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科普手抄報

  科技創新的發展從理論到實踐、從重結論到過程、從思維定向到實踐探究的過程,我們需要為學生搭建哪些平臺,學生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能夠得到哪些發展。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 ,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恐龍大腳印何以儲存上億年

  恐龍的“大腳印兒”為什麼可以儲存上億年,然後被科學家發現呢?恐龍足印化石的形成需要苛刻的條件,“首先要有恐龍生活,也要有合適的地點,更要有儲存條件。”科學家存有距今1.3億年至1.8億年間形成的與燕山運動相關的地質記錄、1.4億年至1.5億年前矽化木群、十幾億年前的海洋沉積遺蹟等多種地質遺蹟資源,這也就具備了恐龍化石形成的相關條件。

  科學家說,具體來講,恐龍足印化石的形成需要恐龍生活離水比較近,比如在河海、湖濱等,如果是土層堅硬的話是不會留下足印的。恐龍留下腳印後,需要暴露在空氣裡一段時間,使得腳印堅固起來,這樣在下次泥沙、波浪襲來時,腳印才可能不會被沖掉,隨後的地殼運動把這些足跡埋住,這樣,這些腳印兒就保留了下來。

 

關於科技的手抄報圖片

  專家分析認為,被埋大約800萬年後,地殼運動使得這些足跡化石從被埋住的最底層開始發生了傾斜,至少再過了650萬年,這些足跡化石所在的地塊因為地殼運動,被抬升起來,得以顯露於世人面前。從現場情況分析,更多更好的恐龍足跡應該還存在於尚未揭露的岩層中。待保護工程完善後如果再作進一步科學發掘,預計將有更驚人的科學發現。
 

關於科技的手抄報圖片

  :南極曾是熱帶?

  一直以來,北極和南極都是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你知道南極的氣候嗎?科學家通過南極洲海底鑽探發現,5200萬年前,南極洲出現過熱帶雨林。科學家還警告,未來幾十年內,南極的冰層可能會融化掉。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古生物氣象學家凱文·威爾士對南極洲東海岸海底巖芯樣本的熱敏感分子學分析顯示,5200萬年前,那裡“很溫暖”,氣溫約20攝氏度。威爾士把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期刊《自然》上,他說:“南極大陸上存在過森林,那時沒有任何冰層。這很令人吃驚,因為很明顯我們對南極的印象是非常寒冷,而且全都是冰。”與此同時,威爾士發出警告稱,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南極洲冰層會加速融化。

  :吃魚能降低患肝癌的風險

  魚肉營養豐富,常吃魚還能幫助人們強身健體哦!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日前釋出的一項調查結果稱,常吃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背部發青魚類以及鰻魚的人,與不怎麼吃這些魚的人相比,患肝癌的風險約低40%。

  鯖魚等背部發青的魚類在日本統稱“青魚”,這些魚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研究人員在1995年至2008年間,以日本9個府縣的約9萬名45歲至74歲的居民為物件,進行了長期跟蹤調查。研究人員記錄了這些人攝入沙丁魚、鰻魚等8種魚的量,所選取的8種魚都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種類。

  結果發現,每天上述魚類合計攝取量達到約70.6克的一組人,與每天只攝取約9.6克的一組人相比,患肝癌的風險要低36%。肝癌多數是由於感染乙型、丙型肝炎導致慢性肝炎後發病的。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員澤田典繪猜測說,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炎症作用,也許遏制了肝炎發展成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