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講解技能有哪些呢
講解是通過語言對知識的分析,提示事物及其構成要素的發展過程,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技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課堂講解技能,供你參考。
一、構成要素
***1***形成講解結構
生物課堂講解結構總的來說可分為三大部分:引入***導論***一主體***議論、推論***一總結***結論、結果***。
***2***注意語言表達
講解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語一言的表達,生物課堂的講解也不例外。講解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應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語音、語速適合講解內容,吐字清晰。第二:講解緊湊、連貫。第三:講解語言應準確、完整。
***3***與其它教學技能相配合
教師在講解時應配合眼神、手勢、板書或輔以適當教學媒體。教育社會心理的研究表明,毫無表情,毫無動作,遠離學生的講授,學生只能接受資訊的25%;如果使用板書、字幕、圖表或其它直觀教具,學生資訊接受率可以提高40%一50%;如果指著講解,再配以恰當的動作和手勢,學生資訊接受率可提高至75%以上。
***4***使用例證
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在進行講解時,經常遇到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這時可以舉例加以解釋。
***5***形成連線
教師在講解特定內容時要做到連貫、清楚。連貫清楚的講解是由新知識和舊知識間,問題和問題間、例證和原理間恰當的連線構成的。這些要素並不是彼此孤立的,它們之間將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講解中,教師應仔細安排各步驟的先後順序,並選擇恰當的連線詞語用以論證這些因素的關係,使講解成為連貫、系統的對某物件的闡述,教師必須進行認真設計,使講解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科學思維。往往這種講解具有跨躍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中過渡自然,便於學生進行遷移性學習,進行連線,更容易使學生對講解內容進行邏輯思維,更易理解,使學生感覺到新問題的產生式自然的,而且使新的內容要達到的目標更加明確。
***6***獲得反饋
講解從形式上看似乎是教師單方面的活動,但事實上成功的講解必然要有師生間知識資訊和情感的交流"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收集來自學生的講解效
果的回饋資訊,及時發現學生的困難,對問題的理解程度,瞭解他們的興趣和態度。教師要根據回饋資訊及時調整講解的方式和速度,使學生跟上教學進度,達到教學目標。總體來說,講解中獲得回饋的作用有:第一,實現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第二,隨時調整講解進度,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第三,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助於實現教學目標。
講解中一般的反饋方式有:觀察學生的表情、行為和操作活動;留意學生的非正式發言;提出問題,學生回憶舊知識或引發對新知識的思考:給學生提問的機會,使他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困惑等。
二、講解的要求
要求教師必須思路清晰,一步扣一步,步步銜接緊湊。一般說來,新授內容是由若干個教學事件構成,教師必須清楚:每一個教學事件教師幹什麼?學生幹什麼?針對某一個教學事件,學生可能會怎樣想?學生可能想什麼?教師怎樣引導學生去想?學生在什麼地方可能出現思維阻塞?這就需要:
⑴充分準備,啟發思維: 要明確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建立清晰的講解結構,也就是說,先講什麼?後講什麼?前後怎樣連線。
⑵提供依據,注意科學性:所舉證據和例證要充分、具體、恰當,並要明確依據與結論之間的關係。
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重點指重要知識,由教學內容的特點來確定;難點由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關係以及學生的基礎等情況來確定。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重複;停頓;提問;提高語音語調或降低語音語調;板書強調等。
⑷組織要有條理,注意邏輯性:講解的過程合理,條理要清楚,邏輯嚴密,層次分明,體現物理學的認識方法。講解不僅使學生明確每一步的出發點,思考方向、結論,而且要明確各步驟之間的邏輯聯絡。
⑸語言清晰、流暢、簡練、通俗、生動
⑹反饋和調控:通過反饋和調控實現師生之間情感的激勵和知識資訊的有效傳遞,達到教學目標。另外,講解還要情感投入。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和良好智力環境的重要因素。講解中情感的交流與語音和語速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為了使講解生動,應使講解的語音和語速適合講解內容中情感交流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情感投入。
三、講解的型別
1、描述類。
***1***敘敘式:教師用比較簡潔、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語言客觀地把事物在時間上的發展變化,空間上的位置、延伸,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講述出來。
***2***描繪式:教師用比較生動、形象的語言,具體地、鮮明地、逼真地再現人物、事件、景物狀態和情景的一種方法和手段。它能把學生帶入最佳思維狀態。
2、詮釋類。
***1***解釋式。
教師用簡潔嚴謹的語言具體講解事物、事理的含義、原因等的一種講解方式。
***2***說明式。
教師用言簡意明的語言,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規律、功能以及事物間關係等加以說明的一種講解方式。
3、論證類。
***1***論說式。
教師用富於邏輯性的語言根據教材中提供的已知材料進行道理、論是非,使學生在接受科學知識的同時,明白或懂得一定道理。
***2***推理式。
教師利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材料推匯出新知識的一種講解方式。
***3***證明式。
教師為論述根據已知材料提煉出的某一思想觀點、某一法則、公式的正確性,或者用事實或引用科學公理作依據來證明某立論、法則、公式正確而採用一種講解方式。
四、講解技能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錯,即錯說錯講。
2、淺,即知識傳授不到位、重點不突出,難點沒突破,照本宣科,淺嘗輒止。
3、散,教師沒能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講授的不繫統、不集中,缺少必要的概括總結。
4、亂,教師思維混亂,講授無序,東一榔頭西一掃帚。
5、泛,講解空泛。
6、偏,講解偏離了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