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堂科學小實驗

  實驗是科學教學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師們比較認同的教學方法,課堂上的科學小實驗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課堂的科學小實驗,供你參考。

  第一章實驗

  1. 開水養魚

  你需要:水 試管***或比較長的玻璃杯*** 酒精燈 小魚

  這樣做:在試管或比較長的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往水裡放幾條小魚,把試管傾斜地固定好,使水剛好到杯口的位置***如圖***。在杯口下面放一盞酒精燈,開始給杯子裡的水加熱***千萬注意,只能燒試管的上半部分***,一直燒到杯子的上半部分熱氣騰騰,看看小魚怎麼樣了***如果有冰塊,可以放一塊進水裡***。

  想一想:小魚為什麼能在上半部分熱氣騰騰的水中悠然地活著?冰塊化了沒有?

  有創意:把這樣“燒”過的小魚帶回家養,看看能養多久。

  告訴你:加熱試管上部的水,這些水受熱後不會沉到底部去。水的導熱性差,上部的水把熱量傳到底部,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雖然試管上半部分的水燒開了,但底部依然是涼的。這樣,“開水”裡當然可以養魚。***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2. 水中點燈

  你需要:蠟燭 盆子 水

  這樣做:把一根比較粗的蠟燭粘在臉盆底,倒入一些水,水面離蠟燭面有一點點距離***不淹沒蠟燭***。點燃蠟燭,看一看,蠟燭能不能燒到水面以下。想一想:為什麼水底下能點燈? 有創意:試一試,是在熱水中蠟燭燒到水面下更深,還是在冰水中燒得深一些。***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3. 水往高處走

  你需要:盆 水 蠟燭 玻璃杯

  這樣做:把蠟燭粘到盆底,盆裡裝上適量的水。點燃蠟燭,等火燒得非常旺的時候,用玻璃杯扣住蠟燭,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想一想:水怎麼會往高處走呢? 有創意:水上升的高度跟火的大小有沒有關係?跟玻璃杯的大小有沒有關係?怎樣用實驗來驗證?

  告訴你:由於蠟燭燃燒消耗了杯內的氧氣,杯內的氣體體積變小,氣壓降低,外部氣壓將水壓入杯中,所以“水往高處走”。***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4. 自己動手 汽水不愁

  你需要:鮮檸檬 涼開水 糖 小蘇打 玻璃杯

  這樣做:切開檸檬,把檸檬汁擠到玻璃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倒入一湯匙小蘇打,輕輕搖晃,使小蘇打充分溶解,再加入一些糖。嘗一嘗,味道如何?這樣做出來的汽水裡有汽嗎?

  想一想:汽水為什麼會有汽?

  有創意:調配好檸檬汁、小蘇打、糖和水的比例,使汽水更美味可口。

  告訴你:當小蘇打和檸檬汁混合時,它們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超市裡賣的汽水中,泡泡也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它是用高壓把二氧化碳加進去的。

  5. 冷熱兩墨水

  你需要:兩個玻璃杯 熱水 冷水 墨水

  這樣做:在其中一個杯子裡倒入熱水,在另一個杯子中倒入冷水,然後在每個杯子裡滴一滴墨水。

  想一想:熱水和冷水哪個與墨水融合得快一些?為什麼?

  有創意:人扭傷了,是用熱水還是冷水來敷受傷的部位?為什麼?

  告訴你:熱水的水分子運動速度比冷水快。熱水的水分子能較快地跑到墨水中去,與墨水融合。***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6. 來有影 去無蹤

  你需要:

  兩個一樣大小的瓶子***一個有蓋子,一個沒有*** 水

  這樣做: 在兩個瓶子中加入同樣多的水,給其中一個瓶子蓋上蓋子,另一個不蓋,把瓶子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上,讓它們在那兒放上幾天。看一看,幾天後,蓋子密封的瓶子與沒有蓋蓋子的瓶子哪個水多?

  想一想: 為什麼會這樣?水跑到哪裡去了?

  告訴你:

  水受熱後分子運動會加速,敞口瓶中的一部分水分子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空氣中。這種現象稱為“蒸發”。

  7. 熱氣騰騰的冰

  你需要:冰塊***如果天氣不冷,河上沒有冰,可以用家裡的冰箱凍一塊*** 帶蓋的鍋 電爐***其他能加熱的爐子也可以***

  這樣做:把冰塊放進鍋裡,把鍋子放在一個熱的爐子上。 蓋上鍋蓋,冰塊融化。特別注意觀察冰塊,是不是這邊熱氣騰騰,另一邊卻還是冰塊?摸一摸,這個時候融化的水會燙手嗎?繼續加熱,直到水沸騰。 揭開鍋蓋,仔細看一下,沸騰的水中有什麼東西往上冒。看完後,立即蓋上鍋蓋。 關掉電爐,把鍋子從爐子上拿下來,讓它冷卻。 揭開鍋蓋,看看鍋蓋上有什麼東西。

  想一想: 為什麼剛開始融化的水並不燙手?冰塊會變成什麼?水在什麼情況下會變成汽?水蒸氣怎樣才會變成水?

  告訴你:

  固態的冰加熱後融化成液態的水。水沸騰時會出現水蒸氣。水蒸氣冷卻後就變成了水。***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8. 命懸一線

  你需要:水、食鹽、回形針、棉線、火柴、碗

  這樣做:在碗中裝半碗水,再往水中加入食鹽,並不斷攪拌,直到食鹽不能再融化為止。在棉線的一端繫上一個回形針,然後把回形針和棉線一起放入鹽水中浸泡幾分鐘,把棉線懸空,晾乾***需要不短的時間,請耐心等待,知道棉線晾乾為止***。用火柴從回形針出點燃棉線。觀察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棉線燒完了,回形針會掉下來嗎?

  想一想:為什麼棉線燒完了,回形針不會掉下來呢?

  有創意:棉線浸泡在其他的液體裡,比如糖水裡,晾乾後再燒會怎樣?

  告訴你:由於浸過鹽水的棉線上有很多鹽,當棉線燃燒時會使鹽變硬,在棉線外面形成一層硬的鹽殼,所以棉線燒完後,鹽殼仍然會拉著回形針,回形針當然不會掉下來。***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9. 會游泳的冰

  你需要: 裝滿水的玻璃杯 冰塊

  這樣做: 在裝滿了水的玻璃杯中放一些冰塊。

  想一想: 冰是浮在水面,還是沉下去? 當冰塊融化後,水會不會溢位杯子?為什麼?

  告訴你:冰的密度比水小,也就是說同樣大小的冰和水相比,冰比水輕。所以冰浮在水面上。一定的水變成冰,體積會變大。當冰融化成水,體積又跟原來一樣。所以,冰塊融化後杯子的水位不會變化。完全“吃”飽了

  你需要: 兩個玻璃杯 勺子 糖 熱水 冷水

  這樣做: 在第一個玻璃杯中加冷水 ,一邊攪拌,一邊用勺子往杯子里加糖,直到加進去的糖再也無法溶解在水裡,開始沉澱在杯子底部為止。數一下,你一共加了幾勺糖。 在第二個玻璃杯中加同樣多的熱水,一邊攪拌,一邊用勺子往杯子里加糖,直到加進去的糖再也無法溶解在水裡,開始沉澱在杯子底部為止。數一下,你一共往熱水裡加了幾勺糖。

  想一想: 熱水和冷水哪個能溶解更多的糖?為什麼?

  有創意:等熱水冷了後,杯子裡會出現什麼?這些糖是從哪裡來的?

  告訴你:

  熱水中的水分子能夠結合更多糖分子。當糖再也無法溶解,這種狀態我們稱為飽和狀態。當溶液冷卻後,熱水多溶解的那部分糖又會沉澱在杯底。

  10. 小小噴泉

  你需要: 吸管 水 勺子 有孔的橡皮塞 玻璃瓶

  這樣做: 先燒大半盆熱水,注意燒熱就可以,不要燒開了。 把吸管插入橡皮塞的孔中,使吸管的大部分露在橡皮塞的下部,在玻璃瓶中倒入半瓶冷水,再把帶吸管的橡皮塞塞到玻璃瓶口上。 把吸管下端的大部分伸入水中,這樣,噴泉器就做好了。 把玻璃瓶放入裝有熱水的盆子中,扶住瓶子,看一看,有什麼現象發生。

  想一想: 這是為什麼?

  有創意:

  想別的辦法做一個噴泉。

  告訴你:

  盆裡的熱水把熱量傳給瓶子,使瓶子內的空氣受熱膨脹,膨脹的空氣把水從瓶中擠出去。***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第二章實驗

  1. 滴水不沾

  你需要:

  厚紙、剪刀、直針、軟木塞、盆、大玻璃杯、鉛筆、膠帶

  這樣做:

  在厚紙上畫一個潛水員的圖形,再用剪刀把紙人剪下來,在軟木塞上插入一根直針,把剪下來的紙人靠在直針上,用膠帶粘好。在盆裡裝上大半盆水。找一個比紙人略大略高的杯子,將杯子倒扣在“潛水員”頭上,小心地將紙人和倒過來的杯子一起放入水中,讓“潛水員”和杯子都沉到盆底。把杯子拿出水面,看一看紙人身上沾了水沒有。

  想一想:為什麼紙人身上不沾一滴水?

  有創意:把紙人換成其他東西***如卡通貓***會沾上水嗎?

  告訴你:當紙人和杯子一起沉入水中時,杯子中的空氣擋住了想進入杯子裡的水,當然紙人能“滴水不沾”。

  2. 釣奇特的 “魚”

  你需要:冰塊 食鹽 小碗 棉線

  這樣做:在碗中放幾塊冰,把棉線的一端放在冰塊上,在周圍撒上一些鹽。幾分鐘後,輕輕地拉起棉線,試著把冰塊釣起來。

  想一想:為什麼撒了鹽後就能把冰塊釣起來呢?

  有創意:往冰塊上撒其他東西,如糖、味精,棉線能釣起冰塊嗎?

  告訴你:往冰塊撒鹽,冰塊會有一部分融化掉。但過了一會兒,由於冰塊溫度較低,化開的水會再次凍結成冰。這樣,放在冰塊上的棉線就被凍了起來,冰塊就能釣起來了。

  3. 水不往低處流

  你需要:水 厚一點兒的塑料紙 剪刀 小口玻璃瓶

  這樣做:用剪刀剪下一塊比玻璃瓶稍大的塑料紙。往瓶子裡倒滿水,把塑料紙放在瓶蓋上。用手掌蓋住瓶口,把瓶身倒轉過來,把手移開,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想一想:水怎麼不往低處流?

  有創意:瓶口蓋上其他的東西,比如蓋一張厚一點兒的紙,或蓋一塊玻璃片,水會流出來嗎?

  告訴你:塑料紙擋住了空氣,不讓空氣進入瓶子。這樣,外面的大氣壓力就可以防止水從瓶子裡流出。

  4. 水搬“家”

  你需要:一張白紙 兩個玻璃杯 幾本書 一把剪刀

  這樣做:往一個玻璃杯中裝上半杯水,用幾本書把這個杯子墊高。用剪刀從白紙上剪下幾條細長的紙條,把紙條的一端放在較高的杯子中,另一端伸進放得較低的空杯子中。第二天早上觀察,看看出現什麼情況。水到哪裡去了?

  想一想:水怎麼會搬“家”?

  有創意:試一試,把紙條換成其他東西,比如布條、塑料紙條,水會搬“家”嗎?

  告訴你:這是毛細現象在起作用。水通過紙條中的細孔慢慢滲到了另一個杯子中。

  5. 水山

  你需要:玻璃杯 水 一角的硬幣40枚

  這樣做:往玻璃杯裡注滿清水。把硬幣輕輕地從杯邊滑進杯裡,一枚,兩枚,三枚……二十枚……三十枚……注意看水面是什麼形狀。

  想一想:為什麼水面凸出來了,水還不流出來呢?

  有創意:如果杯子裡放的不是清水,而是肥皂水,會怎麼樣?

  告訴你:這種現象和水的表面張力有關。任何液體表面都有一種張力,使之看上去好像有一層彈性“表皮”。當把硬幣投進杯裡時,水的彈性“表皮”會微微拱起。由於它能承受一定壓力,即使多放些硬幣進去,它也不易爆破,所以水不會溢位來。杯口就隆起一座凸起的“水山”。

  6. “水上漂”

  你需要:水 碗 針 紙巾

  這樣做:碗裡裝水,把紙巾放在水面上,在把針平放在紙巾上。紙巾吸滿水,沉入水底,針會跟著沉下去嗎?

  想一想:為什麼針能有“輕功”,在水上漂呢?

  有創意:試一試,利用水的表面張力,還可以托起別的什麼東西,比如能托起硬幣嗎?

  告訴你:

  水面有表面張力,針可以浮在水面上。

  7. 水中“火山”

  你需要:玻璃缸 紅墨水或食用色素 帶蓋的小瓶

  這樣做:在玻璃缸裡裝上約四分之三的冷水。把小瓶裝滿熱水,並加幾滴紅墨水或食用色素。把小瓶放在玻璃缸底並擰開蓋子。

  想一想:小瓶的水為什麼會像火山一樣噴出來?

  有創意:試一試,把玻璃缸的水換成熱水,小瓶放冷水,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告訴你:瓶裡的熱水比冷水輕,所以它會噴上來。***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8. 美味冰淇淋

  你需要:毛巾 冰塊 巧克力粉 杯子 鹽 牛奶 奶油 大盆 勺子

  這樣做:在杯子裡倒入一勺巧克力粉、兩勺牛奶、一勺奶油,並攪拌。在大盆裡鋪一層冰,多撒些鹽。將杯子放在撒了鹽的冰層上。在杯子四周加入更多的冰,並撒上鹽。將毛巾蓋在大盆上,放置約一小時,注意每隔幾分鐘攪拌一次。

  想一想:為什麼能做出冰激淋?

  有創意:還有別的方法做冰淇淋嗎?

  告訴你:鹽使冰很快融化。冰變成水是吸熱的,它把杯子的熱量吸走,從而使飲料得到冷凍。

  9. 赤橙黃綠青藍紫

  你需要:手電筒 長方形托盤 鏡子 白紙 水

  這樣做:托盤裝滿水,把鏡子斜靠在托盤較窄的那一邊上。讓手電筒的光照在鏡子浸在水中的那一部分。把白紙放在鏡子前面,讓它接住被鏡子反射回來的光,看看紙面上出現了什麼。

  想一想:為什麼白紙會出現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

  有創意:你有別的辦法制作“彩虹”嗎?

  告訴你:太陽光被水折射後會分解成光譜上的七種顏色。白色光在穿過水層時被折射了。由於組成白色光的各種色光在折射後所形成的角度各不相同,所以,它們會在不同位置射出水面,最後投在白紙上,形成一道“彩虹”。

  10. 清水vs泥土

  你需要:兩個杯子 水 泥土 兩個溫度計

  這樣做:用杯子分別裝上泥土和水,測好水和泥土的溫度。把杯子和泥土放到太陽底下。每隔一段時間測量它們的溫度。

  想一想:為什麼泥土比水的溫度上升得快?告訴你:水的比熱比泥土大,也就是說,假如同等分量的水和泥土的溫度相同,對它們加熱到另一個相同的溫度,水需要的熱量比泥土多。實驗中水和泥土得到的熱量相同,泥土的比熱小,所以它的溫度上升得快一些。