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工程教學畢業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逐漸提升,促使著化學工程行業也在不斷的朝前發展,尤其是社會對化學行業求量的逐日增大,這就要求化學工程行業必須要加快對化學技術的應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能源化學工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改革 》

  [摘要]通過模組化教學改革是培養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模組化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進行模組化優化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內容、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的興趣、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以及適應能源化工專業要求方面的改革,能有效提高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質量,培養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無機及分析化學;能源化學工程;模組化;教學改革

  當前,大多數工科專業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形成無機及分析化學。通過系統地學習和掌握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化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無機及分析化學中的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物質結構、四大平衡理論是要求必須掌握的。這些基本理論和知識在能源化學中的應用是很基礎的東西,能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化學基礎。[1]我們所開設的新專業能源化學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清潔轉化、煤化工、環境催化、綠色合成、環境化工。它以化工的理論與技術為應用基礎,圍繞新能源利用與化學轉化,實現能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重視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推動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實驗創新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改革必須直面的棘手問題。因此,進行模組化優化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內容、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無機化學的興趣、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有效提高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質量,可以滿足社會及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模組化優化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內容

  所謂課程模組,描述的是圍繞特定主題或內容的教學活動的組合,或是一個內容上及時間上自成一體、帶學分、可檢測、具有限定內容的教學單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學活動組合而成。模組化教學強調理論教學、實踐、練習、研討的同步式一體化的教與學,強調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把理論、實踐等環節緊密結合。基於以上課程模組化的考慮,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模組化教學***見表1***。由於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課程內容打亂後進行重新組合,導致概念和知識點多,各章節之間存在較強的獨立性。[2]因此,要合理安排大一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這樣有助於學生轉變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

  二、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學習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原動力。要學好無機及分析化學,激發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3]在緒論教學過程中,要做好本課程的介紹及發展前景和學生學習心理方面的工作,在無機化學教學中建立好教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一,在緒論課上介紹無機和分析化學發展過程及發展前景,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本課程的重要性,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接著主要介紹無機及分析化學的作用及學習方法和相關考核辦法。第二,闡明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能源、材料以及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以此為載體深入淺出地介紹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的關係。第三,在專業導論課上強調無機及分析化學是能源化工類相關專業的基礎課,能為以後的專業課學習和將來從事工作奠定基礎。第四,通過新生認知見習,讓學生在參觀相關無機化工企業中獲得感性認識;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利用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解答知識疑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五,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佈置課後課題作業,利用網路資源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查詢相關資料完成課程論文作業。

  三、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方法

  在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中,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方法能提高教學效果。要面對的教學問題有:課前製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主講教師課堂講授“動”與“靜”結合,活躍課堂氣氛;不可徹底忽略傳統的板書;進行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技術相結合,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4]第一,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模擬化學反應歷程,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原子或分子的拆分及重新組合的過程,化抽象概念變為具體事物,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如,Flash動畫製作了各種型別分子雜化軌道***sp,sp2,sp3,dsp2等***的形成過程。第二,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教學重點、難點,實現人機對話,有助於學生理解和記憶課本內容。第三,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依然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四、培養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

  通過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化工學科競賽活動是調動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學生對無機及分析化學基礎課程興趣的重要舉措。[5]第一,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廣西各類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堅持開展國家級、省部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專案。第二,為了鼓勵和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化工年會化工論文競賽。第三,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開放實驗室的研究課題;設立創新實驗基金,由學生自由申請,對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學生給予創新基金資助。此外,改革無機化學教學方法,必須將傳統的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新型的探究性實驗,通過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生在設計實驗方案中能夠開發智力、培養良好的實驗素養,鍛鍊自學能力。

  五、適應能源化工專業要求方面的改革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理論教學上要求學生掌握能源化學工程基礎理論和相關技能。在實踐教學上,應明確教學過程中的內容重點和難點,尤其是熱力學方面的內容應該重點詳細講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能源轉化及利用過程中的一般規律,為低碳環保使用能源奠定基礎。我們針對實踐性很強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依據其專業的特點實施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相結合,使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社會實踐活動等環節能為培養具備高素質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人才服務。此外,我們還完善校內實驗實訓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向企業提供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與加強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實踐評價體系的建設中,收集專家評價、教師評價、實習接收單位評價、系***分院***自評、學生評價等資訊,做到以評促建。

  六、結論

  本文針對我校能源化學工程專業開設的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在優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力以及適應專業要求方面對教學環節進行了總結和探究。加強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實踐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能為培養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韓洪晶,楊金保,劉淑,等.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建立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228-229.

  [2]孟廣波,畢孝國,付洪亮.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3***:145-146.

  [3]朱清,李成勝,張徵林.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化工時刊,2013***4***:49-50.

  [4]芮光偉,蔣珍菊,嶽鬆.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5-76.

  [5]葉英傑,張永興.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4***4***:156-157.

  篇二

  《 應用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教學改革分析 》

  摘要:化工專業實驗教學中面臨硬體不足形式落後、理論課和實驗課難以同步、學生積極性差、工程思想淡薄、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強等眾多困境,為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針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教學在凸顯行業特色、加強教學實踐、建立遠端實驗室等方面做出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關鍵詞:化工專業實驗;困境;改革

  近年來各高校不斷改革,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以應用技術大學為辦學目標[1-2],推進教育改革創新,轉型發展、合作交流、學術研究,推動建立產教融合和協同創新機制,推動地方高等學校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化工實驗教學中面臨的困境[3-5]:

  ***1***傳統教學,學生積極性差

  老師講,學生照方抓藥,學生僅是被動學習、缺乏學習興趣,按照書上操作一下閥門,讀了幾個資料,對所作的內容,為何如此操作,及所操作的裝置並不瞭解。教會學生的僅僅是模仿,達不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發現能力、思維創造能力的效果。而且,傳統教學方式已經明顯落後於當今資訊化、網際網路時代的要求。

  ***2***理論課和實驗課難以同步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般先在教室講授理論知識,然後在實驗樓進行實驗課。理論課和實驗課難以同步:空間上,理論課與實驗課在兩個不同地方進行;時間上,理論課在前,實驗課在後。這樣經常會出現理論知識和實操訓練脫節的現象,在講授理論知識時由於看不現實的實驗裝置,對裝置的原理、結構及操作步驟沒有深刻的認識,而進行實操時,之前學過的實驗原理和操作規範又想不起來。

  ***3***硬體不足形式落後,實驗裝置臺套數嚴重不足

  由於化工專業實驗中很多都是大型裝置,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學校購置的臺套數不多且不能經常更新,導致實驗裝置短缺及落後。實驗過程中,多個學生共用一套實驗裝置,很多學生無法親身實際操作,實訓惠及的面比較窄,無法實現每位學生達到熟練掌握。而改善此狀況,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和場地,這在目前是難以實現的。

  ***4***工程化思想淡薄,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強

  化工專業每年都會為各類化工企業供應大量化工專業人才,他們主要從事一線化工技術工程師及相關技術崗位,而這些崗位需要員工對現場裝置裝置工藝流程有足夠了解。然而,未接受系統工程訓練的學生們,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工程意識淡薄,不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要效率,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教學做出如下改革嘗試。

  1凸顯行業特色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地處廣東省茂名市,是一所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的具有石油化工特色的院校。以石油化工為特色開設了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理論課程***如石油煉製工藝學、石油化工工藝學、化工機械基礎、化工動裝置基礎、油氣儲運基礎、石油產品應用技術***、實踐課程***如餾程、密度、閃點、粘度、凝點、原油實沸點蒸餾、工程實訓、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化工模擬實習***,形成自己獨特的專業核心課程群。化學工程學院專業已成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特色專業,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9年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被列為實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3年廣東省綜合改革專業,2013年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石油化工實驗與實踐中心***,2014年廣東省示範專業,2015年提交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獲受理。

  2加強教學實踐

  2.1建立校內實驗實訓基地

  實驗實訓基地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近年來不斷加強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開設了豐富的工程實訓課程,如延遲焦化生產模組、原油綜合評價模組、潤滑油調和與模組、管線拆裝模組。實訓過程中,學生們分工合作,查閱文獻、制定方案、實際動手操作,整個工程實訓過程能很好地鍛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充分體現了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目標,提高了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彌補了工業實踐難以到位的現狀。

  2.2建立校外基地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充分利用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化在石化資源上的優勢,加強實驗教學平臺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改革。廣石化與茂石化等當地石油化工企業聯合建立校外基地,校外實習時聘請企業高階工程師進行安全及工藝流程講解,讓學生在相應崗位上進行專業認識實習、頂崗實習,瞭解自己今後所從事行業的環境特點崗位性質及各工藝流程的操作,並對比工業實際生產與實驗過程的聯絡與區別,提高學生的工程意思。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3建立遠端實驗室--與資訊化接軌

  科技飛速發展,資訊化時代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建立遠端實驗室,其優點如下:

  3.1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遠端控制實驗是對真實的實驗裝置的操作控制,學生能充分地體驗真實的實驗感受。尤其是當使用視訊會議技術或網上攝像機進行多媒體的資訊反饋時,這種實驗感覺更加清晰直觀。而且遠端控制實驗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網路完成實驗,有利於學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實現了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變。

  3.2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

  解決因資金、場地不足,無法增加臺套數的問題。當有大量學生進行實驗時,購置大量的實驗裝置是不現實的。遠端控制實驗允許學生靈活地安排學習計劃,可以充分發揮效用,可以在不同的實驗室、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同時,由於減少了實驗裝置的購置,實驗室的維護費用和工作量也大大降低。

  3.3結合模擬實驗,加強學生對自動控制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工程意識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建立了自己的模擬實驗室,分別以大型石油煉化企業實際裝置為依據,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建成石油化工實體模擬實訓基地,基地現有五套典型石油化工裝置:常減壓蒸餾裝置、重油催化裂化裝置、乙烯裂解裝置、乙烯分離裝置、聚氯乙烯裝置。這些生產裝置外形真實,操作控制模擬模擬。整個基地工藝流程複雜,裝置設施逼真,自動控制程度高,規模與真實石化生產裝置接近,內外操結合,職場化氛圍濃郁,完全適合石油及化工類專業高年級學生進行生產綜合技術學習。而且採用計算機DCS操作,靈活性強,實訓成本低。“遠端控制實際化工實驗室”的建設亦可分兩種途徑:

  3.3.1現有實驗裝置改造實現遠端控制

  各個高校都有自己的實驗室,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實驗裝置將儀表、控制閥全部實現自動控制和記錄顯示,配備控制軟體,實現全自動線上控制與檢測,實現遠端實驗控制和操作。

  3.3.2構建全新實驗裝置

  目前有多家公司開發了"本地+遠端+網路"的實驗系統,提供遠端實驗室建設和服務。這些系統由聯網計算機、中心伺服器及實驗裝置組成。中心伺服器支援網上實驗服務功能,實驗裝置為全自動控制。同時為了適時獲取實驗裝置的執行情況,實驗現場配置攝像機。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各高校可以請專業的軟體公司構建全新遠端實際實驗室,是一個行之有效、快捷的路線。

  4結束語

  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髮展,對化工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高等院校要不斷積極尋求化工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更好的推動服務於地方經濟的發展。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在化工專業實驗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形成自己鮮明特色的石油化工專業、在工程實訓方面擁有自己校內實訓基地以及與企業聯合建立的校外實習基地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還存在某些不足,如欠缺遠端實驗室的建設,雖然有自己的模擬實驗室,但在高速發展的資訊化時代,與資訊化的接軌還遠遠不夠,需要進一步的改革探索。

  參考文獻

  [1]李鳳剛,鞠彩霞,張晗,等.應用型化工專業實驗教學方法改革[J].廣州化工,2015,43***18***:193-194.

  [2]樑慧鋒,劉佔牛,王秀玲.應用型化工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淺析[J].邢臺學院學報,2012,27***2***:183-184.

  [3]張淑霞.化工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5,18***3***:119-121.

  [4]劉鳳花,王全英,李徐東.微課在高職石油化工類專業實驗實訓中的應用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17***3***:32-33.

  [5]阮慧敏,屠美玲,姬登祥,等.《化工綜合實驗》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中旬刊,2013***10***:70-72.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