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智力發育的最佳階段

  小孩處於智力發育時期,你知道最佳的智力發育階段是什麼時候嗎?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小孩智力發育最佳階段

  科學家通過分析例項,提出一個重要的假設:即5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如果把17歲時所達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麼從出生到4歲,就獲得50%的智力;從4歲到8歲又能獲得30%的智力;而餘下的20%的智力則是在8歲~17歲這個時期獲得的。

  我國兒童心理學工作者也認為:4歲前,是兒童發展形象視覺和口語語音的最佳期;5歲是掌握數概念的最佳期;5歲~6歲是豐富口語詞彙的最佳期;7歲是兒童品德形成的最佳期。如果在這些關鍵期裡能對兒童進行及時的教育和培養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教育心理學的另一角度分析,8歲前這一階段人生經歷了兩次大的環境轉變和兩次角色轉換,它是兒童品德個性形成的重要階段。

  兩次角色轉換即經歷了從嬰兒到幼兒,從幼兒到兒童的轉換。

  兩次環境轉變即從自由的無拘無束的以個體生活的家庭到紀律約束的以集體生活為主的幼兒園;從以遊戲活動為主的幼兒園到以學習為主的正規學校班級。

  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有好多小學生看上去活潑、頑皮、聰明、智力也正常,但就是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沒有適應上述兩次環境轉變和角色轉換。已經是小學生了卻仍是幼兒的心理,已經在學校正規班級了卻還像在自己家一樣貪玩任性。

  正如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所說:“從出生到7歲是人生重要時期,兒童的習慣、語言、才能、思想、態度、情緒等都要在此時期打好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

  事實的確如此,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年齡小、經驗少、玩性大、模仿性特別強,最易受周圍環境影響,這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既容易又牢固。在這一階段如果教育得法,引導得當,可以使兒童的自我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得到增強,逐步形成誠實、認真、負責、助人為樂等優良個性品德,從而為其今後一生的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

  智力發育的5個重要階段

  寶寶智力開發的階段之一:0-2個月

  在0-2個月階段的寶寶此時對味覺、聽覺、觸覺以及視覺的外界刺激都有了反應,所以在俯臥時能夠自己抬頭,眼睛隨著物體的移動而移動,還易被顏色鮮豔的物體吸引,因此家長不妨將軟球或柔軟的玩具放在寶寶小床的一側,把玩具推到寶寶的手邊,待他用手推開玩具時,再將玩具推到他的腳附近,讓他用腳去蹬玩具,目的主要是訓練寶寶的手和腳的靈活能力。

  寶寶智力開發的階段之二:3-7個月

  在3-7個月階段的寶寶正處於一個由視覺引導知覺探索的時期,所以能夠積極活躍地探索身邊的事情,此時媽媽不妨和寶寶玩一個藏貓貓的遊戲,以訓練寶寶的分析、判斷能力,從而提高他的邏輯思維能力。

  寶寶智力開發的階段之三:8-13個月

  在8-13個月階段的寶寶孩子的感知能力開始變得靈敏,故開始喜歡模仿,此時家長就可以跟他玩一個叫拍拍手的遊戲,教他模仿,從而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與模仿的能力。

  寶寶智力開發的階段之四:14-18個月

  在14-18個月階段的寶寶開始產生抽象思維,因為在1-1.5歲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夠更精準地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因此能配合父母的引導進行互動,此時最適合的小遊戲便是音樂呼啦圈,即家長跟寶寶雙手相握形成一個圓圈,當音樂開始時,家長便帶寶寶按順時針方向踏步走,一旦音樂停止,便引導寶寶停下來,在做2-3次後,便讓寶寶自己嘗試。

  寶寶智力開發的階段之五:21個月以後

  在21個月以後的寶寶能夠自己掌握符號關係,比如語言理解、語言邏輯等,此時家長就可以給寶寶講一些簡單的圖畫故事,然後再讓寶寶重複講給家長聽,期間家長可結合圖畫,重複一些重點的語言、動作描述等,若寶寶講得與圖書不一致時,不要急著去糾正,這樣子做不僅能幫寶寶開發智力,配合寶寶的發展階段,還能適時給予刺激,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促進小孩智力發育的方法

  提高寶寶邏輯性

  a:考推理

  你和寶寶準備一起吃早點了,但還沒有把早飯盒揭開,父母可讓孩子猜一猜:“猜猜看,咱們今天早點吃什麼?” “你希望是牛奶還是豆漿?”這種方法可提升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哦。

  b:數數樓梯的臺階

  上下樓梯會讓孩子感到疲倦而無味,但倘若這時父母用一些有趣的方法,不僅能讓寶寶智慧有所提升,而且寶寶吵鬧著要大人抱自己上樓梯的狀況也將會大大減少。

  父母可帶領孩子一級臺階一級臺階、一層一層地數數樓梯的階數,在不知不覺攀爬樓梯的過程中,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也會有所提高。

  c:認路、數門牌

  帶孩子出門後,可利用回家的一段時間,因為回家的路上時間很充足,孩子的心情也大多比較放鬆。這個時候,面對四通八達的各條馬路,讓孩子分辨並記憶,找出各條路的特點及不同之處,學會利用參照物來認路,能夠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在回家的路上,還可以指導孩子數門牌號碼,分清哪邊是偶數,哪邊是奇數,能強化孩子的數字概念,對提升數學邏輯智慧很有幫助。

  d:尋找節目時間表

  晚上看電視的時候,孩子最愛看的節目是在什麼時間播出呢?可以在電視報上找出那個時間,教孩子認識時間。這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而且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還能學會一些漢字。

  e:和孩子一起數玩具

  晚上睡覺之前,要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過,父母可以從旁協助,藉此機會幫助孩子學到新本領。

  最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大聲數玩具,數完一件放好一件。孩子通過模仿就能知道數數的順序,以後就可以讓孩子自己數和放玩具了。這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學智慧。

  f:看商品標價

  逛商場時,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看看商品的標籤,讓孩子知道每樣商品都有它的標價。然後再和孩子算一算,買兩件要多少錢,媽媽有10元錢,夠買幾樣……這能使孩子對金錢有個最初的概念,也能提升他的數學智慧。

  g:增減衣物學數學

  天氣暖和了,衣服要減少;冬天天氣冷,衣服要相應地增加。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數衣服的件數,夏天穿單衣1件;秋天穿內衣+毛衣+外套共3件;冬天穿內衣+毛衣+外套+防寒服共4件。

  寶寶在此過程中就會把天氣冷和要保暖及穿厚衣服,天氣熱和要涼快及穿薄衣服聯絡在一起,讓孩子從具體的生活經驗中提升本體感覺,認識自然。

  在穿脫衣服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自己系鈕釦,從上往下系,或是從下往上系,讓寶寶的數學邏輯智慧得到提升。

  增強與人交往能力

  a:與人打招呼

  教孩子向遇到的熟人打招呼,向他們問好。打招呼的時候教孩子用不同的禮貌稱呼,如“叔叔,阿姨,奶奶”等,還要教孩子使用禮貌的招呼用語“您好”、“您去上班嗎”等等。這可提升孩子的人際智慧。

  b:讓孩子進行自我介紹

  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讓孩子簡單地自我介紹一下,不必說得太多,如果孩子害羞,只要介紹一下姓名、年齡就可以了,這既能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也能提升他的內省智慧。

  c:到有相仿年齡小朋友的人家做客

  爸爸媽媽有時候也要挑選一下做客的物件。到有小孩子的人家去做客,能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時機。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也能培養孩子合群及合作的意識。

  d:讓孩子來幫忙

  爸爸媽媽可以假裝自己有困難,讓孩子來幫一下忙,如幫忙搓一下抹布等。通過勞動,孩子能建立自我服務及服務他人的意識。父母的幫忙請求能讓孩子有參與感,並能訓練他最初的合作性,對他的人際交往有好處。

  e:讓寶寶去問路

  媽媽可以經常帶孩子上街,在街上時,媽媽要鼓勵寶寶去問路,這可以提升他的人際智慧,因為向陌生人詢問道路,可以充分鍛鍊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