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第二課重重疊疊教學設計

  既然專業美術教育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專業美術人才,那麼就意味著它所實施的物件是少數經過遴選的有強烈興趣和較強基礎的學生。普通美術教育作為一種素質教育,則基本上是對全體學生實施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二年級美術下第二課《重重疊疊》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到你。

  1

  一、教學目標:

  1.現把課堂氣氛調動起來,美術課一定要活躍。

  2.觀察自然與生活中重疊的現象,瞭解重疊產生的遮擋現象和透疊現象。

  3.運用一種或幾種形狀的重疊擺放,掌握遮擋或透疊的表現方法,嘗試用重重疊疊的方法畫或貼上一幅畫,。

  4.發現生活中的重疊現象,感受重重疊疊的獨特美感。

  二、教學重點:

  用貼上或繪畫的方式表現具有重疊效果的作品。

  三、教學難點:

  表現重疊時的遮擋效果和透疊效果

  四、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示範作品

  學生:彩紙、剪刀、固體膠、彩色水筆,水粉顏料等。

  五、教學過程:

  ***一***、視訊賞析,匯入新課

  1.欣賞自然風光,初步感受重疊美感

  春天來了,讓我們隨著綻放的花兒去感受美好的自然風光吧!

  花兒:滿山遍野,重重疊疊,競相開放。

  2.攝影作品中的重疊之美

  大自然和生活中也隨處可見重疊之美。

  ***遠山,荷葉,建築,人群等***

  3.出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嘗試著表現重重疊疊的畫面。

  ***二***、探究技法,深入感知

  1.提問:什麼是重疊?

  相同的東西一層層堆疊。

  2.你能說說生活中常見的重疊現象嗎?

  3.請對比這兩張重疊的物體,有什麼不同?

  重疊會讓物體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遮擋:後面的物體被前面的擋住不畫,這樣能很好的表現前後關係。

  遮擋的畫面效果:表現裡外,表現茂密,表現層次。

  透明:把前後兩個或多個物體重疊的部分畫出來,分不清誰在前誰在後,就能很好的表現透明的感覺。

  4.表現重疊的方法***p3***

  方法一:繪畫,可以先畫出透明的樣子後塗色,在塗色的時候可以透明也可以相互遮擋。

  方法二:用重疊的形狀互相遮擋,進行拼貼。

  5.視訊示範重疊的表現方式

  注意相鄰的形狀在色彩搭配上色塊顏色要相差大些,才能使前後重疊對比更明顯。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畫出或拼貼出有重疊效果的作品。

  ***四***、作業展評

  你的作品名字叫什麼?你是怎樣搭配色彩的?在你創作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五***、小結拓展

  重疊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學會重疊的表現方式會讓你的畫面更加豐富有層次

  2

  教學目標:

  1、認識重疊圖案的藝術特點,瞭解重疊的形狀可以使畫面產生各種不同的效果。

  2、用剪貼的方法,重疊各種形狀來完成美術作品。

  3、通過對重疊形狀的學習,增強學生的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能夠見貼出重疊的形狀,並設計重疊的形式。

  教學難點:如何處理重疊的遮擋關係和排列效果。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觀察法、討論法、演示法

  教學準備:學生準備彩紙、卡紙、剪刀、膠棒等。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紙、彩紙、剪刀、範作,併為學生準備學具——圖形卡。

  教學設計:

  一、引導階段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形狀,一個是黃色的圓形,一個是橙色的圓形。老師將他們慢慢移動,現在黃色的圓形到了橙色圓形的前面,橙色圓形有一部分怎樣了?生:被擋住了。師:沒錯,這就產生了重疊。接下來,老師把它們換個位置,橙色圓形又到了黃色圓形的前面,它們仍然有一部分是重疊的。所以說,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前面就會產生重疊。其實,在我們美術的世界裡,重疊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師,它能把周圍的一切變得與眾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跟重疊交個朋友。

  出示課題:《重重疊疊》

  教材設計處理:利用實物演示,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發展階段

  1、師:重疊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想一想,你都見過哪些呢?

  生:樹葉、魚鱗、鐘錶的指標、站隊時的同學們等等。

  師:同學們在平時非常注意觀察和收集生活中一些美的畫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感受重疊帶給我們的美。

  教師出示具有重疊形狀的風景圖片。

  師:走進大自然,大家有什麼感受呢?

  【蔚藍的天空中,大雁排著整齊的隊伍自由地飛翔,整齊秩序的美構成了有規律的重疊;校園裡小樹的葉子正在茂密的生長著,這種重疊具有隨意的美;五顏六色的魚兒在海底歡快地游來游去,有種參差不齊的美。】

  總之,把大小、形狀相同或者不同的圖案物體進行重疊排列後,我們的大自然就有了不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