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癌是怎麼形成的

  子宮癌是除乳腺癌以外,危害女性身心健康最大的禍首,它不僅給女性患者身體上的疼痛折磨,而且很多年輕女性會因此失去做媽媽的權利。以下就是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子宮癌的形成

  1、家族遺傳史

  毫無疑問,任何癌症都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子宮癌當然也不能例外。據臨床統計,約有20%的子宮癌患者有家族史。

  2、宮頸糜爛發炎

  若有長期子宮頸的損傷、破皮、糜爛、發炎,都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

  3、抽菸壞習慣

  抽菸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一為抽菸會減少身體免疫力而使子宮頸癌細胞加速發展,另一為抽菸本身產生一些物質有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4、不良性生活

  沒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幾乎不會產生子宮頸癌,而愈早有不當的性生活,往後便愈容易產生子宮癌。過早性生活生殖道發育尚未成熟,對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細菌或病毒後,又在多個男子性關係刺激下發展而導致宮頸癌。性伴侶方面,女性若有2個以上的男性伴侶,其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更是有顯著的增加。以下三種性傳染病毒是子宮癌的三個殺手,需要注意。

  ①人類疤疹病毒Ⅱ型HSV-2,因HSV-2抗體檢查在浸潤性宮頸癌的病人中80%~100%陽性。

  ②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對各類宮頸癌組織進行HPV特異性抗原的檢測,均提示子宮頸癌的發病與HPV感染有關。

  ③人類鉅細胞病毒CMV。國內外均有報道,子宮頸癌前病變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CMV抗體滴度均高。動物實驗證明CMV-DNA具有惡性轉化能力。

  5、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變傾向,故而被列為癌前病變,其增生過長分為單純型、複雜型與不典型增生過長。單純型增生過長髮展為子宮內膜癌約為1%。複雜型增生過長約為3%。而不典型增生過長髮展為子宮內膜癌約為30%。

  6、服用雌激素

  一般情況下,女性朋友們如果患了無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綜合症、功能性卵巢腫瘤等與子宮相關的疾病時,都要或多或少地服用雌激素,時間一久,便會自然而然地刺激子宮內膜致其病變。瞭解子宮癌的確切病因,才能更好的接受治療。

  7、多妊娠生育

  宮頸癌病因和妊娠有關,宮頸癌的發生率,隨妊娠次數的增加而遞增,女性生育次數越多,患有宮頸癌機率,也就越大。宮頸癌病因和生育有著密切關聯,最容易患宮頸癌的是已婚女性、生育過多的女性,這一點需要格外注意。

  8、生活方式

  宮頸癌同宮頸糜爛、裂傷及外翻有關。由於宮頸自身的生理和解剖原因,導致它比較容易遭受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的刺激,包括創作、激素和病毒等,都是容易造成宮頸癌發生的。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也可影響疾病的發生。

  子宮癌的治療

  1.手術治療

  為首選的治療方法。手術目的一是進行手術、病理分期,確定病變的範圍及與預後相關的重要因素;二是切除癌變的子宮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轉移病灶。術中首先進行全面探查,對可疑病變部位取樣作冰凍切片檢查;並留腹水或盆腹腔沖洗液進行細胞學檢查。剖視切除的子宮標本,判斷有無肌層浸潤。手術切除的標本應常規進行病理學檢查,癌組織還應行雌、孕激素受體檢測,作為術後選用輔助治療的依據。I期患者應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及雙側附件切除術。具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行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或取樣;特殊病理型別如乳頭狀漿液性腺癌、透明細胞癌、鱗形細胞癌、未分化癌等;子宮內膜樣腺癌G3;肌層浸潤深度;癌灶累及宮腔面積超過50%或有峽部受累。鑑於子宮內膜乳頭狀漿液性癌惡性程度高,早期淋巴轉移及盆腹腔轉移的特點,其臨床I期手術範圍應與卵巢癌相同,除分期探查、切除了宮及雙附件清掃腹膜後淋巴結外,並應切除大網膜及闌尾。II期應行全子宮或者廣泛子宮切除及雙附件切除術,同時行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III和IV期的晚期患者手術範圍也與卵巢癌相同,應進行腫瘤細胞減滅手術。

  2.放療

  是內膜癌最主要的術後輔助治療,可明顯降低區域性復發,提高生存率。對已有深肌層浸潤、淋巴結轉移、盆腔及陰道殘留病灶的患者術後均需加用放療。

  3.孕激素治療

  主要用於晚期或復發子宮內膜癌的治療。

  4.抗雌激素製劑治療

  適應證與孕激素相同。

  5.化療

  為晚期或復發子宮內膜癌的綜合治療措施之一;也可用於術後有復發高危因素患者的治療以期減少盆腔外的遠處轉移。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阿黴素、紫杉醇、環磷醯胺,氟尿嘧啶、絲裂黴素、依託泊昔等。可單獨應用或聯合應用,也可與孕激素合併使用。子宮乳頭狀漿液性腺癌術後應給予化療,方案同卵巢上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