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的儲存方法
米酒是比較受歡迎的飲品,也自己在家裡也可以動手做,你知道米酒要怎麼儲存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1、醪糟在做好後的頭幾天裡,米中自然合成的糖分濃度最高,酒精濃度很低,米酒香甜可口,是最好吃的時候。
所以在製作前要考慮到家中成員的消耗量,一次不要做得太多,應儘量在三四天內吃完為宜。如果放置時間過長,發酵仍在繼續,先是酒味過重而發苦,繼而會變得酸澀,不好吃了。
正常情況下,1000g江米可出1500ml江米酒。
2、做好後的醪糟可移入冰箱冷藏室儲存,以低溫控制發酵的繼續,隨時取出食用。
同時依然注意要用專用勺子盛取,以免粘油,使酒變質。
米酒的正確儲存方法
1、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也是酒的一種,不可貪杯。
2、如果發酵過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
如果發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拌酒麴的時候,如果水灑多了,最後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塊。一煮就散。
3、做糯米酒的關鍵是器皿乾淨,絕不能有半點油花。米出綠、黑黴,要不得。如米麵上有點白毛,屬正常,可煮著吃。
4、拌酒麴一定要在糯米涼透以後。否則,熱糯米就把灰黴菌殺死了。結果要麼是酸的臭的,要麼就沒動靜。
5、一定要密閉好。否則又酸又澀。
6、溫度低也不成。三十攝氏度***80華氏度***左右最好。
米酒的功效
一: 對畏寒、血淤、缺奶、風溼性關節炎、腰痠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熱飲為好;
二: 米酒可以直接作開瓶生飲,也可以加熱後飲用。
三: 米酒作為調味佳品的原理在於,它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質,受熱後這些物質可隨酒中的多種揮發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異味。
四: 對神經衰弱、精神恍惚、抑鬱健忘等症,加雞蛋同煮飲湯效果較佳;
五: 米酒能夠幫助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功效。
六: 產婦血淤、腰背痠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消化不良、厭食煩躁、心跳過快、體質虛衰、元氣降損、遺精下溺、月經不調、產婦缺奶和貧血等病症大有補益和療效。
七: 米酒還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應,生成芳香物質,使菜餚增味。米酒的這些去腥、去羶及增味功能,在菜餚烹製中廣為人們採用。西方人喜歡吃中國菜,這與米酒的調味功能獨特,被中國人首先發現並巧妙地加以採用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