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的前景以及價值途徑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美育對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功名利祿、超越人我之見、超越利害生死的境界,使人體驗生命的真諦,獲得人生的終極幸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美術教育的前景與應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及其軟體技術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這都將促使中職美術設計教育理念、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法發生更大的轉變。網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進一步應用,將對傳統的教育方式帶來更大的衝擊,在美術設計全球化的程序中對我國美術理念的衝擊仍將繼續。中職美術設計教育仍面臨著如何調整升學壓力與加強美術設計課程比重的問題。我們的中職教育,尤其是中職美術設計教育,必須放眼未來,沉著應對,與時俱進,才能碩果累累,真正做到蓬勃發展。

  首先,要重組師資結構,加強師資培訓。師資結構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師資隊伍老中青良性分佈固然重要,但師資來源多樣化自然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許多學校師資盡數全職和定編補缺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如能借鑑國外教育經驗,美術設計教育中全職教師只需編制數的三分之一;社會上的專家聘為兼職教師,也可佔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是客座教師,聘請學術專家和高等院校的教授等。這樣的師資結構更利於資源的利用和調動。另外,對教師定期進行相關培訓,豐富教師業務知識,開拓教師眼界,是我們的教師能夠走出課堂,才有可能接受新的理念,從而在教學中注入新鮮血液。

  其次,更新教育理念,調整教學模式。中職美術設計教育,應該突出它的整體觀念和綜合思維。打破一名教師上到底的現狀,應分為基礎課教師及設計課教師分別分層教學的形式。就從事中職美術設計教育者來說需認識更新,知識更新。沒有一定量的知識積累,具體的教學則無從談起。要接受新訊息來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同時一定的實踐經驗也是必要的。實踐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設計的理解同時也增加了教師進行理論研究的資料,更深化理論研究並運用到教學中去。

  另外,注重實際應用,搭建實踐平臺。教師在中職美術設計教育中應當是“組織者、指導者”特別是在中職美術設計教育中。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社會實踐,指導學生系統地去完成美術設計案例。當前,中職美術設計教育主要還停留在教師單方面的授課上,學生缺少個人動手和實踐能力,我們應探索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設計課中結合資格證書考核的內容或廣告專案為中心的方法,將學生分別組成團隊,模擬企業競標的形式各自拿出自己設計創作的作品進行比較,教師最後進行點評。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會更加投入,互相協作並且瞭解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在往後的學習中就會有的放矢。

  實現美術教育價值的途徑與方法

  普通高校實現美術教育基本價值目標的過程中,必須突出科學與人文精神,實現專業教育、科學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的有機結合。

  ***一***充分發揮美術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的教育,美術課堂教學是實施美術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課堂教學內容中蘊涵著大量有待開發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美術教育課程常把表現技能與表現技巧作為教學重點與美術教育的價值目標吻合度不夠。美術教育重要的是理解美術的社會文化背景、技術條件、表現技法與表達方式、創作思想與表現主題等。

  ***二***重視美術教育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通過開展科技文化活動、藝術實踐、社會服務等第二課堂活動,可以使大學生充分發揮特長,提高美術素質,得到實踐鍛鍊,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增強他們服務社會意識和參與意識,加強團結協作精神。

  ***三***充分發揮隱性美術教育的作用隱性教育是針對於顯性教育而言的“環境育人”。高等學校所營造的文化氛圍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通過不同場合懸掛、裝飾、設定一些高雅、勵志、哲理的視覺藝術作品,提高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激發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意識。

  藝術教育的價值是什麼

  術的教育價值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人我之見、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獲得終極幸福。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養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給人的高尚行為以推動力。美育對人能發生作用在於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脫性。美育還能夠彌補科學的概念性、抽象性、機械性,使人生豐富而有意義。美育具有自由性、進步性、普及性,能給人的情感以撫慰,使人的心靈純潔高尚,給人類以溫情的精神家園。

  蔡元培認為世界有兩方面:現象世界和實體世界。現象世界就是物質世界,實體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就是人類心理和精神的最後依靠、歸依。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人不僅生存於物質世界而具有物質需求,人還有心理,有情感,有精神世界,渴望心靈有依靠。美育是實現世界觀教育,以達到精神世界的途徑、津樑,這是由美育的特點決定的。人人都有愛惡驚懼喜怒悲樂之情,這些都是隨人的生死禍福利害等而改變的。而美感則否,美感的特點是無功利性、超脫性、普遍性。人們面對美的物件,決無佔有它的念頭,心理的美感是純潔無雜念的,眾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