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的飲食調理方法

  秋燥的表現有口乾、咽痛等等,嚴重時傷害我們的身體器官,想要預防秋燥症,有哪些飲食調理方法呢?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1、川貝雪梨豬肺湯 取豬肺一個,雪梨四個、川貝母12個。豬肺切厚片,泡水中用手擠洗乾淨,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過冷水,滴乾水後備用;雪梨洗淨去核,川貝母洗淨。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待火煮沸後,微火煲2小時以上。適合溫燥者服用。

  2、川貝燉秋梨 取秋梨1只,挖去核後,填入川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加水適量,文火燉熟,吃梨喝湯。適合溫燥者服用。

  3、銀耳甘菊羹 銀耳泡發後和乾的杭白菊一起煮至沸騰後按個人口味加入冰糖改小火煨2小時以上。適合溫燥者服用。

  4、百合蓮子紅棗粥 取百合25克,蓮子25克,大米150克,紅棗15顆,冰糖適量。鍋中放水,先放入大米、百合乾燒開後,再放入蓮子、紅棗,改用中火繼續熬煮至熟,最後放入冰糖即可。適合涼燥者服用。

  5、木耳山藥粥 黑木耳、山藥各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山藥洗淨切塊,木耳泡發至軟;木耳先煮至軟爛,加山藥、粳米煮粥,冰糖調味食用。適合涼燥者服用。

  6、蓮藕枸杞粥 枸杞20克、鮮藕50克、大米100克。大米淘洗乾淨浸泡半小時,鮮藕洗淨去皮後切小塊,和沖洗後的枸杞及浸泡後的大米一起加入開水煮大約40-50分鐘至粥黏稠即可。適合涼燥者服用。

  秋季除燥降火的8種水果

  香蕉:

  一般人認為敗火以食香蕉為最好,中醫認為香蕉性味甘寒微澀、無毒,具有清熱止渴、清胃涼血、潤腸通便、降壓利尿等作用。對於口渴、便祕等陰虛腸燥或血熱氣滯者尤佳。

  不過,若脾胃素虛、陽氣不足的人食香蕉就會適得其反,反會使虛火更旺。

  甘蔗:

  味甘性寒,有清熱生津、下氣潤燥功能,常用於熱病津傷,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結。

  橄欖:

  味甘澀酸,性平,具有清肺生津,利咽,解毒功能。主要用於咽喉腫疼,煩渴,肺熱咳嗽,咳血,飲食積滯,酒毒溼熱。

  蘋果:

  味甘性涼,具有生津除煩,開胃和脾,潤肺悅心,澀腸止瀉之功效。可降低膽固醇,防動脈硬化,具有抗癌作用。但心肌梗塞及糖尿病人不宜吃,因含猱酸多易引起便祕。

  梨:

  味甘性涼,微酸,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功能,常用於熱病津傷,煩渴消渴,熱咳燥咳,氣喘失音,便祕等。但胃寒脾虛瀉洩者忌食。

  枇杷:

  利肺氣,化痰止咳***熱咳***,和胃降氣,有清涼生津解渴作用。便祕、療瘡、支氣管炎者忌食。

  柿子:

  味甘澀性寒,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健脾、澀腸、治咳嗽、止血、對高血壓、痔出血有療效。多食會產生柿結石。

  荸薺:

  味甘性寒,具有清肺胃之熱,化痰消積之功能,可明目退翳,治痔瘡,大便下血。預防流腦,高血壓,可輔助治療慢性咳嗽、吐濃痰。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