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治療方法

  肩周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目前,對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療。口服消炎鎮痛藥,物理治療,痛點區域性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綜合療法。同時進行關節功能練習,包括主動與被動外展、旋轉、伸屈及環轉運動。當肩痛明顯減輕而關節仍然僵硬時,可在全麻下手法鬆解,以恢復關節活動範圍。

  自我按摩的步驟及方法為:

  1.用健側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側肩關節的前部及外側,時間1~2分鐘,在區域性痛點處可以用拇指點按片刻。

  2.用健側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關節後部的各個部位,時間1~2分鐘,按揉過程中發現有區域性痛點亦可用手指點按片刻。

  3.用健側拇指及其餘手指的聯合動作揉捏患側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時間1~2分鐘。

  4.還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況下,用上述方法進行按摩,一邊按摩一邊進行肩關節各方向的活動。

  5.最後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鐘,對於肩後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拍打法進行治療。

  自我按摩可每日進行1次,堅持1~2個月,會有較好的效果。

  肩周炎的七種自我療法

  1、兩手抱頭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 兩手緊抱繞後腦;兩肘拉開,與身體平行;兩肘收攏,似挾頭部,周而復始。

  2、單手壓肩法:

  以右肩為例。兩足似弓步,右腳在前,離桌尺餘;左腳在後伸直。右手收於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體向下向後擺動。

  3、擴胸分肩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放於胸前,兩肘與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擴開胸懷,分開雙肩、吸氣;回覆時呼氣。

  4、頭壓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雙腿,手掌放在頭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頭緊緊壓住手掌中心***哪邊痛就壓哪邊的手掌***,每次20分鐘。開始幾天,手臂不能彎度過大,手掌也很難伸到位,可先採用側睡頭壓手掌的辦法。

  5、捏拿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從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覆捏拿5一10遍,換手。

  6、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貼於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產生溫熱感,換手。

  7、按揉穴位法:

  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鐘,換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鐘,換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鐘再換手。

  肩周炎的自我運動治療法

  肩周炎的自我運動治療法:做肩關節三個軸向活動,用健肢帶動患肢進行各種練習。

  器械體操:利用體操棒、啞鈴、吊環、滑輪、爬肩梯、拉力器、肩關節綜合練習器等進行鍛鍊。

  注意:肩周炎患者應在無痛範圍內活動,因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痙攣,從而影響功能恢復。每次活動以不引起疼痛加重為宜。反之則提示活動過度或出現了新的損傷,宜隨時調整運動量。

  下垂擺動練習:軀體前屈,使肩關節周圍肌腱放鬆,然後做內外、前後、繞臂擺動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直至手指出現發脹或麻木為止。此時記錄擺動時間,然後直腰稍做休息放鬆,再做持重***1~2公斤***下垂擺動,做同樣時間的前後、內外、環繞擺動***30~50次***,肩周炎患者以不產生疼痛或不誘發肌肉痙攣為宜。也可在俯臥位下進行,即將患肩垂於床外,然後做放鬆擺動或提重物擺動練習。

  按摩與被動運動:肩部按摩能達到改善血液迴圈、減輕肌痙攣和鬆解關節粘連的作用。按摩配合被動活動,可增大肩關節的活動範圍。但手法一定要輕柔,以免症狀加重。肩周炎患者一般先在肩部施以推、揉、滾等手法,以放鬆肌肉,緩解痙攣。再拿或按肩井、肩骨禺、肩貞、中府、天宗等穴。

  肩周炎患者用推按理筋法,彈撥肱二頭肌肌腱、肱三頭肌長頭及胸大肌止點。在做肩關節的抖動,同時做肩關節各方向輕巧的被動運動,逐漸擴大活動範圍,最後以搓、抹等手法結束按摩。

  肩周炎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運用自我做肩關節三個軸向活動,用健肢帶動患肢進行各種練習。希望大家堅持不懈,不能因為好轉一點就放棄,同時還需要注意避免過累的體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