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門在太極拳練習中的重要性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習練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太極拳是現代人養生的首選運動。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沒有人群限制,但是命門在太極拳的聯絡中有啊你邪惡重要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命門是人體的重要穴位,那麼命門在太極拳練習中有何重要性呢?太極拳結合人體經絡,打太極拳可疏通經絡。

  習練太極拳,是一項內外俱練、神形雙修的體育運動。所以,對人體重要臟器腎與命門的鍛鍊,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就此談些個人的粗淺看法,旨在與讀者朋友進行交流。

  我們知道,人體的腎臟位於腹腔後壁腰椎兩旁,左右各一。從西醫學的角度來看,腎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藉以排出體內代謝過程的最終產物即體內廢物。中醫學所說的腎,則是一個組合概念,是以腎臟為主體的一個系統。

  太極拳具有養生的作用,習練太極拳通過梳理經絡,促進血液迴圈,提高身體新陳代謝。

  除了解剖學所說的腎臟本體中,為督以上幾種說法的相同之處在於,它們都認為命門是具有形質的,位置確定,有物可尋。此外,另有別樣說法,也為人們所重視,那就是…腎間動氣說”。此說認為:“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明朝孫一奎《醫旨緒餘》,是人體原氣的發動、生成。

  這與《難經》所說的“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腎間動氣也”是相吻合的。這“腎間動氣”的地方,是修煉丹田功法的所在地。功家常說“。腎氣充盈,其氣衝督”,當丹田真氣飽滿充實之後,則經過第二腰椎的命門穴外,它還包含腎卜腺、性腺等內分泌組織和泌尿生殖器官;而且,中醫學還將人體一個極為重要的部位——命門,與腎聯絡在一起。所以,腎與命門常常被人們相提並論。

  關於命門的位置,歷來就有多種說法。明朝趙獻可認為,“命門在人身之中,對臍附脊骨”,在“兩腎各一寸五分之間”《醫貫》。另一種說法,是將有腎視為命‥。中醫典籍《難經》說:“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更有醫家進一步強調兩腎與命門理功能的一致性,認為它們皆為“真元之根本”,故倡導“兩腎總號為命門”明朝虞搏《醫學正傳》。

  修煉太極拳要做到氣沉丹田,丹田集合了人體力量,通過丹田練習太極拳的內力。

  還有一種說法,把命門與丹田聯絡在一起,認為命門就是丹田。明朝張景嶽就說:“人之初生,生由臍帶,臍接丹田。是為氣海,即命門也。”丹田為男子藏精之所、女子受胎之處,人在此處獲得生命並出生,稱其為“生命之門”也有道理。

  日常習練太極拳,習拳者在談動作要領時,也常說“命門”如何如何,但這往往是指人體後腰部的命門穴,該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沿督脈向上移動,命門穴就成了“腎間動氣”這股力量輸注的門戶。這個過程關係到小週天功法,所以“腎間動氣說”更為功家和拳家所認可。

  以上眾說,各有道理。或問:命門到底在什麼地方呢?結合下面談到的腎與命門的生理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做出選擇。

  腎與命門的生理功能

  中醫學認為,腎與命門的功能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難經》雲:“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命門之氣與腎通,表明它們在生理功能方面是相互溝通、相互聯絡的,腎具有命門的作用,命門也具有腎的功能。

  單獨來講,腎的主要功能是藏精,既藏有先天之精生殖之精,又藏有後天之精臟腑之精。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的來源雖然不同,但同藏於腎,稱之為“腎精”。中醫學的氣化理論認為,精能化氣。腎精所化之氣,稱為腎氣”。腎氣之盛衰,關係到各臟腑的正常活動,這頗似現代社會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能源供應”。

  若按中醫陰陽學說來講,可以將腎的生理功能概括為腎陰、腎陽兩個方面的作用。腎陰為人體陰液的根本,對人體臟腑組織起著滋養、濡潤的作用;腎陽為人體陽氣的根本,對人體臟腑組織起著溫煦、推動的作用。

  所以,無論是從“腎精化氣,為臟腑組織提供能源供應”的角度來看,還是從…腎陰、腎陽對臟腑組織的生理活動具有統轄、支配的作用”來講,腎功能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至於命門,古代醫家把命門比喻為走馬燈運轉的動力源走馬燈中點燃的蠟燭——火,認為命門火就是人體的陽氣之源。命門火旺,身體強健;命門火衰,則體弱多病。這種觀點,與中醫對“腎陽”的解釋是一致的。

  更有醫家把這種“動力”的說法聯絡到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上,認為臟腑生理活動的正常運轉,皆依賴於人體陽氣的供應與推動,而這陽氣的根本所在,則在命門,故《難經》強調說:“命門者,諸神經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

  不難看出,強調“腎陽”的作用或是強調“命門火”的作用,都表明兩腎與命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之源,這自然會引起人們的重視。明朝張景嶽就明確指出:“真陰真陽皆藏於腎。命門總主乎兩腎,兩腎皆屬於命門。故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

  《類經附翼》於是我們可以認為:腎中內寓的腎陰即是命門之水,-腎中內寓的腎陽即是命門之火。由於腎陽對臟腑起著滋養濡潤的作用,腎陽對臟腑起著溫煦推動的作用,而這皆可視為命門的水火作用,故張景嶽則進一步強調說:“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看重腎中的“精”——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強調命門的“火”——生命活動的動力之源。煉精化氣,命門火旺,皆為功家和拳家所追求。人們重視對腎與命門的認識和鍛鍊,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了。

  前面談到,歷代醫家對命門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對命門與腎在生理功能方面相聯絡、相一致這一點上並沒有太的分歧。基於此,就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即命門的確切位置。筆者認為,強調命門“腎間動氣——火”的作用,認為它寄附於腎臟實體,佔據著腹部丹田的後部空間即“後丹田”,並以督脈命門穴為其出入的門戶,這個地方就是“命門”。這樣理解,有利於習練太極拳時,對技術要領的掌握有章可循、有物可依。

  對“氣”及其特點的粗淺解釋

  人們常說,精、氣、神是人身三寶。三者既各有所司,又相互化生。一般來講,“精”是指精微有用的物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氣的運動一旦停止,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將“精”轉化為“氣”,增強生命活力,這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人們常常採取各種鍛鍊方法,主動增強這種氣化作用。這個鍛鍊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煉精化氣”。由於腎與命門所處的區域,既是元氣之根,又是生氣之源,所以“煉精化氣”主要是指增強腎與命門的生理功能而言。

  現代科學證明,“氣”是人體內執行著的能量流,是特定資訊在體內的傳導。當然,在這個定義下所說的“氣”,是指“經絡之氣”,即功家和拳家常說的“真氣”、“內氣”。內氣執行有個顯著的特點,它會隨著人的意念而有趨向性,這就是拳論和功法中常說的“意之所注,真氣從之”。

  “意”與“氣”的這種關係,早已為古代功家和醫家的氣功實踐所體察和證實;而其實質的揭示,則有賴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生物電的科學研究證明,當思想意識意念關注在身體的某一部位,尤其是經絡穴位處時,那裡就會產生生物電流;而生物電流的活躍,則有利於調整和改善人體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這對我們理解w腎間動氣”、“意之所注,真氣從之”的實質,是有幫助的。

  內丹功法的練功,一般是以意守腹部丹田為主,這個地方就涉及。腎與命門的領域。意守該區域,通過強化意識,必然會培育和增強“腎間動氣”。所以,許多功法的鍛鍊.都重視這個區域,強調在這裡下工夫。我們知道,功家所說的“煉精化氣”修煉法,其目的是培育丹田真氣以通任督二脈,這雖說是內丹功法的初級階段,但對現代人來講,這種操作仍有普及性。同樣是為了達到增強內氣的目的人們往往採取一些輔助性的鍛鍊方法。

  命門的作用

  一、太極拳一身備五弓

  “一身備五弓”指的是身軀猶如一把弓,兩手為兩把弓,兩足又為兩把弓。五弓合力即為全身的整體勁。五弓協調,觸之則旋轉靈活,能蓄能發,能屈能伸,連綿不斷,滔滔不絕,剛柔相濟,陰陽調和,對健身和推手都起著很大作用。

  身弓以腰為弓把,啞門頸椎第一節和尾骨長強穴為弓梢,上下對稱,對拉拔長,相系相吸,,增強彈力。身弓備,則腰部柔韌有彈性,立身中定而下沉,上於“啞門”虛豎,大椎鼓起,下於尾閭骨前送,起到方向舵的作用。

  除此之外,手弓和足弓的作用也極為重要,練習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手弓以手為弓把,以意注於肘節,使勁沉著鬆靜有定向,手腕和項下鎖骨為弓梢。手弓備則伸屈隨意,粘連走化自如,懂勁而得機得勢,處處能整體協調而不散亂。

  足弓以膝為弓把,胯骨與足跟為弓梢。足弓備,則膝關節有力而微前挺,胯骨鬆沉而後撐,臀部與足跟齊,把臀部之勁貫至足跟,兩足跟氣往下沉而勁自然往上翻,腰腿之勁自然上下相系相隨,做到勁起腳跟,主宰於腰,通於脊背,形於手梢。

  五弓合一是全身內外整體練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勁”以曲蓄而有餘的必要條件。練拳和推手的過程,每站一勢,必須檢查是否五弓俱備、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撐”又能“八面轉換”的蓄勢。“八面支撐”是穩固厚重,“八面轉換”是旋動靈活。只有周身勁整而弧形走化,直線發勁,就能做到“機由己發,力從人借”。

  二、命門穴為主弓的重要位置

  氣層丹田,呼吸均勻是太極拳的重要心法,講究練習時需放鬆自我,達到全身心的協調和統一。

  命門穴位於兩腎之間,屬督脈,有生命之門,先天之根本的含義。命門穴與任脈的神厥穴肚臍又前後對稱,與腰的帶脈又纏繞一週。帶脈的循行路線較為簡單,起於季脈肋下方,橫繞腰腹周圍,前平臍,後平十四椎。帶脈的“帶”字,含有腰帶的意思,因其橫行於腰腹之間,統束全身直行的經脈。足部的陰陽經脈都受帶脈的約束,帶脈與衝、任、督三脈的關係極為密切。

  腰腹部是三脈脈氣所發之處,又為下丹田真氣之所在。下丹田在臍內一寸,一般位於臍和命門三七開,位於大椎和會陰穴也三七開,符合黃金分割線0.618的優選關鍵數字,順應先天自然之規律。因此,只有氣沉丹田,意守丹田,命門穴後撐等練功身法,就能通過神厥穴深部的經絡網,使丹田生髮之氣遍走全身,起著整體功能的調節作用。

  三、命門穴的調節機理

  “腰為第一主宰”,說明了太極拳主弓的重要性。主弓弓把“命門”是帶動四肢弓的綱,通過主弓節節貫穿及上下肢的調節協調,也就是“命門”調節上行與大椎、肩、肘、腕貫穿,對拉拔長,相系相吸。同時,“命門”調節下行與胯、膝、足跟貫穿,對拉拔長,相系相吸,周身身法處處聯絡起來,方能做到“一動無有不動”的完整協調境界。

  具體操作上,用意把“命門”後撐,先取得前足蹬回的反作用力,與後足蹬力成為力偶,故“命門”向後撐實,即前足從地面反作用力而來。後坐時則反之,“命門”注後拉,是從後足前弓取得地面反作用力與前足反作用力成為力偶而來,後足蹬力主動催迫前足的反作用力而成為力偶,向前退後都成為左旋右轉的力偶,立身中正不偏,四面轉換,八方支撐,無不順遂。如果單純只考慮抽胯,只能從股關節的力偶轉動,不能與上體協調解決

  周身一家。“命門”則能為上下統領的總關要,掌握主弓的整體調作活動,照應上下肢四弓的協調活動,發揮主弓為中心點的彈力作用,在推手時能化能發,能粘能走,變化無窮。

  除了“命門”後撐之外,還必須注意“命門”向左右旋轉或前後位移。拳論十三勢歌中指明:“命意源頭在腰際,變換虛實需留意。……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靜氣騰然”。這高度概括了腰腹部意氣變換調節,以命門穴作為調節全身平衡的軸心。在推手時,從接觸點感知對方來勁之後,根據對方的勁路首先進行命門的內換,然後調整身體的各部分和各關節,一動無有不動。

  一動全動並不是單純接觸點的移動,如果不首先從命門變換虛實,而單純上肢的移動,馬上由手作出反應,這就會犯了“梢動”的毛病。羅基巨集先生提出解決“梢動”的毛病,“勁先由裡邊變換,才能知己知彼,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懂勁功夫”。命門穴裡邊變換,包括命門穴向左右及前後的位移,命門穴的轉動,其位移及轉動量的大小根據對方的勁路決定,命門的位移及轉動帶動身體四肢各關節作出調整反應,為化勁和發勁作好準備,使對方感覺不到我方內勁的變換,而實際我方巳把對方的力引上球面的切點丟擲。所謂“四兩撥千斤”,也就是這個道理。

  由此可見,太極拳運動一身備五弓,五弓的運轉構成太極立體圓運動,而腰脊命門穴則起立體圓心的樞紐的作用。在推手時,意貫命門,注意命門後撐位移及虛實變換轉動,通過命門穴調節上下肢十二個關節貫串,螺旋型纏繞絞轉,把對方引上立體圓面切點,五把弓合一集中發勁,如箭直線發射,可見命門穴在練功和推手時都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這是外型動作難於覺察到,只能在練功和推手的過程中自我感知。

  以上主要是從人體經絡、幾何角度和人體力學等方面分析太極拳運動等多方面的基本原理。其實,太極拳運動是多方面的健身運動,不但是身體的鍛鍊,更主要是精神修養的鍛鍊。很多有文化素養的人,注重道德修養的人,都善於從練拳過程中去領悟做人的道理。

  法國一個來中國學太極拳運動的人說:“我們學太極拳是從中學習人生哲理。”企業家莫性才先生的《太極拳與企業管理》論文之所以博得廣泛好評,就是由於他不僅僅是練拳健身,而且把拳理與事業結合起來。太極拳強調“立身中正,”“協調平衡。”這都是做人辦事的最基本原則。

  太極拳很多方面值得研究,有些現象很難得到科學的解釋,只能在實練中逐步領會感知,例如生物電、人體內氣的發放等現象,肉眼根本無法覺察,只能自我感知。因此,太極拳運動涉及到十分複雜的人體科學,涉及到生理解剖學、中醫經絡學等,必須通過人類長期的實踐訓練、交流研究和總結,才能不斷提高太極拳運動水平,使體內之意、氣、力、血,電等隨心所欲的執行全身或蓄聚到任何一個部位,達到靈活無滯,既為技擊強化內勁,也為養生醫療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