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科技手抄報素材

  當今社會正經歷著一場全球性的科學技術革命。想要多瞭解科學知識不如做一份科技手抄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二年級科技手抄報圖片及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二年級科技手抄報資料1:科技的力量

  科學對每個國家來說都太重要了,科技發達,國家自然就富強,國家富強了就有能力去保護自己的領土,捍衛自己的尊嚴,保證自己的國民安居樂業。像袁隆平,他就用科技解決了中國的糧食問題。

  以前,中國每畝地最多能產400公斤的糧食,而袁隆平知道中國人多地少,甚至有些人家連一頓飽飯都沒吃過,他下定決心要讓糧食產量倍增。經過他一番煞費苦心的研究與無數次失敗後,他終於發明出了“雜交水稻”這個方法,讓中國土地的水稻畝產達到800公斤,相當於以前兩畝地的產量啊!袁隆平的這一舉動,讓其他科學家也產生了靈感,提高了蔬果類的產量。正是因為這些科學的努力,才使現在的中國用只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科技的手抄報圖片一

  從這件事來看,袁隆平等科學家是用科學的方法讓中國人吃飽了飯。同樣我們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我一篇報道,上面列舉了一些科普調查的資料。近期人們對科普知識的認識和掌握都提高了30%。而生活環境提高了80%,人們對科學的興趣也提高了5%。這些資料表明,科學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人們也正因為如此,才對科學有了更大的興趣。去年我去了北京科技館,科技館裡有著琳琅滿目的科技展品。這些科技展品都會幫助人來學習科學。比如,會回答問題的機器人、會講解自己身體結構的機器人、可以和人下棋的智慧機器人……。我猜這三類機器人都安裝了智慧系統。用科學的方法也可以節約能源,比如,智慧水龍頭、智慧開關、太陽能汽車等。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中國也曾經是一個科技強國,在明朝,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在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到了清朝,由於多年的閉關自守,妄自尊大,中國的科學技術開始漸漸落後了,結果遭受外強侵略。現在雖然在逐步趕上,但跟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所以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繼續努力。只有我們努力了,祖國才有可能更加強大,所以科學要從娃娃抓起。
 

科技的手抄報圖片二

  二年級科技手抄報資料2:宇宙大爆炸

  一個理論的產生往往要以人們大量的社會實踐為基礎,經過反覆驗證而形成。但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卻是天文學家和電訊專家們在經常不斷的偶然發現中確立和產生的1925年,美國天文學家W.S?亞當斯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通過對天狼星的密度很大的伴星的觀察,確認了恆星發出的光譜線的頻率向紅色方向移動,即出現頻率變低、波長變長的紅移現象。1929年,大天文學家哈勃根據新的觀測資料,發現了銀河系以外的星系光譜紅移與星系離開我們的距離成正比,距離我們愈遠的星系,離開我們的速度愈快。

  這種宇宙天體愈遠向外飛逝速度愈快的天文現象,預示著宇宙在不斷的向外膨脹。對於此種巨大的天文之謎,科學家們一時沒有恰當的理論來解釋它,一些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提出了較為合理的宇宙膨脹說和宇宙爆炸理論。其理論認為:整個宇宙起源於一個高溫、高密度的“原始火球”的大爆炸,火球爆炸而向外膨脹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元素就形成了今天宇宙間各種物質,逐漸凝聚成星雲,再演化為各種天體。由於大爆炸後宇宙中原初輻射達到熱平衡,至今宇宙間還殘存著均勻而微弱的背景輻射。為了驗證這種學說,60年代初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射電天文學家R?H?迪克等人,建造了一架天線,努力探尋背景輻射。也許天線靈敏度不夠或別的什麼原因,未能尋到這種背景輻射。

  踏遍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迪克專門沒有尋找到的宇宙背景輻射,卻被搞衛星通訊裝置的兩位年輕工程師彭齊斯和威爾遜發現了。1962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發射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顆國際通訊衛星“電信星1號”。第二年,貝爾實驗室30歲左右的兩位青年工程師彭齊斯和威爾遜在裝置衛星通訊用的天線以提高其靈敏度時,發現總有原因不明的“噪聲”干擾。他們經過反覆測試,覺察到這是一種消除不掉的噪聲輻射,相當於絕對溫度2.7K左右。而且這種微波輻射在天空各個方向上都是強度相等的,不隨季節而變化。顯然這不是來自某些天體的特定的輻射,而只能是一種宇宙輻射。這個發現打破了以前認為廣闊的星系際空間是絕對空虛,不可能有任何能量輻射,溫度只能是絕對零度***相當於零下273攝氏度***的傳統觀念。

  由於貝爾實驗室這兩位工程師當時還不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論,一時對這種宇宙輻射現象疑惑不解。次年春,彭齊斯向麻省理工學院一位科學家偶爾談起這個不解之謎,那位科學家說迪克小組正在探索這個問題。彭齊斯得知了這一意外發現的重大科學理論價值,喜出望外,立即與迪克小組進行了互訪。經研究進一步確認,這個3K宇宙背景輻射就是“原始火球”大爆炸後的殘餘輻射。後來,彭齊斯和威爾遜因此項發現而榮獲諾貝爾物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