的訓練。該訓練規定:如果你在電梯裡遇到以為大客戶,他想了解某一產品,而你的任務是想辦法在電梯到達目的樓層之前,把這個產品推銷給客戶。在練習裡,你只有三十秒鐘的時間,你必須在這段時間裡把你的想法表達清楚,還要想辦法讓客戶認可你的產品。“電梯演講訓練法”可以幫助區分,在自己要表達的內容裡,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
正如有句俗語所說的那樣,我們要學會“糠中分谷”而且針對每一個人,表述的內容可能不盡相同,因為出來要把產品的優點說出來以外,還要理解客戶的心理,要告訴客戶這個產品將如何幫他解決問題。此外,在短暫的時間裡,還要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分析和比較。
這樣的訓練雖然是針對銷售和市場人員的,但是市場人員和銷售每天都在面對客戶都在面對顧客都在做著人際互動,所以對於他們而言每一個推銷和調查的過程都是一次互動演講。每一次的演講都關乎自己的收入,所以他們的演講是最精煉和有價值的。
人際互動口才原則2:真切性原則
在人際互動中真切性原則也十分的重要。人際交往中要求符合真切性原則,即事真、理真、情也真。一個人如果能在交往中公開自我,談陳自己的看法,就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曾經有個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森。做過一個關於個性品質的喜愛程度進行研究。該研究發現:在人們歡迎的個性品質中,排在最前面的六個品質是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可信。而最受排斥的品質包括說謊、虛偽、不誠實、不真實等。
對於一個演講者而言語言真切是演講的基礎,如果只是云云的講一些自己都覺得是編造出來的謊言去欺騙聽眾,只會使得自己的演講再無人去聽。人類發展幾百萬年到現在,儘管改朝換代物是人非。但是仍然有很多是不變的,比如“真誠”是最受人歡迎的個性品質,而“不真誠”則是人們最為厭惡的個性特徵。真誠即真實誠懇。真心實意,坦誠相待以從心底感動他人而最終獲得他人的信任。
一個人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真誠是必須具備的品質和交往方式。而且據科學研究一個人在說謊時,自己也會感到緊張和慌張,這樣的舉動如果傳到互動者眼中就會很容易讓人對你這個人產生是騙子的主觀印象。即使你的謊言是善意的,最後也很有可能無法達到你溝通人際互動中自己的目的和想要得到的結果。所以在人際互動中真切性也尤為重要。
人際互動口才原則3:邏輯性原則
“邏輯”一詞往往與“內在必然性”或“確定性”等相連。提到邏輯,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數學、物理學等比較“硬”的學科,因為這些學科涉及到的邏輯確實就是那種確定性的、必然性的邏輯。例如,我們會說,2+2=4這個事實,不受任何人主觀意願或偏好的影響,它是客觀的、確定不移的。又如,我們會說,不管你喜不喜歡萬有引力定律,它都在起作用,而且這使得我們可以準確地預測很多經驗現象。
在人際互動中,說話和演講都要具有邏輯性。一個邏輯混亂的演講,無論多麼目的明確和真切都會讓人感覺很混亂。
所以人際互動時說話要清晰、嚴密,有條理,而思維的邏輯性是語言合理性的內在依據。具體說,要做到:
1、概念明確:不違背同一律
同一律要求在整個交談中,每個思想必須與其自身保持同一性。每個概念的內涵都是確定的,都具有明確性。不能混淆偷換概念。
2、判斷準確:不違背矛盾論
矛盾論要求言談中所確定的思想首尾一貫,前後一致,不允許兩個互相矛盾或對立的觀點同時存在。注意防止出現屬性誤判、模稜兩可、自相矛盾、量相不當等錯誤。
3、推理合乎邏輯:不違背充分理由律
充分理由律要求在思維論證過程中推理出一個判斷是真的,必須有充分的理由。言論貴在有理有據。
人際互動口才原則4:時空性原則
人際交談要有在一定時間、地點、場合說出相應適當話語的能力。既要符合語言規則,又要適合語言環境。語境就是時間、地點、場合、物件等客觀因素以及言語行為者的身份、思想、性格職業、修養、處境、心情等主觀因素所構成的使用語言的環境。它包括社會文化情境、自然情境、狹義語境、副語言環境等。
人際互動口才原則5:適度性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講什麼話、怎麼講、對什麼人講,都是一個火候和分寸的問題。言語適度是交際中一條重要原則,具體包括:一是看物件說話;二是少用或不用“誇張”之辭;三是承諾性講話要留有餘地,以免情況發生變化,承諾不能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