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按摩法治療頸椎病最有效

  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有頸椎病,頸椎病可以使用應剛柔結合的推拿手法進行治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中醫正確使用按摩法治理頸椎病的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處!

  中醫按摩療法幫你治療頸椎病

  1、後頸牽拉

  以雙手用力將頭向前下拉,儘量使下巴貼胸口,至後頸部或肩胛部位有拉扯感為止。停留15秒再放鬆,重複5次。

  2、肩胛牽拉

  將左手掌置於右肩,右手置於頭頂,右手用力將頭向右前下方拉,至有拉扯感為止。停留15秒再放鬆,重複5次。

  3、摩面

  兩手中指貼近鼻樑旁並輕按迎香穴,向上做擦臉動作,至額前,沿耳旁按摩至頜下,並輕輕按壓耳垂周圍,還原至鼻旁面頰。重複上述動作,共12次。

  4、梳頭

  雙手自前額髮際開始,至項後髮際止,分三路,相當子按經絡中陽明、太陽、少陽經的循行路線梳頭。重複4次。

  5、提耳

  雙手拇、食二指指腹擠按耳輪中下1/3交界處及耳屏,各擠按3分鐘。

  6、搓頸

  以手掌沿頸後髮際至第7頸椎棘突***大椎穴***,自上而下揉搓頸後部肌肉,反覆12次,兩手交鍺各搓揉一遍。

  7、旋頸

  即“米”字功。兩手叉腰,令頭頸項循低頭、仰頭、左旋、右旋、左下視、右上視、右下視、左上視等8個方向,呈“米”字形狀旋轉。

  頸部保健操讓你遠離頸椎病

  第一步:按摩後頸

  左手來回摩擦頸部數次後,開始順著一個方向揉捏後頸次,完成後換右手重複動作,直到頸部完全放鬆。

  第二步:旋轉頭部

  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吸氣,讓右側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呼氣,讓左側頸部伸直,停留片刻。反覆交替做4次。

  第三步:前俯後仰

  先抬頭後仰,同時吸氣,雙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後緩慢向前胸低頭,同時呼氣,雙眼看地。重複8次,可逐漸加大幅度。

  第四步:提肩縮頸

  雙肩慢慢提起,頸部同時盡力往下縮,停留片刻後,雙肩慢慢放鬆,頭頸自然伸出,還原自然;然後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後,雙肩放鬆,並自然呼氣,反覆做4次。

  第五步:舉臂轉身

  舉右臂,手掌向下,抬頭目視手心,腳跟轉動45度,身體重心向前傾,慢慢轉向左側,停留片刻,然後身體再轉向右後側。旋轉時要慢慢吸氣,迴轉時慢慢呼氣,動作緩慢、協調,反覆做4次。

  第六步:環繞頸部

  頭頸放鬆,依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360度轉動,共做6次。

  第七步:提肩縮頸

  自然站立,雙腳略分開,與肩等寬,雙肩慢慢提起,頸部儘量往下縮,停留片刻後,雙肩慢慢放下,頭頸自然伸出;還原後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後,雙肩放鬆復原。

  要注意的是,做頸部保健操時動作應該柔和、緩慢,速度不可過快。大多數人的頸部痠痛、不適,並非是頸椎出現了問題,而是頸部肌肉在長期保持同一姿勢後,出現僵硬。如果頸部保健操做得太猛,容易使原本沒有問題的頸椎、骨關節出現磨損,反而容易導致頸椎病了。

  為什麼會有頸椎病

  1、外傷:外傷:頸椎在脊柱的活動範圍最大,承受著頭艦和活動的重應力,如果發生頭頸部的碰撞、閃扭、擠壓等外傷,常可造成不同型別的頸椎病。12%—20%的頸椎患者有急性外傷史,特別是頸椎骨折、脫位後出血、水腫波及椎間孔,骨折碎片移位直接壓迫神經根或脊髓,或骨折後區域性形成的骨痂刺激脊神經根或脊髓時,更易導致頸椎病。各種原因導致的頸椎椎間盤損傷也是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原因,青少年頸椎間盤張力很強,周圍軟組織代償功能較好,外傷後血管、神經受壓的表現不明顯者較多。中老年人由於頸椎間盤和椎旁其他附屬結構發生了退行性改變,代償能力降低,血管、神經受壓的症狀則逐漸加重,從而導致頸椎病。

  2、風寒溼痺、經絡受阻:由於風、寒、溼三種外邪侵入身體,流注經絡,導致氣血執行不暢而引起肢體與關節疼痛、痠麻、重及屈伸不利等。古代醫家歸納的這些風寒溼痺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其中包括了現代所指的頸椎病症狀。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久病體弱,肝血不足,腎精虧損,經脈失去濡養,可致肢體筋膜弛緩,手足痿軟無力,不能隨意運動、肝腎不足,氣血虧損,除了可引起肢體不利等症外,還有耳鳴、目眩等症。此外腎虛不能養肝,以致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也能引起眩暈等症。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頸椎病包括了椎動脈型、根型和脊髓型頸椎病的大部分症狀。

  4、痰溼凝阻、經絡瘀滯:由於肺、脾、腎功能失調加上寒熱燥溼等外邪因素影響了津液的正常輸布和執行,停聚在機體某個部位,造成氣血、經絡執行不暢,這樣又導致了人體出現新的功能障礙。痰溼凝阻引起的證候相當廣泛,在人體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症狀。痰溼上逆頭部多見眩暈,阻於四肢者多見四肢麻木疼痛。

  5、年齡因素:就像一臺機器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部位的損傷也日益增加,頸椎同樣會產生各種退行性改變化,而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生髮展中最基本和最關鍵的基礎。另外,對小關節和各種韌帶的退變也起著重要作用。

  6、慢性勞損:是指各種超過正常範圍的過度活動帶來的損傷,如不良的睡眠、枕頭的高度不當或墊的部位不妥,反覆落枕者患病率也較高。另外,姿勢不當,尤其是長期低頭工作者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適當育鍛鍊也會增加發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跟頭等。

  7、咽喉部炎症:研究表明,90%以上的頸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咽喉部炎症。頸椎與咽喉毗鄰,兩者之間的淋巴迴圈存在著密切聯絡。咽喉部的細菌、病毒等炎性物質,可以播散到頸椎部的關節及周圍的肌肉、韌帶,使這些組織痙攣、收縮、變性,肌張力下降,韌帶鬆弛,破壞區域性的完整性與穩定性,最終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8、頸椎退行性改變:隨著老年人的機體、內臟、形態、功能的逐步衰老退化,運動系統也會隨著衰老而退變。會出現椎體邊緣退變、骨質增生、骨質疏鬆、脆度增加、後小關節肥大變性、關節韌帶彈性減退、鈣質沉著、骨質萎縮、骨皮質變薄、骨小樑減少或變細、骨密度減少等改變,這些變化均可導致頸椎退行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